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小说观念之变和人生变数的重新签约——韩少功新作《修改过程》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9-01-29 《长篇小说选刊》 舒文治 参加讨论

    韩少功手中有一份不断开列的问题清单,并不局限于文学之问,更多向着社会学、伦理学、前沿科学和美学、 哲学延伸。他善于将问题产生的纵深背景置于思考的前台, 同时又老道地将个人深思隐于小说的后台, 嵌入小说的内在逻辑, 而不屈从于小说的成型模式, 他让我们看到了思想者和文体家在精致文本里是如何精彩到场的。
    他的长篇新作《修改过程》 ,打破了多年来控制我们读写而浑然不觉的“小说固念”。
    粗看外部形态,这似是一部传统现实主义的赓续之作,所写内容是恢复高考后的七七届大学生所汇集的故事,经过时间沉淀后,重新析出了滋味和意义,“青春之约”这一场集体的怀旧和追忆, 也是人到中年、 老之将至时人人无法回避而要将现实一并投入其中的意绪沉淀池, 几代人成为历史沉淀之物后又面临着如何再看自己、 重塑自己这一组暖昧不明、不可终结的历史性问题。
    进入这个小长篇的组织体内并无障碍,看似寻常却有深藏, 而要高度契合作家化入文本的深层想法(海德格尔所谓的“空地”之说)需要下一番细读功夫。细读往往要对“固念”进行厘清。
    韩少功是一个另有深念的作家,“反者道之动”, 他便写出了《修改过程》 。在韩少功手里, 小说恢复了自身生机,它本质上是自由心智和无限想象力的释放,它成于特别之形而不受制于已有之型,它接受一些合约也将亲手撕毁它们,它精于细密的织制却看到了隐藏的破绽,从破绽入手,韩少功找到了“固念小说”的命门,于幻像的重重封锁处,他看到了敞开,他引导读者既信又疑,既立又破; 他织出十分精致的小说锦裳,马上又拆线而解,成就了更高意义上的创造。
    《修改过程》对“小说固念”的击破先从文本层面入手,又以小说观念的修正作为重构的支撑点。
    其文本的表现特色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简析。首先,通过对网络小说的戏仿完成其组织结构。肖鹏在网上挂出一篇连载小说, 惹来当年同学纷纷对号入座,矛盾冲突由此展开,自身和他者、真实和想象、 已然和或然交织在一起, 文本和生活呈现出犬牙交错的胶着状态, 这不但是一种叙事策略,也是“一种想像的世界观”,一种再生和更新的戏仿。“修改”可视为机智的否定,其过程需要读者会心一笑。新文本由此获得了“超文性”,叙述者被降格, 而作家的价值创造得到升格——如此一降一升, 小说便智趣横生。韩少功叙事文风的戏仿智趣之变, 似是他有意为之, 整部作品应该是这种调门与之相谐,他还可能想把小说写得有趣些、好读些, 以如此别开生面的文本纠正小说过于一本正经,过于假戏真做,过于假腔假调。
    其次,反讽达成洞察现实的观照。如果说戏仿是《修改过程》总揽式的叙事策略, 那么, 反讽便是它观照人物及其行为的多棱镜。 韩少功将我们共处时代的一些紧迫性问题进行了文学性综合, 他从不削减自己批判的锋芒, 这次, 他借数代人命运的叙事来反思三十年来的变与不变, 变的是世道人心、人与人的关系、人被物所控的变态、人被时间狂流抛空时的晕头转向,不变的是人的无价情义、人性深处的漩涡、人通往自我拯救的窄门、人在表达愿望和显示尊严时的不屈。不变处,韩少功凝视、提纯并诗性地赞美 ; 变坏处,他讽而刺之,见鬼打鬼,遇怪灭怪,职场、官场、情场、欢场,一处不放过,同学、朋友、家人、后辈,一个不放过。他忠实于自己拉开镜头距离后的所忆所见,并借助过滤镜对历史性的沉淀物进行了观察, 施以政治经济、 伦理道德、 法律法规和美学意义上的多重审视, 而非简化的道德审判。特别地, 对马湘南的两个儿子,马浩、孙波所代表的 1977 届的后一代, 不管是沉湎夜店的堕落, 还是空客一般的腾空而起, 似乎都暗示了青春之光的“黑暗化”和“白炽化” 。是不是上一代的问题积累在下一代身上并没有解咒?是不是相互重叠的皮影戏里也能看到自己的投影?是不是一个更加利己主义的时代已经来临、 谁也阻挡不了、 也更加难以从容应对?韩少功当然不会直接说出答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 一代人也会有一代人的幻灭。小说家的任务不是给理想主义作图解, 他的力量来自对现实和人性的观照, 来自反讽的深度撕裂, 以及随之而显现的穿透感。
    其三,人物变脸和情节揉面。 《修改过程》亦是在修改小说的经典法则, 某一情节不再是时间之矢上人物依存的唯一链条, 人虽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但小说中的人物可以拥有多个时空维度里的可能性,并拥有与之相应的面容、身份和经历。人物变脸和情节揉面同时发生, 也就是另一种方式和意义上的在场。 塑造便是将人物唤至虚拟的现场——此处往往是多次修改后的呈现, 而修改过程隐而不见。固态小说所赐的、 读者接受到的唯一的客观性, 完全可以改写, 决定改写的内在机制会比改写成什么样子更有意思。 文本主要通过对史纤的几种改写来暗示虚构是如何以假生真的, 又会产生怎样眼花缭乱乃至误导的效果。 在韩少功笔下,作为传统小说基石的人物、情节,继而到整体结构,都在演绎着可变性、可塑性,留下了很大的空白和不少叙述悬案,那是“寂静的深海” ,也是对读者能不能换一副眼光来看小说的邀约, 读者需要保持警觉,细细辨识,参与到这一智趣游戏中来,而入戏之时不要忘记出戏,很有必要推究一番作者是怎么完成这一出的,或者干脆自己导演一回,读者拥有修改权和添加权。
    其四,可塑性文本解构固态小说。米洛拉德·帕维奇认为,小说内容已经死板了两千年,“总是受制于无情的原型模式……每一部小说都应该选择它的独具一格的形式, 每个故事都可以寻找并找到它的恰当形式。 ”《修改过程》 是韩少功贡献的一个以恰当形式激活所写内容的文本, 虽说它所写的青春之约、时代之变、命运之轮并不那么新颖奇特,但叙事经营的只是一个借题发挥的曲壳,“螺狮壳内做道场” ,细辨之,这是一个可塑性文本,在归类上,属于元小说,元小说自我指涉的特征很突出, 关注着小说内部的生成机制, 它坦言在虚构、用什么手法虚构、虚构是如何生成的。《修改过程》密布着“自涉性叙事”,还对小说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全程 “大起底” 。元小说看上去很好玩,信马由缰,出入无禁,还可与读者、所写人物交流对谈,却是对作家掌控全局能力的一大考验,搞砸了,便流产成网络小说常见的一滩狗血,毕竟,戏仿、戏谑和无厘头、不靠谱几乎是脸贴脸的,读者需要屏息静神, 时时警惕, 仔细分辨它们不同的脸谱。韩少功对叙事的节制、 对细节的考究、 对收与放的把握、对文本的总体驾驭,仍然值得信赖,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元小说的智趣出演。
    可塑性文本打破了传统小说习惯了的画地为牢、给人物戴套、给情节编程,它意识到传统小说业已形成的禁锢, 特别是内部的凝结状和外部的固态化,它展开辩论,鼓动人物和情节叛逆出轨,孕育着一场小说内部的谋反。 “固念小说”遭到了拆台,它惯用的手法被一一穿透,它看似完美的大厦已经摇摇欲坠。小说作为虚构的文本, 它和现实生活以及哲学意义上的真实、 美学意义上的圆满之间的关系再一次变得紧张而复杂。 《修改过程》提出并思考了这些问题。文本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 虚构和真实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谁来以什么标准划定, 文学上的纠纷诉诸法律又会被法律工作者怎样误判,继而步步紧逼,越推演离本义越远。随着小说“出戏”和“入戏”相互穿插,关于小说的问题越来越多,写小说带出的问题也随之增多,但小说规则的先验性、合法性、约束性却仍然与人类的语言和认知、想象方式相维系,对作家的挑战性会越来越大,韩少功一直在思考这种挑战,并主动出招。 他通过自己小说观念的修正来深思人生的变数, 我们个体已有的生活和文本中人物表现出的命运看似是一串常数,而常数是变量的结果,常数中含有变数, 是哪些看不见的手在塑造我们和虚拟的人物?细思之, 仿佛在面对一个越推演越复杂的拓扑方程, 其空间形态连续变化的过程及保持不变的一些性质,需要小说家打破“固念” ,继续探索。
    《修改过程》还将小说元素可以不断衍生的更大空间留给了附录的视频提纲。它既与小说构成互文,又是一个相互独立的元文本,一些新人物、新情节、新场景以一种新方式“元态”地存现着。韩少功将之附后应该另有深意, 不仅是提供背景的广阔与真实。它至少激发了另一种想象, 里面的元素是活性的, 可供已写成的小说相互参照, 又可催生新小说, 更可以跨越小说边界, 以非小说的方式演义和传播(仿新闻体,所谓非虚构写作) 。网络所具备的特质——非常鲜明的虚拟性、 游戏性、 可变性、合成性、传播性,使更高层次的网络文本、实验文本在技术上能够得到更多有效支持。 韩少功已经敏锐地看到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写作的巨大影响, 小说需要重新编程, 他不但有了理论上的深思与自觉,而且在文本上已经实践, 《修改过程》或许是他的又一次出发, 这一可塑性文本向着更多的可能性敞开。四十年来, 他总是走在我们所经时代及其文学的前列,我们往往跟不上他的目光所望、思考所及和文学上的登高。
    《修改过程》 文本特征的形成源自理性的掌控,是韩少功对小说哲学的深层所作出的探索。 他通过邮件告诉我:“这一篇我是藏了点哲学在里面的, 既认知社会和人,也认知这些对社会与人的认知,引导读者们对文本既信又疑, 差不多是一明一暗的双重主题、双向思考。 ”惠子的出场既是问题的线索也是求解的暗示。这一章该是理解《修改过程》须打通的玄关。惠子作为名家的祖师爷,“名实之辨”的产生,他是重要发起人之一。 “名实之辨”这个古老的哲学和逻辑学大问题并没有终结争论, 《修改过程》却不是围绕这一对概念的大众哲学讲座,思想是置入文本的内核, 必然要包含在质感丰厚之中。 绝对的名实之争那是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比武场,相对具体可感的名实分辨才有丰富的感性,并与认识论上的意义相契合, 而以小说的方式提出对“名实纠缠”的认知和表现,又是一个典型的韩氏问题及其求解。可以说,韩氏问题及其探究过程,涉及当代中国思想界、文学界的很多触角与聚焦,他所思的深广度及其表现方式的多样化, 正在启发我们对一个又一个历史性形成或强加过来的固念进行厘清、破茧和解咒。
    小说是“写下的存在” ,是“名与实”别样的纠缠, 既表现人类认知领域无限丰富的图景, 同时它自身也是一种认知媒介, 小说认知和表现是如何产生的, 特别是其产生过程的详情怎样呈现出来?小说作者更多像编码员, 而非解码员。问题随之而生: 小说的编码执行的是一套什么样的程序,它生成的文本可信度怎样, 局限性在哪, 读者是不是一直被作者诱导性、选择性地迷惑着、遮蔽着,而这种迷惑与遮蔽又是怎样实现的。以上问题, 《修改过程》是自涉性地介入,当然也是尽可能巧妙地介入。 “十一 天堂里的人间烟火”的开头部分,写小说、 研究小说的肖鹏举着他的分辨仪、 检测仪对小说这具已成经典的肉身进行了分段分层体检,直达小说的分子层面——那一个个隐藏着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的细胞体。根据这份小说的体检报告,我们所看到的小说,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小说作者有意或无意的、不可胜数的裁剪、扭曲、变异、遮蔽和篡改。肖鹏的结论差不多是,小说根本不可靠, 至少小说提供的关于生活的信息是如此; 读小说就不要轻信,傻乎乎把自己交给作者去忽悠, 更不可按照小说的方式去对付复杂多变的人生课程; 小说提供了对世界和自身的看法,而这看法只是世界和自身的一部分, 更多的部分作为“沉默的大多数” , 并不被小说所认知和表现。肖鹏的小说观不能简单等同于韩少功的小说观, 但后者似乎在借前者思考小说本身, 思考小说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也就是智趣相生地思考人类认知及表现的隐秘机制。 真诚的思考和直指人心的追问可视为友善的提醒, 是对刻意隐藏的解密, 是对被禁锢头脑的解放,从中肯定可以引申出不少建设性的策略,至少读小说和对待小说那些老套方式得修改、 升级一下。韩少功告诉我:“事实上,能破假识假,真也就在过程其中了, 建设性也就在其中了。当代人确定需要一种新的真实观, 即动态的建设性, 唯一可靠的建设性。从某种意义上说, 小说倒很合适干这事” 。
    小说如何才能更漂亮地干成这件事?《修改过程》在启发我们重新打量小说的生成, 进入小说的内部构造,找到小说的“内驱” ,并检测它的功能,思考它升级版的可能。我所看到的《修改过程》 ,像是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如一位变脸大师将他的绝招耐心细致地拆分给观众看。 顺着他的打开,小说之中,层层遮蔽需要撕扯; 小说之外,还有更多的认知方式。韩少功是要从哲学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认知小说, 解剖小说, 丰富小说, 从而将小说从凝固成型的模式中抢救出来,开发出更多的小说生产方式。在这种意义上, 《修改过程》自有它向度上的鲜明自觉性,一个向度指涉小说内部,点亮那里很久以来隐蔽性、欺骗性很强的暗区,以解构之法抹去文学和哲学的分界,激发更多的文学性和思考力 ; 另一个指向未来,一种打破“小说固念”的新文本值得期待 : 它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内观,富有穿透感的想象,更能综合运用一切有效的表现手法,特别是那些技术性革命的媒介 ; 它自明,敞亮,智趣,充满可塑性和可能性,它在我们感知和想象可以达到的更高层级实现复魅——激活小说不会枯竭和败坏的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