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对傅雷翻译活动的再认识(2)

http://www.newdu.com 2019-01-16 光明日报 宋学智 参加讨论

    为中国学派发声
    傅雷的翻译精髓不仅体现在“神似说”上,也包含了“化境说”。他在写给友人和家人的书信以及其他评论中,多次提及“化境”:1943年,他说黄宾虹“兼采众长,已入化境”;1962年,他嫌自己的翻译“化得太少,化得不够,化得不妙”。他提出,将“神似”作为具体目标和美学效果,更作为翻译策略和方法,来追求“化境”。“神似”与“化境”作为中国传统文艺美学中的关键词,背后有着我国传统文论丰富的话语资源;作为中国译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坐标,有着像傅雷这样的翻译家大量而优美的翻译实践加以印证和支撑。我们要在世界译论中发出中国学派的声音,就需要立足中国文化资源和特色优势进行探索,实现真正独有的理论创新。“神似说”“化境说”是中国译论中值得进行现代转换的重要命题。“神似说”与“化境说”虽然只是一种翻译理念,还谈不上翻译理论,但它们是理论的“内核”“酵母”,其中蕴含着可以释放和转化的现代性因素。因此,要建构中国当代翻译理论新形态,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就要厘清“神似”与“化境”在民族审美过程中的发展脉络,运用考察、描述、分析、判断等研究方法,发掘其理论内涵,充实其话语空间,使“神似说”与“化境说”揭去神秘面纱,展露清晰的理性面貌。可从传统语文学、现代语言学和当代文化学三个层面进行挖掘,从哲学维度和现代阐释学加以审视,通过中西理论形态的比较,大胆借鉴、小心求证,让“神似说”与“化境说”在解决外译中和中译外特有问题的过程中,演绎成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总之,以“神似说”与“化境说”为核心,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能发出中国声音的中国译论现代话语机制,是傅雷翻译活动留下的重要潜在价值。
    (作者:宋学智,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国文学汉译经典研究”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