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25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9-01-0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2500字:
    从2月初到7月底,这本《文明的进程》跟我跨越了半个中国:从海南一直黑龙江,翻越大山大河到了甘肃,又踏着污泥一路去到内蒙腹地,我一直带着它,从它饱经沧桑的面容可见一斑:刚到手的时候它还是崭新的一本书,现在就如同陈年旧书一样。不过还好,我读完它了。
    读了这么久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上半年确实很忙,所以每每出门只能抽空翻上几页;其二是它实在太难读,往往翻上几页都能让我晕头转向。在这不能说王佩莉和袁志英教授翻译的水平不济,只能说自己在哲学和社会学上的积累太少,不能连贯得读懂本书的高深奥义。
    一、本书概览
    埃利亚斯将社会学、心理学、心流分析、历史学、人类学、哲学、人种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学等糅合到了一起,从而产生了这本《文明的进程》。整本书洋洋洒洒说的是西方文明的起源问题,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部分:
    1)西方文明是如何由分封领地的君主制,发展到了资本主义制度。
    2)西方文明的国家形成(在埃利亚斯看来中世纪的封建国家并不是真正的现代国家形式)。
    3)文明形成过程的社会发生与人的心理发生。
    
    二、推导逻辑
    这本书之所以读起来很费劲,原因如上所述,需要很多不同领域的背景知识,才能通篇贯穿阅读并掌握埃利亚斯的思维方式、逻辑和起点、来源。在此对本书的内容和埃利亚斯的推导逻辑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密。
    2)因为分工细密,导致社会协作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更加紧密。
    3)因为社会分工与相互之间协作的需要,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感情被隐去,由于社会合作需要而产生的社会强制开始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4)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这些社会强制开始变为了自我强制,由超我的外力调节变为了本我的内在调节。
    5)社会分工的加强和经济繁荣之间相辅相成,经济的繁荣使自给自足的经济变为了基于货币的相互间的贸易。
    6)货币贸易导致了中央集权由对土地的控制及分封土地,转向了对税收和货币的控制。
    7)由于不再分封土地,国家内部分离的势力得到了控制,并且由于中央领主掌握了税收,使得常备的武装力量得以维持——对税收的独占导致了对暴力的独占。
    8)由于独占了税收和暴力,从而国家能够创造出一个相对安全环境来发展,在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社会分工也就越来越细密、越来越成熟,从而导致文明的发展。
    埃利亚斯在本书中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逻辑,就是:
    文明的进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有一个特定的目标而向此目标努力,文明的进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起点,而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社会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国家发展、生产力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博弈而形成的一种文明发展的潮流。读书笔记·这个潮流并不是一直向前的,会有各种各样的跌宕起伏。这与之前读过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关于辉格史观的论断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历史的内在逻辑并不是向着一个既定的正确方向而前进,从来没有一个既定的正确方向供人们参考,一切的发展只是在各种博弈中取得平衡的结果。
    三、本书的亮点
    尽管本书的中文译本苦涩难懂,但通读后依然能发现埃利亚斯原著的亮点,那就是融合了多个学科的内容,在这些学科的交织下,我们可以有更加宏观、同时有更加细腻的视角去观察文明进程的本质。
    这种综合了许多视角的特质,在绝大多数的著作中是难于见到的。本书中不仅有高深的理论,还有细致的心理分析,以及历史的渊源。
    最为特别的一点就是,书中对事物渊源的讲解细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也很多书所欠缺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尽管对这些细节的发指讲解增加了阅读的难度,甚至让人觉得不免有啰嗦之嫌,但确实能够将事物的原因说明得入木三分——你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去读完。
    四、理论的推广
    埃利亚斯认为文明和国家形成的理论是长期进程的理论,世俗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的变迁的轨迹,只有在长期的进程中才能显现出来。而短期观察则会有这样的危险:将瞬间即逝的发展浪潮,将隐伏期,甚至将与大方向相反的动荡绝对化,这样就会得出不适当的结论或预言。
    埃利亚斯所述说的短期观察的危险,这也是我们目前社会所主要存在的问题:观察和理解事物总是以着眼于短期目光、短期利益,随着互联网快餐化、碎片化浪潮的加剧,人越来越成为一个目光短浅的短期思考的动物。人们往往沉溺于碎片化的、耸人听闻的信息,听风就是雨,碎片化信息造成思维的碎片化,具体表现就是只看表面、不追溯渊源、没有逻辑、简单的二分法判断。
    人们在网络上越来越容易抱团,通过各种论坛和各种群,形成一个个意见与思维方式高度一致的小团体,在这个小团体里不同的意见更加受到排挤,人们的互相吹捧越来越明显,从而形成了一个个排外的群体,各种事情的真相也变成了小团体内选择出的被这个小团体所接受的真相——具体可以看我这篇文章的描述:《我不是药神》——选择性真相的时代
    社会分工越加细密,导致人们越来越专注于眼前的事物,越来越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人们开始变为流水线上的为完成一个个步骤而设置的机器,只要完成自己在流水线上的任务便万事大吉,越来越不能够从广阔的思维出发去认知这个世界。
    由于人们越关注于自己所专注的事物,思维的逻辑性便开始断裂,越来越多的垃圾娱乐内容刺激人们的感官,让人们在专注的工作之余越来越不会思考,只会被动得去接收对自己感官有强烈刺激的内容,这种廉价的快乐可以驱逐一天的疲劳,却霸占了人们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或许这正是一个分工日益细密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没有了多样的个性,变成了不会思考的机器,只会被动接收上层需要你接收的、毫无营养的内容——只会盲目做事、不会思考的机器才是一台好机器。
    五、一些看法
    可悲的是我上面所叙述的内容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实实在在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的游戏、越来越多的危言耸听的新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思考时间、打碎了他们的逻辑链条,让他们陷入了琐碎的事物而不能自拔。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快速更新的碎片化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快餐化的思考导致了简单二分法判断的盛行,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思考一个复杂的事物、去思考事物的前因后果。因为这些思考对于他们来说是不能够获取任何短期利益的,而受到了各种娱乐的刺激,人们对荷尔蒙反应的阈值也在逐渐升高——越来越需要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而不是费力的思考。
    尽管此书成书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但在埃利亚斯在书中对文明发展的叙述依然能够推而广之到今天。或许我上面对现下社会现象的叙述正是文明发展的一个歧途,而这个歧途正等待人类社会自身的博弈平衡去解决眼下的问题。文:初晓璐
    « 上一篇下一篇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