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培根:多学知识,多做实验

http://www.newdu.com 2019-01-02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培根:多学知识,多做实验


    

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思想不同,流派不同,答案也斑驳迥异。但所有的哲学家们都会在哲学的终极意义上达成一致:哲学是为了追求人类的至善和幸福,关乎人类的生存。也有很多人可能会抱怨,想学习哲学,但无奈看不懂。这种宏大叙事般的哲学思想,对于过着普通世俗生活的我们而言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理解,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书友们推送有关哲学的系列文章,让大家在欢乐中学习哲学,积累哲学气质。在上一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古希腊三贤之逍遥派掌门:亚里士多德,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近代哲学代表之一:培根的哲学思想,一起来学习吧。


    


    

培根是哲学家里当官当得最大的。
     
    一般说来,哲学家要么会因思想异端惨遭当局迫害,要么就闭门造车,不问世事。像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能成为国家重点大学校长享受副部级待遇实属不易;像休谟能做到外交部代理公使和次官已然是人品爆发。然而,培根却是哲学家中的异类,这人做官直接做到了掌玺大臣,国家大法官。放在今天,就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了。
     
    话说培根那天正在给法律部门的工作者们念稿子作报告:“同志们,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就好比污染了水流,但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那是污染了水源。司法的处所乃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所以不仅是法官的坐席,就连那立足的台,听证围栏都应当全无丑事贪污的嫌疑才好……”念到此处,培根咽下一口唾沫,准备翻页。没想到,检察院的人却突然出现:“培根同志,你涉嫌贪污受贿,现在将你暂时革职,立刻移送检察机关进行调查,你有权保持沉默。”
     
    1621年,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培根因贪污受贿,被国家高级法院判处罚金4万英镑,监禁于伦敦塔内,此生不得为政府录用。即使后来很快被释放出来,培根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结束了。
     

“知识就是力量”

 
    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培根一点都不陌生。我们小时候上学时,教室墙壁上一般都会挂着培根的画像,画像上还附着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早已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曾经在历史上振聋发聩,它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培根说出这句话之前,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日心说”被视为“异端邪说”,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说”而惨遭宗教裁判所的迫害,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被无情烧死……那是一个文化专制、黑暗阴森的年代,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死死钳制着人们的头脑,禁锢着思想。在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欧洲中世纪传统思想和以文艺复兴运动中各种新思潮为代表的近代精神的交汇处,培根扬帆起航。经院哲学以神学为内容,以维护神学为司职,用一大堆烦琐的推理来论证宗教教条。培根受够了经院哲学的昏聩无能,无所作为,他高举“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武器,荡涤经院哲学的阴暗腐朽。
     
    中世纪时,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人是神的奴隶。培根对此言论痛加鞭笞,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人们要获得真理和知识就不能再诉诸神的恩赐,而应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寻找一条新的认识之路。这条通往真理的认识之路就是经验之路。所谓“经验”也就是通过感官感受到的外界事物,人们获得经验,再进一步加工经验从中获得知识。培根十分重视科学经验与科学知识,他的“知识就是力量”为新兴的自然科学开道,人类重新面对自然并征服自然,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也开始摆脱神的束缚,蓬勃发展。
     
    为了彻底粉碎经院哲学,在全社会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培根号召人们要“爱实验、爱知识、爱科学”,他以知识论为哲学研究的中心,改造人们的知识,提出了“四假相说”,实现哲学与科学的伟大复兴。所谓“四假相”就是人们认识道路上的四种误区和障碍,即种族假相:源于人类天性的假相;洞穴假相:个体生命的假相;市场假相:人们交往时因语言概念混乱产生的假相;剧场假相:对权威的盲从。
     
    这四种假相中,世界成为人类思想的奴隶,人类思想又成为文字的奴隶,思想和文字又成为占统治地位思想体系的奴隶。这四种假相的存在给人类的认识之路布满了荆棘,人类要想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打破假相,摆脱束缚。四假相说的确一针见血直指人心,然而,对于人类而言,只要人之为人,我们就永远也无法摆脱自身的缺陷,正是这些缺陷组成了人本身。培根的四假相说与其说要摒绝谬误,不如说它第一次使人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为实验而死

 
    培根对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深恶痛绝,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建立在包装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于是,培根开始在方法论上批判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不是有大名鼎鼎的三段论吗,培根说三段论这种演绎方法,粗糙草率不精微。亚里士多德不是有归纳法吗,一只乌鸦是黑的,两只乌鸦是黑的,三只、四只、五六七八只乌鸦都是黑的,亚里士多德就可以归纳出天下乌鸦一般黑了。培根说这种以简单枚举为基础的归纳法太幼稚了,他提出了新的培式归纳法——列表归纳法。
     
    新的归纳法第一步要搜集材料,第二步要对材料展开比较和分析,为此,培根独创了“三表法”,比方说,研究某一现象时,正面案例放入“具有表”,反面案例放入“差异表”,程度不同的放入“比较表”。第三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排除杂质,正面解释,分析总结,最后归纳出事物的本质。
     
    培根是近代经验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现实生活中,某人要是按已有经验办事出了差错,就会有人跳出来一本正经地批评你:“同志,你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不过,此“经验主义”可不是培根的“经验主义”,培根的经验主义是一种哲学认识论。从研究“世界本原是什么”的本体论到研究“认识是什么,如何认识”的认识论,西方哲学完成了一次转身,近代哲学鸣锣开道。
     
    近代哲学史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可没少吵架。经验主义认为人类认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材料刺激人的感官,在人的头脑里形成认识,获得知识的方法是科学的归纳法,和经验主义相对立的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认为知识是“天赋”的,一些基本的原则人生下来就存在于头脑中了,认识事物靠的是演绎法,从简单的观念原则推演出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这场论战因参与人数多,战线拉得长,在哲学史上可谓一道奇观。不过,吵了半天,谁也没赢,谁也没输,宅男康德最后出面调停和了个稀泥,这场声势浩大的论战才终于销声匿迹。
     
    为实验而生,为实验而死。1626年冬天,培根坐车出行,一路上他思考着冷冻防腐问题。路过雪地时,他决定就地取材做个实验,于是他买了一只鸡宰杀后将雪填进了鸡肚。实验过程中,一大把年纪的培根不幸染上风寒,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培根的一生是有着双面人格、充满矛盾的一生。当他抬头仰望苍穹时,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哲学家,哲学是他的慰藉。作为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培根倡导实验,他以经验和观察为依据,把经验从向来受鄙视、受贬损的卑贱地位上升到一种考察方法和科学原则。然而,当他低头面对尘世生活,他又是一个小人,他见利忘义、趋炎附势、贪污腐化,灼灼其华的思想背后隐藏着阴暗与卑鄙。
     
    培根,这位卑鄙的伟人,向我们解释了歌德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于他的时代,他的优点和伟大却属于他自己”;还证明了《尚书》里的一句至理名言“知之易,行之难”。
     
    (以上内容摘编自《不疯魔,不哲学》)


    推荐阅读
    
    

    
    
    《不疯魔,不哲学》
    哲不解(张明明)  著
    人民出版社
    2018年5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