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在交融中实现艺术新变——四十年来小说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走向(2)

http://www.newdu.com 2018-12-28 未知 杜学文 参加讨论

    
    在小说努力探索实践的进程中,一种倡导现实主义创作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既是大众对小说审美的外在要求,更是小说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需要。只有这种内在与外在的要求达成一致性,才能构建起当代中国小说审美范式。它应该全面盘活中国小说优秀传统资源,又积极地吸纳西方文艺思潮,并且能够直面现实,有针对性地发声,将这三者贯通起来,实现有机融合。出现这样的审美范式是有可能的。因为中国小说的艺术资源是厚重的,也是丰富多样的。
    首先是新文学运动以来小说创作形成的传统。新文学运动的肇始是语言的现代化。但其中也保存有古代汉语中适应现代要求的内容,同时也明显地吸纳了民间语言中具有鲜活生命力与表现力的成分。它们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当代汉语与现代要求的有机融合。除此之外,新文学中“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那些引车卖浆者逐渐成为小说中的重要形象,并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成为个人追求与社会变革统一起来的存在。这种关于人的认知,必将进一步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关于社会生活的描写,也彰显出创作者的主动性。这就是创作者能够表现出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能够在社会变革的复杂进程中辨别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体系,能够担负起引导社会发展与人自我完善的责任等。
    其次是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新文学运动以来一百余年的时间里,中国文学经历了与外来艺术思潮的两次交融。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西方现代派为主的艺术思潮推动中国文学完成变革,新文学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译介了各种外来艺术理论、创作手法,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虽然二者在表面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相对而言,第二次的主动性更强烈,范围也更全面,更具有实践性。其意义在于完成中国小说审美的现代构建。其中,关于人的描写,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内心世界的表达;关于小说的结构,更强调以人的心理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情节发展为中心;关于叙述方式,不再注重时间与空间的有序性,而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关于社会生活,不再进行直接的全景式描写,而是在表现人的内心感受的前提下间接地、片段式地表现等。这些都丰富了中国小说的表现力。
    再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创作的经验。比如人民性。创作要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人物形象塑造要有典型性,能够代表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突出人物的自主意识、创造性等。还有就是理想情怀。这种理想是关乎社会发展与人民利益的,而不是个人世俗的。不论生活中存在多少困难,遇到多少挫折,人的理想不会熄灭,为理想奋斗的努力及其献身精神不会消减。理想的光芒永远照耀着前行的道路。另外,正义感与批判性也是一个重要维度。在大是大非面前,作品必须表现出鲜明的价值选择,对落后的、丑恶的现象要有批判精神,对积极的、向上的现象要倡导等。这一时期中国小说的发展至为重要,出现了许多具有艺术魅力、代表了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优秀之作,是中国小说发展进步的重要阶梯。
    还有就是新兴的文艺形式将对小说产生深刻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许多新的文艺样式出现,改变了文艺创作的既有格局。这些新的文艺样式很难说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但仍然有很多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如它们更贴近大众的生活,对现实的反映更为便捷,具有成本低、传播广的优势等。特别是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有多方面的优长可供传统小说借鉴。如其叙述的长度,是怎样吸引读者的;其维持相应长度的想象空间是如何建构的;人物关系的设计如何能够延续在既清晰又有相对复杂性的故事及其时空之中等。目前,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基本上互不交涉,但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不仅成为现实,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一些作品可能是以网络文学的形态面世的,但出版后却被视为传统小说。一些网络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有了更多的欣赏人群,对小说的审美也产生了影响。还有曾经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作家转而从事传统小说的创作等。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应该会表现得越来越密切,可能重塑中国小说的面貌与风格。
    四十年来,中国小说取得了辉煌成就。未来的时间,中国小说将表现出更具魅力的艺术品格。这既包括表现手法的生动性,也包括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更包括审美范式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以及直面现实的针对性。概而言之,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基础上,吸纳包括现代艺术思潮、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等有益成分,相互交融而呈现出多样性形态,应该是中国小说发展的未来走向。
    (作者:杜学文,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