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热点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反映,与当前社会转型、时代变革发展、思想观念变化密切相关,是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线上与线下在社会层面的激荡呈现。其反映的利益价值属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契合之处,也是思政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实源泉。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思想政治理论科目试题既涵盖了改革开放40周年、百日维新等历史知识点,又涉及全国教育大会、中美经贸摩擦、基因编辑、民营经济发展等当下时政热点。对于广大考生而言,这既是一场文字上的考试,更是一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感染青年,就要运用青年喜爱并接受的话语和活动方式。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理论考试所呈现的特点和主题,对于思政课教师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与亲和力、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彰显思想的力量需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追求真理是大学生接受规律的基本特征,以理服人是教育教学的不变规律,提升说理性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永恒主题。古人讲“知行合一”,理论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政课堂上,通过捕捉热点、列举社会现象,以理论、事实、形象、情感为教育基本内容,全面展示热点的纵横面,用可感可知的故事讲述深刻道理,以身边事砥砺身边人,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主动、及时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真实困惑,以情境教学、互动教学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也能够让他们在初步掌握理论基础上,辩证看待热点,穿透热点迷雾,抓准热点本质,达到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三观的效果。 彰显思想的力量需要把握好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应把思政课搬上互联网,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引导服务学生,使思政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线下到线上,做到全天候、全覆盖。通过线上构建互动网络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建立信任路径,用多重互动和及时反馈的形式增强思政教育受众的黏性,真正做到思政工作进手机、进网络、进生活;线下构建党员教育活动平台、思辨引领平台和服务实践平台,通过教学的互动,形成思政体系、育人体系和平台体系的三位一体。 彰显思想的力量需要把握好教师与学生的结合。教学相长,教师的教要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不能自说自话、照本宣科,而是要瞄准学生的“真诉求”和“真问题”,契合青年成长的现实需求。对于思政课堂而言,既要有高大上的宏观叙事,也要有小而精的身边小事,讲课热点要与学生正在想的、学的、做的结合起来,呼应学生的现实诉求,解决学生的真实困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捕捉热点能力与敏锐度,是思政课中理论与实践的黏合剂、线上与线下互动交流的节点、教师与学生顺畅沟通的桥梁,也是思政课教师让思政课充满智慧、艺术与思想的不二法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