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洞幽烛远、体贴入微的新掌故学 ——评《掌故》第三集

http://www.newdu.com 2018-12-04 中华书局 史睿 参加讨论


    谈掌故能够真实而有趣,是《掌故》主编的追求,就目前已经连续出版的三集而言,文章生动、精彩,雅正而清新,确实实现了主编的梦想。《掌故》为32开圆脊精装,封面简洁而素雅,正面仅有烫金为底、与书封同色的“掌故”二字,书脊上书名同样使用烫压工艺,其下竖排有第几集和出版社中华书局的名字,隶书“掌故”书名是中央美术学院刘涛所书,精光内敛,意蕴外荣。此书在当今花哨的书籍装帧设计中显得清新脱俗,格外惹人瞩目。

《掌故》第三集
《掌故》第三集精彩之处颇多,较之前两集更上层楼。艾俊川《齐白石“演电影”》(43—59页)从一首樊增祥的绝笔诗追踪到伊藤为雄和齐白石一段异国绘画缘:在北京正金银行工作的伊藤为雄不仅自己收藏齐白石的画作,还为他在日本打开了市场,办画展和拍电影都是为了推介白石画作,不愧白石“画界知己”之称。樊增祥弟子林实馨在电影中为白石作配角,他自称林纾之侄的公案也终于在此文中告破:实际上林实馨这个身分纯属假造。以往的文献对于这部已经失踪的电影以及白石与伊藤画缘,仅有隐约的记录,于是2011年嘉德拍卖和香港佳士得拍卖上出现齐白石致伊藤的六十余封信件就显得极为重要,艾俊川藉此勾勒出两人之间关系的清晰图景,其中关于白石鉴定古画、画作交易、擅减润价等话题,不啻为深入了解白石老人画艺与学术的新百科。作者剥丝抽茧,层层深入的写作手法引人入胜,读之不禁拍案叫绝。

1934年齐白石题赠伊藤为雄照片,2011年嘉德秋拍
同属“破案”类的文章还有苏枕书《傅增湘旧藏在日本》(111—131页)、刘聪《从吴湖帆的十首〈清平乐〉谈起》(179—193页)、王培军《郭十公子轶事》(132—150页)三篇。傅增湘旧藏善本主体均在国家图书馆,偶有通过九峰旧庐主人王体仁(字绶珊)流播杭州者,皆为藏书界所熟知,然而经文求堂主人田中庆太郎传入东瀛者,大约学者不能详知。枕书利用傅增湘与张元济尺牍,揭出傅氏1928年后陷入债务危机的事实,又据新近影印出版的《文求堂书目》考索日藏傅氏藏书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傅氏藏书目录中的《双鉴楼善本书目》中的错误也为《文求堂善本书目》继承,能够看出田中是依据傅氏目录编成《文求堂善本书目》。枕书在天理大学图书馆、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图书馆、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等馆藏中一一落实傅氏旧藏所在,尤觉珍贵。中国法制史大家仁井田陞曾经从田中手上借阅傅氏旧藏宋本《白氏六帖事类集》,用于编著《唐令拾遗》,也是中日学术书籍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笔者近期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图书馆访书,承蒙主人梶浦晋展示一部清抄本《唐大诏令集》,其中卷三八、三九有傅增湘亲笔校语和题跋,可知亦是双鉴楼旧藏。

仁井田陞《唐令拾遗》(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载傅增湘旧藏宋本《白氏六帖事类集》一叶
刘聪文章与其在《掌故》第二集上发表的《吴湖帆与周鍊霞的相识与订交》一文是姊妹篇,本集文章中刘聪详细分析了吴湖帆手稿《佞宋词痕》第二册中《清平乐》十首与影印本《和小山词》同篇的顺序异同,考证吴氏为了遮蔽吴周亲密关系而故意颠倒顺序的隐衷,不禁令人对吴周二人的感情困境唏嘘不已。恰好最近广东崇正拍卖2018春拍上“倩庵痴语:吴湖帆周鍊霞作品”专场中有吴湖帆自书词稿一件,就是刘聪文章所讨论的原物,爱好者不妨关注。

白谦慎《充和送我进耶鲁》(1—26页)和雪克《往事已矣记忆留痕——重读戴幼和家祥先生尺牍后》(27—33页)都是追忆本师的文章,最见温情。白谦慎出自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在美留学也是研治国际政治问题,因缘际会得以结识张充和先生,遂将业余爱好的书法转为专门的学术研究方向。其中白谦慎为张先生摹刻乔大壮“充龢”印章之事为重要关节点,犹如唐代文士向主考投献行卷而获奖掖。张先生因此建议白谦慎转向艺术史研究,申请耶鲁大学的艺术史博士学位,成就了一位当代重要的书法史学者。此外,白谦慎此文对于当今学生了解美国有关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历程与格局亦具重大意义,不妨以学术史眼光看待。

白谦慎为张充和摹刻“充龢”印(1989)
掌故家本人的掌故是最能引发读者兴味的,本集《掌故》有三篇文章皆属此类,许礼平《高贞白和鸳鸯蝴蝶派》(220—239页)、赵龙江《琐记荛公晚年》(240—259页)、宋希於《掌故家张次溪晚年侧影》(上篇,260—274页),编者想必也对比特别钟爱,于是将这三篇连排在一起。赵龙江《琐记荛公晚年》以谢兴尧为主,兼及谭其骧和金性尧的晚景。笔者这一代人读书的时候,谢老早已谢绝人事,高卧书斋,加之学术热点的转移,故我们对于他有关太平天国史研究非常隔膜,而其晚年所著《堪隐斋杂著》《堪隐斋随笔》却是爱读的案头书。金性尧晚年所著《伸脚录》与谢兴尧《堪隐斋随笔》同收入俞晓群主编《书趣文丛》(辽宁教育出版社),俨然是以掌故家面目示人。金、谢二先生放弃当色的专业研究,成为掌故家,实在与他们自身的蹉跎经历分不开,也与改革开放时代的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系,后人当以此求之。

本集《掌故》所刊周昌谷《画坛记趣》为中篇(70—76页),作者以画家和藏家的身分详记上海画坛往事,涉及人物、事件甚夥。笔者近年研究唐代书画鉴藏史,所恨古代藏家与画家、裱工关系,没有这么生动的资料。尤其本篇最后作者将自己所买微薄的肉食赠给落难中的友人一节,令人感受到乱世之中最为难得的温情。

扬之水《我所知道的陆鸿年及其他》(60—69页)写到画家陆鸿年之事迹,他是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壁画的复制和故宫国宝古画的临摹的重要人物,将基督教艺术中国化,陆氏也有重要贡献。与作者关注的要点不同,本篇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陆氏外祖父徐郙家宅藏宝事件。徐郙是同治元年状元,后官至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世称徐相国,书法为慈禧所爱,颐和园乐寿堂有徐郙所书对联。徐家宅第,即所谓“状元府”,在东单附近的苏州胡同,占地约七八亩。当年徐家老辈人相传徐宅地下埋着金银,却不知确切位置,家中子弟屡掘不获;后徐宅拆建为北京日报办公大楼时果然发现窖藏金银,令人惊异。此事令我联想到西安何家村出土金银珍宝的旧公案,何家村本是唐代长安兴化坊的一处民宅,所藏金银珍宝究属谁家,学界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是经过安史之乱或泾原兵乱之后,原宅之主遇难或逃离,故所埋珍宝无人知晓,故能流传至今。然与徐氏状元府窖藏金银之事类比,可以推测即使本宅原主并未离开,后世子孙也未必能够知道埋宝之地,屡掘不获也是可能的。

徐郙
掌故一门,来历颇古,而历久弥新。今日《掌故》,题材细大不捐,体式兼收并畜,先后所出三集,刷新知识,启人智慧,俨然形成兼具洞幽烛远与体贴入微的新掌故学。期待今后《掌故》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18年11月14日16版)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当当购买本书
《掌故》第四集
徐俊 主编   严晓星 执行主编
钟叔河 董桥 陈子善 赵珩 白谦慎 顾问
装帧:32开  精装
书号:9787101133813
定价:56.00元
2016年《掌故》第一集出版,2017年推出第二集,2018年1月第三集面世,在广大读者的殷殷期盼下,第四集终于也和大家见面了。本集中依然名家云集,如郑重、韩天衡、刘涛、扬之水、王家葵、范旭仑、胡文辉、黄恽等十几位当代知名作者,再次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

《掌故》一向欢迎“老先生”的稿件,为本集撰稿的文化老人郑重先生已是第二次出手支持我们。他记下与高二适先生的一面之缘,于他而言是一段“长久的牵挂”,于《掌故》又正好呼应了第一集中朱铭先生为《兰亭》论辩五十周年而写的《天下一高吾许汝》。陶洁女士作为在现代文学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著名编辑家陶亢德之女,以丰富的家庭档案与亲身经历,勾勒出父亲与周作人之间近乎完整的交往过程。韩天衡先生艺事之余,近年来常有忆旧妙文见诸报端,此番再度追怀恩师谢稚柳,细节历历,十分精彩。

本集也有一些微妙巧合。自1993年《棔柿楼读书记》问世以来,扬之水著述迭出,声誉日隆,“棔柿楼”也因此为读者所熟知。关于棔柿楼及其所在的“幻园”,前主人赵守俨、赵珩乔梓先后写过《幻园琐忆》、《幻园补记》,如今扬之水终于以一篇《幻园后传》和之,交付我们,而赵珩正是《掌故》的顾问之一。再如新作者中,樊愉是以书画、琵琶、昆曲传家的海上樊少云之孙、樊伯炎之子,王学雷则是苏州藏书家王謇(佩诤)的曾孙。百余年前,他们两家还曾经一度对门而居,此番又同登《掌故》,讲述各自家族的故事,足见旧家风流。刘涛先生回忆问学于曹立庵的往事,王家葵先生探索传为陈抟老祖所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一联来历,柳向春讲述六十多年前国家动用外汇储备回购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的始末,胡文辉讨论林白水被杀一案的内情,范旭仑从三位学者遗稿的遭际谈到以书为中心的文化命运,等等,大约都怀着“不容青史尽成灰”的态度。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掌故》第三集
徐俊 主编   严晓星 执行主编
钟叔河 董桥 陈子善 赵珩 白谦慎 顾问
装帧:32开  精装
书号:9787101129731
定价:56.00元
这一集扬之水先生写侄女、侄女婿两家的上两代,竟曾是战场上以命相搏的对手:“门致中1928年出任国民党宁夏省政府主席,1940年参加汪精卫政权,1944年任华北伪治安军总司令,在冀东曾与李运昌领导的抗日队伍交手,吃了败仗,而且败得很惨。这位年轻的李运昌司令,正是我那侄女的亲爷爷。”好像是时下流行的各种“神剧”的套路。再如郑重先生写唐德刚为张学良做口述史的曲曲折折,最后竟以赵四小姐“吃醋”误解唐德刚而告终。郑重先生感慨:“这故事可以写章回小说了。”又如徐文堪先生写史禄国,王培军先生写晚清奇人郭十公子,申闻先生写民国间的北平风雅盛事,苏枕书女士写傅增湘藏书在日本的流转,都有追寻“旧时月色”的况味。

本集的老作者雪克、胡文辉、白谦慎、艾俊川、刘聪等等仍然出手不凡,雪克先生《往事已矣 记忆留痕——重读戴幼和家祥先生尺牍后》、白谦慎先生《充和送我进耶鲁》,两位记亲闻亲历,虽去今未远,却都极其难得;艾俊川先生钩沉齐白石的“电影生涯”、宋希於先生勾绘张次溪晚年侧影,资料详实,令人难忘;刘聪先生谈吴湖帆、周鍊霞之交往,已进入第二番,两位艺术家的彼此倾慕与纠结,体现的是人性在历史中的温度;而胡文辉先生写“汤尔和的心事”,则体现出作者的卓见。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掌故》第二集
徐俊 主编   严晓星 执行主编
钟叔河 董桥 陈子善 赵珩 白谦慎 顾问
装帧:32开  精装
书号:9787101125115
定价:49.00元
《掌故》第二集收录刘聪先生的《吴湖帆和周鍊霞的订交与相识》,通过吴氏的《佞宋词痕》、吴周二人合作的书画及题跋,以及同时代人物的日记、年谱等资料,详细钩沉了吴周二人的订交与相识。艾俊川先生的《小万柳堂纪事》,条分缕析,运用海内外多种资料,披露了廉南湖、李经迈公案真相与小万柳堂始末,并比勘、考证吴芝瑛书法的亲笔和代笔等爱好者关心的内容,让闻名于近世鉴藏史的小万柳堂“走出旧掌故,显露真面容”。柯愈春先生与学者谢兴尧为至交,用十七个片段写出前辈风貌,非外人所能道者。许礼平、白谦慎两位追记各自交游的长者往事,其文醇,其思远。同为一代人的范旭仑、雷燮仁关注看似不足道的细节,却都着意由外而内描摹人物,星花旧影,耐人寻味。我们还首次在中国大陆发表已故画家周昌谷先生的未刊旧作,并期待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同类稿件。

而在第一集精彩亮相、读者已不陌生的“老作者”们,这回也都出手不凡。尤其是备受赞誉的雪克老人,回忆一代词宗夏承焘,距离、角度都恰到好处,趣味情致更微妙可喜。柳向春、胡文辉、励俊都从艺术史上的名作入手,聚焦人与物在历史中的浮沉进退。“掌故界”的后起之秀宋希於,仍是本集中年轻的作者,这次贡献的是《〈沁园春·雪〉在延安的流传》。继第一集追溯“掌故”的源流之后,此番还特意邀请何家干先生介绍四十年前香港的《掌故》月刊,一来向这本同名刊物致敬,二来也正视掌故易于“给夹带私货的人开方便之门,拔高自己、添油加醋,或无中生有、罔顾史实”的不足,作为警醒。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掌故》第一集
徐俊 主编   严晓星 执行主编
钟叔河 董桥 陈子善 赵珩 白谦慎 顾问
装帧:32开  精装
书号:9787101115109
定价:49.00元
本书约请赵珩、陈徒手、胡文辉、严锋、谭伯牛等近二十位当代知名作者,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考订周详,见解通达,道人之所未言,成此《掌故》之书。

一方面,从文章体式和趣味上而言,希冀《掌故》可以延续晚清民国以来掌故写作的传统,甚而上接宋元明清笔记文体的气脉,打通文史,强调文人高雅的趣味与不俗的境界。另一方面,从内容材料上而言,或亲闻亲历,或考订有据,避免道听途说,希冀采之可以裨信史,丰富我们对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了解。如发生在1965年的《兰亭》论辩,不仅是书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朱铭先生的《天下一高吾许汝——为〈兰亭〉论辩五十周年而作》,便是通过往还书札、诗笺等资料,来考察章士钊与高二适二人的交往和他们在《兰亭》论辩中的进退出处。又如读书界皆知钱锺书先生曾戏赠黄裳先生一联“遍求善本痴婆子,难得佳人甜姐儿”,此“甜姐儿”当指著名电影演员黄宗英,即黄裳先生同窗好友黄宗江先生的小妹。这一段青年男女的往事,乃经励俊先生《江南遗梦似风烟——记黄裳与黄宗英》一文拈出,细细索隐,跃然纸面。其他如著名文化史、北京史专家赵珩先生撰《从溥雪斋到启功:松风画会旧事》、沈亚明女士撰《金克木与沈仲章:难忘的影子》等,追念斯文,想见老辈风流;胡文辉先生撰《梁鸿志的刺蒋诗及其他》、张治先生撰《钱锺书笔记中的晚清诗人掌故》、柳向春撰《木犀轩藏书两次夭折的售卖》等,学识与识见并重,是中青年学人中一等一的好文字。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