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响彻边疆的青春之歌

http://www.newdu.com 2018-10-15 文学报 赵青新 参加讨论

    《远水》是描写新疆兵团二代子弟人生经历的小说。主人公名叫黄建疆,他有个二弟叫黄建新,也就是这部小说的叙事者“我”,还有两个弟弟,老三叫黄建国,老四叫黄建中,这四个名字显然有着非常强的印记,正如“我”所说的,连在一起就是“建设中国新疆”。
    1963年,黄建疆在地窝子里出生了。他爹叫黄世云,娘叫李幺妹,他俩分别来自河南、四川,自愿支边。两人起早摸黑,一天一天,小娃娃独自躺在床上,戈壁滩上挖出来的居室唯一的光亮是一扇小天窗,盯着盯着,他的眼睛就成了斜视,后来的黄建疆有了绰号,就叫“黄老斜”。
    文学理论家托马斯·福斯特有个说法,“长相特殊者,往往与众不同”。人物的特殊外貌,往往都会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一大动力。《远水》也是如此。很多故事都建构在“斜眼”这个生理特征以及相关的心理机制基础之上。
    《远水》是一部有着浓重传记性质的小说。尽管作者并未明言。张者原名张波,1967年出生在河南,二岁时父母去了新疆支边,1975年他前往新疆寻找父母。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远水》写的就是他的家族故事。“一碗泉”这个地点,有传奇,有伏线。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莫言的山东高密,都是家族史诗无限铺陈的幕布,不过,对于写作者而言,要求很高,很难掌控。张者机巧,不走繁复的路子,他就抓着二弟眼中的黄老斜来写,写一个人的成长,写一个人的沧桑。这个人应当是有原型的,但大概原型不是一个人,在他身上杂糅了很多人的经历,属于“疆二代”们的人生。
    “传记体”小说的价值,往往就是以小见大,由个体牵扯时代的命运,反映时代本身的历史意义。黄老斜的形象,聪敏、义气、吊儿郎当、好走捷径、运蹇时乖。通过张者的有意塑造,开启了一个认识新疆兵团子弟的窗口。黄老斜的心中是有怨恨、不服和愤怒的。他们从一开始就被抛掷在荒凉的野地,他们想走的路在“斜视”中总是不知不觉跑偏,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难道就是注定要承担的吗?他们如何理解上一代,理解父辈、理解兵团战士的劳作奉献?他们如何看待继之而起的商品化大潮里的第三代、第四代呢?
    一个沉重而苦索的文学命题再次浮现:作者究竟要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带有时代烙印的人物和社会?《远水》在本质上划归为伤痕文学和知青小说,它所创造的语境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黑色幽默。张者用带点浪漫化的笔调,以些微的、不算出格的荒诞,让主角成为“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在笑中带泪的阅读之后,泛起酸涩的余味,亦有感佩与敬意,就像一碗泉的水,以为是苦的,其实底下连着地下水库,抽掉一些,活泛起来,连绵不绝,喝一口,一生一世,是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原乡。
    《远水》分两部。第一部写青少年时期,第二部是中老年时期。张者1984年前往重庆求学,第二部的情节大多出于想象,有些过于人为制造的巧合,没有第一部那么自然鲜活。黄老斜少了风华意气,多了一些市侩。又或许,这是更真实、更残酷的现实。那个嘴角挂着痞笑、斜眼看人的少年,和他的伙伴们,已经消失在大漠的风沙里,而张者以文学祭奠了一代人的青春。
    (《远水》张者/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年7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