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95后作家杨晨:与文学的一场邂逅

http://www.newdu.com 2018-09-26 新华访谈网 李将 参加讨论

    主持人:李 将(《新华访谈网》执行主编)
    采访嘉宾:杨 晨(95后作家)
    
    人物简介:杨晨,笔名馨语,95后青年作家,山东师范大学2016级学生,《圣地花开》主编,广东省作协《作品》杂志特约评论家,河南省作协2018年奔流作家研修班学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最美乡村故事 · 大学生采访团”记者,同时在2017年7月 - 2018年8月担任甘肃省作协主管《当下月刊》主编,南边文艺第三、四届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签约作家,望月文学特约作家,当代校园文艺签约作家,《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大学生作品选签约作家,中国大学生文选签约作家,青年诗文精选签约作家,北京市写作学会高校文学社团联盟委员会委员,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在全国性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作品散见于多家杂志书籍,曾担任全国大学生诗歌散文大赛复评评委,渭南市作协主办的"渭南高校文学联合"征文比赛"你是人间四月天——致敬青春"评委,第三届全国诗文精品选大赛评委,杂志《你是人间四月天 致敬青春》的编委,《大学生作品选》(第二辑)、《青年诗文精选》的特邀副主编,《中国大学生文选》(第二辑)的主编助理,其代表作品《泰山雪记》入编《当代诗文百家》被授予“当代散文百家”称号,诗歌《在人间》入编《中国青年新秀作家2018卷》被授予“中国青年优秀作家”称号,在南边文化艺术馆2017年度评优工作中荣获年度十佳作家提名奖,著有《小雅典藏·话言》,接受过《泰山晚报》的个人专访,并于2018年9月7日受邀参加第九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
    单看简历,很难相信杨晨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刊物主编、签约作家、作协会员、特约评论家……1996年出生的杨晨,日常生活充实而忙碌,刚刚过去的暑假她也没有闲着,做过代课老师,还成功应聘成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实习记者。
    谈起自己的写作历程,杨晨说,从自己3岁起,妈妈就教她背诗词了,虽然那时候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为她埋下了文学的种子,让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
    近日,由国内领先的主流访谈新媒体《新华访谈网》策划的中国90后作家专访系列,第一期采访嘉宾即为这位优秀的95后青年作家,《新华访谈网》就写作、生活等问题对其进行了采访:
    新华访谈网: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又为什么要从事写作,有什么样的初衷或者想法吗?
    杨 晨:我从2013年开始写作,当时年仅16岁,之所以会从事写作,原因在于2012年我的爷爷因病去世了,当时很难接受这样的一个打击,不愿与任何人交流,而爸妈平时工作都忙,也没人愿意听我说话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文字可以吐露自己的心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便开始写作历程。
    新华访谈网:你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对你文章不认可的人?
    杨 晨:有的,记得2013年,我尝试参加一个作文比赛,但初稿就被指导老师否定了。那个时候我便暗下决心,要在写作方面做出成绩,后来经过努力,那次比赛我获得了二等奖,之后更是在全国性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
    新华访谈网:你写作以什么类型为主,对于这种类型,你有没有什么感触?
    杨 晨:我以散文为主,写作五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散文注重真性情的写作。一篇文章要想血肉丰满,就要让读者看得到你的思想意识,让读者知道你这个时候在哪儿,有没有思维,有没有交谈。同时散文还要注重细节描写。
    新华访谈网:你认为在写散文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杨 晨:4月22日,我参加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奔流作家研修班,王剑冰老师给我们授课的时候提到过,在散文写作中应当注意:一是散文要有自己的个性,不可千篇一律,众口一词;二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刻意去隐瞒什么东西,隐瞒得多,文章就虚化了;三是做为文章作者,要有自己个性的思想,包括你对事物的认识,对所写材料的把握,还要有很好的议论性,如果没有,也可以隐含在叙述里;四是注意个性的描写,以前我们不提倡细节描写,但如今有很多人写散文以细节取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新华访谈网:听说你暑假去北京实习了,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有这次实习机会?
    杨 晨:也是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群里看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招募大学生采访团的通知,便抱着试一试的思想递交了申请,没想到,7月12日我就接到了审核通过的通知,邀请我进京参加大学生采访团,由于当时我还担任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语文、数学课的代课老师,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把手头的教学工作完成了对接,7月17日我就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新华访谈网: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实习的日子,你有没有什么感受?
    杨 晨:暑假期间,我一直都在北京实习,感受是很深的。我走遍了北京的13个区县26个乡村,进行采访,并负责为4个乡村撰写文章,每个乡村要出三篇文章,最忙的时候,我白天采访,凌晨写稿、编辑音频,一天只能睡三个多小时。
    新华访谈网:你是中文专业的,如何能够胜任记者这份职业?
    杨 晨:我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不会,完全就是一个新人,从来没有接触过新闻学,而且也没有机会去接触,拿起话筒,我根本不知道问什么,也不知道该问什么,思路是一片空白,所以我便试图学着自己去探索,去研究。自从有了第一次采访经历以后,我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如何能够更好的去引导别人,让别人能够按着自己提问的思路说下去。每次采访之前,我都会看无数遍自己写的采访提纲,边看边想,这个问题与主题有关吗?就这样一条条的列下来,不合适的问题再换。虽然写一个提纲不难,但是提纲只是一个开始,难得是采访的过程,如何才能更好的去完成一个精彩的访谈,这也是做为一名记者的必修课。
    新华访谈网:你有没有下一步的规划或者打算?
    杨 晨:我现在已经大三了,希望大学毕业时可以出一本二十万字的散文集,书名就叫《墨香下的过往》,文集将收录我的精品之作,关于青春,关于过往,关于时间的邂逅,“好的文章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要回归到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最好素材”,我明白自己还需要更多的积淀和人生阅历,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功底,增加文字的深度与广度。
    新华访谈网:在写作之路上,有没有哪位作家对你说过印象比较深刻的话?
    杨 晨:大一时,我加入了泰安市作家协会,后来在跟我们泰安市作协主席谭践老师聊天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我的文学功底很好,具备成为一名好作家的潜质”。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成为文学路上不竭的动力与源泉。
    新华访谈网:你写作五年,在写作方面有所经验,可否与大家分享一下?
    杨 晨:只有从心里真正喜欢的东西,才能长久坚持下来。平时要多观察,留意身边细小事物,更要多思考,在思考的同时也要多读书,多问几个为什么。读书的时候要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想想文章的写作手法、结构、主旨等。
    海子曾经说过:“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同向成长的苦行之路”。在对杨晨的访谈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她的文字一如既往的简洁、朴素与真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回顾。这个95后的女孩,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坚持写作五年,如今的她在文学领域已经有所成绩,崭露头角,在此我们祝愿她今后的文学道路越走越远,越来越近文学的殿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