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上映的华纳二维动画电影《钢铁巨人》,是一部表现机器人和人类小男孩之间情感的动画电影。 在平静的洛科威小镇上,一桩接一桩的怪事不断地发生:农庄被毁、车辆受损,就连为全镇供电的发电厂也惨遭破坏。淘气且颇具探险精神的小男孩霍加斯为了揭开重重疑点,走近了森林中的发电站,结果他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 罪魁祸首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巨型机器人——钢铁巨人。故事发生在1957年,冷战导致美国政府对近期发生的一连串怪现象提高了警惕。一时间传言纷扰,有人说这是苏联派来的神秘武器,有人说这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前兆……政府立刻派专员对此展开调查,而霍加斯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一团糟。 一个不同种族的外来客和地球少年之间的友情故事——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让我们来回忆一下:《E.T.外星人》讲述了地球上的一群孩子与走失的小外星人之间的纯真友情,而成年人则在故事中扮演了抓捕外星人的反派角色;再来看看颇具年代感的动画系列片《丹佛尔,最后的恐龙》:这部1988年拍摄的动画系列片讲的是一群加州少年在博物馆外捡到一颗恐龙蛋并孵出来一头蓝色盗龙丹佛尔的故事——丹佛尔是孩子们的秘密,成年人则扮演了时刻觊觎丹佛尔并企图抓住它的反派角色;让我们再看看中国的儿童系列片《小龙人》——北京四合院内的几个孩子在故宫玩闹,不经意间吵醒了大殿中的玉龙,苏醒的玉龙化身为小龙人,被孩子们藏匿在四合院内,并在神秘指引下开始寻找自己的妈妈。 无论是外星人、恐龙、小龙人还是机器人,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外来客代表着童年生活中的感性、趣味和友谊,而成年人的出现则代表着现实世界中的理性、规则和功利。 除此之外,在《钢铁巨人》中还有关于“机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在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中,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等设定,不仅在作家自身的作品中有所体现,还影响了许多文艺作品。然而,随着冷战的爆发、人工智能的出现,一些文艺作品也被笼罩上一层对科技发展异常恐惧的阴影,一些违反“机器人学三定律”的作品也经常出现。例如,在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就曾出现超级电脑哈尔杀死人类的情节。 动画《钢铁巨人》改编自一部小说。在原著故事中,作家描述了钢铁巨人来到地球并帮助人类打败太空生物的故事。故事传递了反战的意识,而且钢铁巨人也符合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但在动画导演布拉德·伯德制作动画版《钢铁巨人》时,他没有纠结于“机器人学三定律”,却着重强调了钢铁巨人究竟“是武器还是朋友”这一激烈的内在矛盾。钢铁巨人在森林中看到猎人杀死猎物,又发现小男孩手中的玩具枪时,“武器”模式自动启动;而在看到自己的朋友霍加斯时,他又会切换到“朋友”这一模式。在这部影片中,钢铁巨人不断在“它”与“他”中间切换,仿佛一颗定时炸弹。 这一矛盾令我想到很多文艺作品。种族差异、使命差异与情感融合,始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深刻话题。近年,暴雪游戏公司为游戏《守望先锋》制作的宣传动画《最后的堡垒》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节:沉睡了若干年的机器人被小黄鸟唤醒,苏醒的它沿着之前设定的程序穿越森林和池塘,在误把啄木鸟的声音当做枪声后,为杀戮而生的它迅速切换到哨位模式,轻而易举地就摧毁了森林。在它的芯片中,我们读取到相关的记忆——作为一种武器,它们在战争后被尽数销毁。而作为一名幸存者呢,这位机器人究竟会选择按照程序继续进攻,还是被枪口下的小黄鸟唤醒并回归安宁? 在《钢铁巨人》的小说结尾,机器人成了地球使者;而在动画中,为了保护小男孩,他带着人类发射的原子弹飞向天空,与战争武器一同化作碎片…… 好在这部现实色彩颇为浓厚的动画片依旧为孩子们保留了一笔暖色——若干年后,一个钢铁巨人的零件突然感受到身体的召唤,各个零件神奇地齐聚冰岛——在这里,它将重获新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