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人相合”:审美境界中的“相碍”辩证法 “相碍“辩证法中的”碍“是障碍的意思。由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意识所构造出的天人合一的小宇宙中,那么这个小宇宙反过来就会障碍我们的认识活动,使我们无法超越相对性。就好像井底之蛙那样,有限的时空限制了青蛙的认识能力,使它误以为天空就是井口那么大;而青蛙的这种认知一旦被确定下来后也会阻碍它去追求和认识更为广阔的天地。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来看,由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观当中,生活在自己的意识和“幻象”所营造的意识形态氛围里而无法超越,这样就会错误地把种种“幻象”交织而成的相对世界观当成是普遍而绝对的。由此便形成了一种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之间既相互融合又相互障碍的辩证关系,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碍”辩证法。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换个角度也就是“天人相碍”,因为外在时空(即“天”)与内在意识(即“人”)除了相互融合也存在相互障碍的关系。在《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涉及到这个“相碍”辩证法的问题:秋天河水上涨,无数小河汇聚到黄河之中,于是何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之美都集于他一身。他向着大海的方向游走,忽然看到一望无际的北海,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北海神教诲他说:“井鼃(通“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其含义是说,井底之蛙你不能跟它谈论大海,因为空间限制了它的认识能力;夏天的虫子你不能跟它谈论寒冰,因为寿命(即时间)限制了它的认识能力;心思复杂的人你不能跟他谈论大道,因为固有的成见束缚了他的认识能力。这里虽然只有短短三句话,但基本上已经概括出了限制人类认识能力的三种障碍,即空间障碍,时间障碍和心理障碍。其中,空间障碍和时间障碍可归为一类,故这三种障碍其实是外在障碍和内在障碍两种。 外在障碍对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人类想到银河系之外进行科考目前还做不到,因为距离太过遥远(空间障碍),而且即便乘坐光速飞船也不行。因为光速穿越银河系也要十万多年,人的寿命还不到一百岁,刚刚出发寿命就到头了(时间障碍)。所以从外在障碍来看,我们人类跟《庄子》中的“井蛙”和“夏虫”并无本质不同,大家都生活在自己意识范围内的天人合一小宇宙中。内在障碍是指束缚和影响我们认识能力的各种教条、成见、立场、思维方式、性格偏好等一切心理因素,即《庄子》所谓的“束于教”。相比较于外在障碍,内在障碍是比较隐微的,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但它的影响最大、最直接、也更具根本性。就好比你带个墨镜看人(而你又不知道自己带着墨镜),那么无论你怎么去观察、去进行科学实验,你看到的东西都不会是它本来的颜色。内在障碍对人类认识能力和世界观的影响与此类似。因此,与西方文化注重克服外在障碍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克服内在障碍入手的。传统文化中的“心斋”、“坐忘”、“明心见性”以及艺术审美中的“解衣盘礴”“澄怀味象”等都是克服内在障碍的方法。当然,内在障碍与外在障碍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即前文提到的“天人合一”),只要彻底克服其中的一种障碍,另外一种障碍也会自动消失。在这个意义上,无论西方文化用科学的方法来克服外在障碍,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用“明心见性”的方法克服来内在障碍,都是可行的,最后是可以殊途同归的。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克服内在障碍的方法。 所谓克服内在障碍,就是要去除我们内心当中的各种成见、立场、偏执等等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有的处于心理表层,有的存储于潜意识的深层。前者是比较容易清除的,但后者却不容易根除。比如你误以为抽烟是有益的,但后来经过检验后发现不是这样,你这个错误的认识马上就转变过来了,这种情况属于表层的认知障碍,比较容易转变;但是假如你有很大的烟瘾,即便你知道抽烟是有害的,但是仍然戒不掉,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潜意识中的心理能量在起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明了自己内心都有哪些障碍:哪些是必须克服的负面心理能量,哪些是需要培养的正面心理能量,哪些是非负非正但会限制我们认识能力的心理能量等等。这看起来好像并不困难,但是我们内心的复杂性、尤其是潜意识的复杂性是远远超乎想象的。可以说,现代科学所研究的宇宙万物有多复杂,我们的意识活动(包括潜意识)就有多复杂,因为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它们好比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唐代玄奘大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将人类精神活动和意识功能概括为六百六十种,这已经将无限复杂的精神活动极大简化了,但是仍显复杂。后来世亲论师将六百六十种又简化为一百种,写成《百法明门论》,这才逐渐被中国文化所接受。在这一百种意识活动中,以八种认识功能最为重要,它们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莫那识和阿赖耶识。前面七种认识功能属于表层意识,阿赖耶识属于深层潜意识。去除内在障碍的大致原理就是设法清除掉阻碍这八种认识功能的所有心理能量。当这一工作彻底完成之时,八种认识功能就会转化为四种智能:“成所做智”(前五识转化而来),“妙观察智”(意识转化而来)、“平等性智”(莫那识转化而来)、“大圆镜智”(阿赖耶识转化而来)。运用这四种智能就可以超越一切相对性,对世界和生命的绝对本质获得永恒的真理性认识。这种永恒的真理性认识也就传统文化中常说的“道”,它超越了一切对立、一切相对,是世界和生命的最终本体,也是所有辩证法的最后终点。 由于“道”超越了一切相对性,因此它是绝诸语言、无法表示的,这就是《老子》开篇时所提到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神秘的终极真理也可以通过超越外在障碍而获得,现代科学发展也越来越接近这个目标,如量子物理学中的“M理论”就有这种发展趋势。“M理论”中的“M”是mystery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神秘”之意,它是在五种超弦理论和十一维空间超引力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1995年3月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弦理论年会上,日本科学家惠藤指出:“5个弦理论尽管看起来有不同的基本结构,但都是同一基本物理学的不同表达方式。于是,我们并不是有5个不同的弦理论,而是有5扇通向同一个基本理论框架的窗口。”这里的5个弦理论是指5种不同数学形式的、描述微观粒子存在状态的物理学理论。惠藤的观点看起来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宏观世界中的相似例子加以说明。假设有5个人在湖边赏月,每个人都盯着水中的月亮然后朝着不同的方向散开。这时就会有5个月影分别跟随着每个人散开在不同的位置。如果这5个人时刻保持信息畅通的话,他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当其中某个人身边的月亮发生改变的时候(比如被云层遮蔽),其他的4个月亮会同时发生改变。如何解释这5个月亮之间的神秘联系呢?一种具有较大可能的解释就是:这5个月亮的本体其实是一个,它们不过是同一本体在不同维度上的投影,因此才会产生神奇的内在关联。“M理论”的原理与此类似(上引惠藤所说之话即是此意)。我们前文提到,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引力、意识等等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但是各自又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M理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即所有的差异其实都源自一个共同本体。也就是说,千差万别的种种物质和精神现象之所以会相互关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其实质是同一神秘的本体在不同时空维度上的投影。 这个“M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是非常相似的。笔者上文中月亮的比喻即来自禅宗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千江有水千江月”其实就是在描述千差万别但又相互联系的一切现象(如时空、物质、能量、意识等),它们都像月影一样,表面上相互独立,但实际上都源自于共同的本体(即“道”);而“万里无云万里天”则是描述一切现象背后的那个终极本体,其中没有任何障碍,也没有任何主客、有无、大小、美丑等一切相对性概念(即“万里无云”)。当然,现代科学界的“M理论”还是尚处于发展中的理论假设,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不过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科学领域对终极真理的认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将会最终合流、相互印证的。因为前者破除的是外在障碍、后者破除的是内在障碍,而这两种障碍本就是一体两面的辩证统一关系,破除了其中任何一种都是可以获得同样的终极真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就能够达到如此深刻的认识,关键就在于古人已经通过清除内在障碍的方式提前发现了这个叫作“道”的终极真理。中国传统文艺创作、文艺审美也都是围绕这个终极真理而建构的,即人们常说的“文以载道”、“艺以载道”。“道”作为终极真理的代名词,它表现在音乐中就是“大音希声”,表现在绘画中就是“大象无形”,表现诗词中就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表现在美学中就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即为中国传统文艺审美的终极理想和最高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