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是我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无论是元散曲、明清散曲,还是现代散曲,在文化思想和艺术创作方面均展现出独特价值。近年来,我国散曲研究主要集中在散曲发展史研究、散曲文献收集整理、曲学工具书编撰等方面,如何使散曲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丰富现代散曲创作、拓宽散曲研究视野,成为学界关心的话题。 创作风格历经变迁 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文乐合一的诗歌体式,因其兴盛于元,所以后世称为元曲。中国散曲研究会会长赵义山表示,散曲的渊源既有宋代文人俗词和民间歌曲的传统,也有金、元统治下的北方少数民族歌曲,经过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在金末元初元好问、杜仁杰等文人的开创下正式亮相文坛。 “‘乐府’‘词’‘叶儿’‘小令’等都是最初人们对散曲这种新兴诗歌样式的称呼。”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门岿介绍说,散曲作为古代诗歌的一种独立样式,这一名称是在明代以后直到近代才被学界最终认定的。长久以来,散曲只不过是民间歌唱的一种样式,按音乐划分为北曲和南曲。北曲风格豪迈狂放,南曲风格轻柔细腻。北曲兴盛在元,当时儒生地位低下,故而曲作多不平之气,题材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不公以及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也有为民众的呐喊。南曲多写作者个人的游乐,其风格也与北曲迥异,改豪放恣肆为端丽清雅。南曲思想成就不如北曲,但在艺术上别具一格,也丰富发展了散曲,后来还出现了南北曲合套的样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丁淑梅告诉记者,散曲从题材讲,举凡感怀志情、怀古咏史、隐逸闲适、写景咏物、道情理趣、艳情欢爱、神仙鬼怪、世相人心,无事不可入;从形式讲,衬字破格、务头出彩、对偶出俏、谐谑调味,无巧不出奇;从风格讲,举凡豪放洒脱、端谨雅正、清丽萧疏、谐谑风流,无格不可备。其创作内容和风格以不同时代的作家个体精神和群体情志为特征,表现出用世、避世、叹世、愤世交织的复杂思想倾向。 推进当代散曲理论研究 当前我国散曲研究在古代散曲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近现代散曲文学研究,以及散曲理论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在赵义山看来,散曲研究中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传统诗体文学教育中,散曲一体基本缺失;主流媒体文艺节目中,缺少散曲节目踪影;散曲研究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加强。同时,散曲理论研究关注当下创作实践不够,尚未形成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有效互动。 丁淑梅认为,散曲对传统韵文的继承和挑战,反映出文学审美意识的多元递嬗:化偶为奇、变整为散,打破了抒情与叙事的文体界限,促进了韵文变迁中格律诗向灵活多变、文言向白话的发展过渡,其划时代意义需要充分认知。而伴随着当代散曲创作热潮的兴起和民间散曲创作人才的涌动,当代散曲理论研究与创作批评需要及时跟进,探究发掘当代散曲创作的新格局和新方向。 门岿谈道,当前散曲研究不可将目光过于集中在元代和那些名声煊赫的作家上,对明清散曲和声名不大的作家也要有所顾及,特别是对近当代散曲作家要给予更多关注。 关注散曲与民众生活的联系 散曲本就是扎根民间的艺术,至今它依然在民间广为传播。门岿表示,当代散曲文化继承正在空前发展,全国一多半省区都成立了散曲创作和研究社团,民间散曲创作的人数和数量,以及举办的散曲活动都超过了以往。 散曲天然与民众生活水乳交融、息息相关。在丁淑梅看来,应该关注散曲与民众生活的天然联系,并结合地域文学、家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女性散曲创作、散曲与音乐关系、歌唱艺术研究等不同学科和研究方法,深入体会民间散曲创作的魅力、发扬散曲的民间精神与民间力量,让散曲成为为时代发声、为民众代言的活态文化生活方式。 让散曲文化融入当代生活,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赵义山称,首先,在国民教育中,尤其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需增补散曲的相关内容,逐渐让学生了解散曲这一传统诗歌体式。其次,主流媒体在传统文化节目中应给散曲一席之地。最后,理论研究工作者要关心当下,有担当意识,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普及工作,积极促进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结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