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文德”论(3)

http://www.newdu.com 2018-08-03 《文艺研究》 夏静 参加讨论

    唐宋以后的古文家通常把学问修养放在第一位,但对于辞章之学也很重视,在文德问题上,大多取“立行”为先、文德并重的观点。韩愈强调学习古文重在“立行”,其《答李翊书》认为要达到古代立言者的标准,必定“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59);《答尉迟生书》认为自身修养对于为文极为重要,“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60)。这与孔孟有关“德”、“言”的观点一脉相承,均包含了“立行”先于“立言”的思想。至于如何“立行”,韩门弟子李翱认为:“学古文者,悦古人之行者,爱古人之道也。故学其言,不可以不行其行;行其行不可以不重其道。”(61)基本上承续了韩愈的看法。同一时期的柳宗元,对于文德的看法,与韩愈颇为近似。他认为“文者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62)、“道假辞而明”(《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63)、“大都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64),要真正有志于道,就必须熟读“六经”,研习孔孟之道,而且要旷日持久、勿求速成。比较而言,尔后北宋的欧阳修,更为强调“立言”的重要性。在《送徐无党南归序》中,他将修身、施事、见言视为圣人的“不朽而存”(65),并以《诗》、《书》、《史记》等为例,说明修身未必能见言,施事也未必能见言,也就是说,有德行修养者未必有文章言辞,这就极大地提升了“立言”的独立地位。在他看来,只有将上述三者结合起来,“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方能“发之以信后世”(66)。继欧阳修之后,苏轼主盟文坛,“文”与“德”、“文”与“辞”之区别更加清晰。与苏轼交谊颇深的毕仲游,对于“文”、“德”关系有非常清晰的阐发。《文议》:“世之谓文者不系于德,谓德者不系于文。夫文章之士虽不系于有德无德,而无德者不能为有德之文,有文之人不皆有德,有德之人不皆有文,有文者无德,则不尽其善。”(67)虽然毕仲游仍然认同文德一体的传统看法,但对于其时“文者不系于德”、“德者不系于文”的现实状况也是承认的。在他看来,“德”之有无,并不影响“文”,他只强调一点,那就是“无德之人不能为有德之文”。按照毕氏的语意脉络,有德者不必有文,无德者亦可有文。这也意味着,“德”不再是衡量“文”的唯一标准,“文”的独立地位愈加突出了。
    不同于古文家强调道德、文章一致,文章内容、形式一致,宋以后的理学家大都重德轻文。理学家所谓的“德”大多与天理、性命相关,“文”则是载道的工具而已。周敦颐“文所以载道也”(68)、“文辞,艺也;道德,实也”(69)的断言,表达出鲜明的重道德轻文辞的倾向。此论影响巨大,成为理学家有关文德问题的基本判断。此后程颐认为作文害道,为文玩物丧志,将此论推到极致。南宋朱熹不满于苏轼文、道合一的观点,认为“文皆是从道中流出”(70),“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71)。在他看来,以文贯道是本末倒置,因而苏文之害正道,超过佛老。对于文与道之间互为表里的关系,朱子虽然也有比较公允的看法,譬如《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朱熹集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72)但他同时又认为文词为小技,鄙视词章之“文”,甚至偏激地断定诗不学也能作。《答汪叔耕》:“至于文章,一小技耳。以言乎迩,则不足以治己;以言乎远,则无以及人。”(73)《答杨宋卿》:“然则诗者,岂复有工拙哉?亦视其志之所向者高下如何耳。是以古之君子,德足以求其志,必出于高明纯一之地,其于诗固不学而能之。至于格律之精粗,用韵、属对、比事之善否,今以魏晋以前诸贤之作考之,盖未有用意于其间者,而况于古诗之流乎?”(74)理学家这种重德轻文的倾向,体现在其思想的各个方面。譬如在阐发“修辞立其诚”时,理学家更多地会在“诚”上下功夫,引申出思诚、诚之、自诚明、自明诚、至诚诸问题,从而将修养论、功夫论引入他们熟知的境界论、本体论的论域,而对于修辞诸问题,则基本存而不论。
    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后,随着对文道问题的愈加关注,古人在论及文德诸问题时,常常会与文道问题联系在一起,甚或因谈论文道而带出或旁及文德。这与早期文献中文道的用法有很大不同。譬如管子视道与德为共相与个相的体用关系,《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75)又云:“虚无无行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76)又如《国语·齐语》:“隐武事,行文道。”(77)《逸周书》:“内无文道,外无武迹。”(78)这里的“文道”等同于“文德”。
    除文道外,汉代以来,以气阐释文德也渐成风尚,尤其是养气与德行修养成为论述文德问题时的新维度。譬如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元代刘将孙《彭宏济诗序》、南宋陆游《方德亨诗集序》、清代魏禧《论世堂文集序》等,均为经典之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明代宋濂的《文原》。宋氏位列开国文臣之首,以继承道统为己任,坚持宗经师古、明道致用,承续了儒家正统一系的文脉。在《文原》中,他提出了有关文章写作中义理、事功、文章一体的主张,对于传统“文德”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文章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文字的功夫,更要从为文者的根本,即养气上下功夫。《文原》:“为文必在养气,气与天地同,苟能充之,则可配序三灵,管摄万汇。不然则一介之小夫尔,君子所以攻内不攻外,图大不图小也。”(79)宋氏之养气,远祧孟子,承接曹丕,所指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层面的认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实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完成价值主体的人格建构。在他看来,只有在身诚、心明、气平、道恒、德成的至善境界中,其身、言、仪皆合礼乐、皆合规矩,方能一切皆“文”,故云“道明而后气充,气充而后文雄”(《文说》),“道德仁义积而气因以充,气充,欲其文之不昌,不可遏也”(《浦阳人物记·文学篇序》)。宋濂强调“为文必在养气”,这种养气不同于古文家的行文气势,而是偏于孟子的浩然之气,故谓“人能养气,则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当与天地同功也”(《文原》)。此气与天地之气、文章之气循环往复、交相辉映。总的来看,在谈论为文者的道德修养上,宋濂强调养气为先、气充文至,大量借鉴了传统文气论的思想资源。但不同于文气论包含作者修养、文本风格、文章气象等多方面内蕴,他所关注的是文章写作与修德立言之间的关系。至于如何养气,他遵循的仍然是荀子徵圣、宗经、博学的路子,并无多少新意而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清初章学诚的“文德”论。《文史通义》有《文德》、《史德》篇,章氏之所以论文德,乃是比照史德而来的。对于“德”的解释,见于《史德》“谓著书者之心术也”(80)。所谓文德,按章学诚的说法,就是“临文必敬”、“论古必恕”、“知临文之不可无敬恕,则知文德矣”(81),这与传统“文德”论讲文人道德、文章是不同的。所谓“临文必敬”、“论古必恕”,确如钱钟书所言,乃文士“操觚时之居心”而非“平日之修身”(82),所关注的是创作者或批评者的态度,诸如要心平气和、设身处地等等,这与本文以上所论述的“文德”的两种基本含义,均不相同。由此可见,在《文德》开篇,章氏即明言自己的文德与孔子德言、孟子知言不同,确非虚言。但在接下来进一步论述文德时,章氏明显又受制于传统“文德”论言说的牵引,不自觉地借用了传统“文德”论的思想资源。诸如主敬、养气、知人论世、恕道等方式方法或价值规范,因而他所声称的独门秘笈的文德,最终还是落入了传统“文德”论的言说套路。就此而论,章太炎说他“窃焉”(83),也并非没有道理。简言之,章氏文德,就其定义而言,与传统大不相同;就其论证而言,与传统并无二致。如果设身处地考虑章学诚所处的时代语境及其所针对的考据之风,那么,章氏“文德”论也算是对传统文德思想的一种另类总结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