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文德”论(2)

http://www.newdu.com 2018-08-03 《文艺研究》 夏静 参加讨论

    作为具体的德行,古人对于“文”、“武”的理解是对举的。文德主内心慈惠,武德主外力暴戾。《逸周书·谥法解》:“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刚强直理曰武,威强睿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大志多穷曰武。”(19)这些材料可能经过后人整理,但也反映出古人对于文武之德,尤其是对君王政治品格的重视。作为三代圣贤政治的核心,古人推崇文武兼备、华实相符的理想德性。如《诗经·大雅·江汉》“矢其文德,治此四国”(20),《大雅·崧高》“文武是宪”(21),《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22),《鲁颂·泮水》“允文允武”(23),《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4),《管子·霸言》“一而伐之,武也;服而舍之,文也;文武具满,德也”(25)。季镇淮据此认为:“‘武’字表示人的一种事功(征伐),偏于政治的意义;‘文’字表示人的一种行为态度,偏于伦理的意义。”(26)随着文德意涵的不断扩充,早期的文德、武德开始衍生出文质的意味。文德重内心修养,武德重外在武力,文质则重文、野之辨。《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晏集解:“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27)《礼记·表记》:“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孙希旦集解:“至矣者,言其质文不可复加也。加乎虞夏之质,则为上古之洪荒;加乎殷周之文,则为后世之虚饰。”(28)文质包含了文德、武德的思想内蕴。在古人看来,过质之野蛮与过文之虚饰,均非理想状态,只有文质兼备,才是完美的德性。
    伴随着春秋以来“文”义的泛化,“文”之含义,无所不包。凡人生一切德行修养,皆可通称为“文”,“文”也就涵括了敬、忠、信、仁、教等意味。典型的例子,譬如《国语·周语下》记载晋悼公的德性,云:“其行也文,能文则得天地。天地所胙,小而后国。夫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实也;信,文之孚也;仁,文之爱也;义,文之制也;智,文之舆也;勇,文之帅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让,文之材也。”韦昭注:“文者,德之总名也。”(29)晋悼公具备敬、忠、信、仁、义、智、勇等十一种德性,单襄公用一个“文”字来归纳。对此,饶宗颐认为:“‘文’字可说是一个典型的道德综合体,实在具有道德文化的全体意义。”(30)礼乐教化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君子之文德品行、文雅气象,直到汉人仍然是这样理解的,如《礼记·乐记》:“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31)《说苑·修文》:“文德之至也。德不至,则不能文。”(32)源于这样的思想传统,齐梁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感叹“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33),也就不难理解了。他所秉承的是周人以“文”为德行的言说路子,其中的思想文化脉络依然清晰可见。
    随着晚周以来文德思想的泛化,古人开始在德行、文辞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儒家有关德行与言说方面的论述,譬如“修辞立其诚”(34)、“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35)等,开启了尔后文学思想层面“文德”论的先河。
    在解释《易经》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时,孔子认为:“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36)孔子认为君子不能欺世盗名,而应进德修业,居上位不骄,居下位不忧,如此这般,即便身处“危厉”,也会“无咎”。紧接着,孔子提出“修辞立其诚”这一命题,将言辞和道德的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修辞”与“立诚”的关系,当代学者虽有歧义,或认为两者是一外一内的两件事,或认为两者是一前一后的同一件事(37),但对于言辞和道德之间的紧密关联并无异议。关于德行与言辞之间的关系,孔子时有论述。在《论语·先进》中,有“孔门四科”的分类,德行与言语、政事、文学并举,孔子以此将弟子的特长进行分类(38)。在《论语·宪问》中,孔子直接将“德”、“言”并举:“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在孔子眼里,德行是言说的基础,但两者之间出现背离,也不是不可能的。
    德行与言说之间的关系,是尔后儒家学者言说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对公孙丑解释“何谓知言”时,孟子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39)在孟子看来,偏颇不全面的言辞、过分的言辞、不正当的言辞和躲闪的言辞,源于思想德行方面的片面偏激、背离正道以及理屈词穷;要放淫辞、息邪说,首先就要正人心。在《正名》篇中,荀子论及著书立学的道德操守问题。他认为:“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冶观者之耳目,不赂贵人之权势,不利传僻者之辞。”(40)在荀子看来,君子辩说,不为众人的非议或赞誉而动摇,不修饰言辞去遮掩旁人耳目,不巴结、贿赂权贵,不传播邪说,而要坚守仁心、学心、公心。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较早谈论文章与道德关系的思想家。虽然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论上认识不同,但都认识到心是道德得以成立的根源,而道德是言辞得以表达的基础。重视德行与言辞的关系,是儒学一脉相承的传统。《礼记·表记》:“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41)德行、言辞与容仪、服饰具有内在一致性,其中,德行是最根本的。战国后期以及秦汉之际的文献中,有关德行与言说方面的论述亦屡见不鲜。
    伴随着经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文德成为汉代经学阐释的重要问题,加之学术分化,文人群体的出现,儒士与文人之间的矛盾对立,有关文人道德、文章的言论,成为汉末思想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论衡》中,王充阐发了孔子有关“德”、“言”的论述,首标“文德”。《论衡·书解篇》:“夫文德,世服也。空书为文,实行为德,著之于衣为服。故曰: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大人德扩其文炳,小人德炽其文斑。”(42)王充此论,言“德”内“文”外,不可分离,基本上是对孔子思想的阐发,无甚新意。《佚文》篇有“五文”之说,论及文德,却颇有新意。《佚文》:“文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诸子传书为文,造论著说为文,上书奏记为文,文德之操为文。立五文在世,皆当贤也。”(43)王充一生都想见知于朝廷,他对东汉章帝执政的时代颇为赞颂。在他看来,汉承周之礼乐法度,“五文在世”,故而文人理应遵行。虽然“五文”中,王充评价最高的是“造论著说”而非“文德之操”,但首标文德理想,明确了道德内容决定文章形式,且以此为标准努力践行(44),所以直到近人章太炎,仍然认定王充是第一个提出文德思想的人(45)。纵观其思想,有关文德的论述,与文质、实诚的论述,在价值取向上一致,均洋溢着浓郁的德性优先、德充文昌色彩,代表了有汉一代经学主流话语,也成为尔后文学批评意义上“文德”论的范本。
    自东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辞赋之士完成了社会政治层面角色的蜕变,也导致了儒士与文人冲突的加剧,形成了一股儒士批评文人品行不端的社会舆论。对于辞赋之徒的批评,王符已发其端。在《潜夫论·务本》中,王符以本末论“德”与“辞”,他认为:“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辩为末。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服教训者,所以遂道术而崇德义也。”他批评“学问之士”好言虚无,“品文少识”、“伤道德之实”,批评“赋颂之徒”、“苟为饶辨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的“不诚之言”(46),形成了以道德为本、以言辞为末的基本看法。曹魏时期,“文人无行”成为社会的流行看法,故而曹丕《与吴质书》有“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47)的断言,这也成为这一时期评论文人缺乏文德的重要论断。曹丕据此在《典论·论文》中列举了“文人相轻”、“贵远贱近”、“向声背实”(48)等毛病,在文学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纵观整个六朝,对于“文人无行”的批评不绝于耳,譬如北齐杨遵彦《文德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49)的断语,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以“自古文人,多陷轻薄”(50)批评三十六位文人的品德,在文学思想史上影响都是很大的。而对此一问题愤愤不平,一心想为文人正名的,则是齐梁时期的刘勰。《文心雕龙》全书,论及德行与文章问题的地方颇多,文德业已成为全书批评伦理的重要规范。譬如《宗经》“文以行立,行以文传”(51)、《祝盟》“立诚在肃,修辞必甘”(52)、《谐隐》“曾是莠言,有亏德音”(53)、《诸子》“立德何隐?含道必授”(54)、《序志》“君子处世,树德建言”(55)等等。而专论文人德行的《程器》篇,更是言辞急切,针对的就是曹丕“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的断语以及韦诞对王粲等“建安七子”的苛评。为了纠正时人对上述言论的随声附和,刘勰遍举十六位文人在品行上的瑕疵,诸如“相如窃妻而受金”、“扬雄嗜酒而少算”、“仲宣轻锐以躁竞”、“丁仪贪婪以乞货”等,与此对照,又列举七位古代将相品德上的瑕疵,如“管仲孝窃”、“吴起之贪淫”,以此说明人人皆有缺点,即便是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也不例外。接着,他又列举六位具有美德的文人,诸如“屈贾之忠贞”、“邹枚之机觉”等,以此说明并非所有文人都不注意小节。最后,他指出理想的文人应该是“梓材之士”,具备“蓄素以弸中,散采以彪外,楩柟其质,豫章其干”的品行。在刘勰看来,只有文质彬彬、文武兼备的文人,才能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成为大才,“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如此这般,方能“瞻彼前修,有懿文德”(56)。总体来看,在《程器》篇中,刘勰由于过多地举证反驳,有关“文”与“德”关系的论证反而被疏忽,因而对于批评伦理意义上的“文德”论而言,理论贡献并不明显。
    古人有关文德的理解,自汉代以来取得道德、文章的明确含义后,大体呈现出两种主要的价值取向:文德并重、重德轻文。有关德行、文章并重的看法,较早的论述如晋代的葛洪。在《抱朴子·尚博》中,葛洪对于德行为本、文章为末的观点并不认同,他认为:“文章之与德行,犹十足之与一丈,谓之余事,未之前闻。”(57)为此,他以“精粗”为喻进一步阐明文章的重要性,并认为:“德行为有事,优劣易见;文章微妙,其体难识。夫易见者粗也,难识者精也。夫唯粗也,故铨衡有定焉;夫唯精也,故品藻难一也。吾故舍易见之粗,而论难识之精,不亦可乎?”(58)在他看来,德行与文章乃伯仲之间,同等重要。这是历代“文德”论中较为公允的主流看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