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大麦地岩画》:再现沙漠深处的远古密码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文汇读书周报 朱自奋 参加讨论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荒漠深处,静静散布着一批神秘的远古岩画,狩猎畜牧、战争舞蹈、飞禽走兽、日月星辰……数量惊人,图案瑰丽。在漫长的岁月里,这处岩画一直深藏沙漠,无人知晓,直到上世纪末,一个地质队员才意外地邂逅了这处文化遗迹。日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8开精装4册大型丛书《大麦地岩画》,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这处岩画群的全貌和细节。日前记者专访了《大麦地岩画》主编、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长谢玉杰教授。
    记:提到岩画,不少读者可能会想到新疆呼图壁生殖岩画,连云港将军岩岩画……但对大麦地岩画,我想读者会感到比较陌生。
    谢:上世纪晚些时候,一个地质队员意外发现了沙漠深处的大麦地岩画,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但是,随后的具体寻找工作却并不顺利。我们获知大麦地岩画就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却始终不见其踪影。后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祥石带着干粮,多次深入沙漠寻找,中间还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重伤还未痊愈,李老又出发了。在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后终于找到了岩画群。
    记:大麦地岩画的发现是否令学术界十分兴奋?这套丛书收录照片850幅,拓片800幅,岩画临摹图3000幅。听说以这样完整的、几乎是网罗无遗的规模和形式出版,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
    谢:大麦地岩画的发现对学术界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与挑战。在15平方公里的山沟里,岩画分布遗存就有3000多组,展现个体形象达8000多个,平均每平方公里遗存图像达到200多组,超出了世界公认的判定岩画“主要分布区”限定标准的20倍。此外,我们测得岩画的年代早期为13000年左右,中期为7000-6000年,即早在新石器时代,这一点恐怕超出许多人想象。
    记:这些神秘的岩画,是如何在历史上形成的呢?
    谢:这首先与大麦地岩画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大麦地位于宁夏和内蒙交界地段,是古代羌戎、匈奴、鲜卑、月氏、突厥、党项等少数民族频繁游牧来往的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再加上独特的多民族文化的综合和融汇,产生出大麦地岩画的狂热和冲动。
    记:但我听说,在数年的调查拍摄著录过程中,你们已经多次面对岩画被盗窃毁损的镜头。
    谢:确实,在现代社会,野外岩画的保护一直是极为迫切也极为困难的工作。我们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确切地掌握了岩画所在地的经纬度。但我们必须十分谨慎,不轻易公布确切方位,因为一旦被盗窃者知道确切地址,就可以很容易找到那里,造成文化遗产的巨大灾难。除了依法保护,严加管理等办法以外,出版和数码化无疑是我们对这批先民的文化遗产作力所能及的保护的主要手段。对这套书的学术质量我们充满信心,但我们真的不希望多少年以后,大麦地岩画只能从我们的书中寻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