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坚守五四新文学的传统——读许道明《中国新文学史(插图本)》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文汇读书周报 杜荣根 参加讨论
    我一直想为英年早逝的许道明老师写些文字以为纪念,然由于诸多原因未能如愿。前不久,捧读这本尚散发着油墨香的许先生的遗著《中国新文学史(插图本)》,竟不忍释手,是啊,许道明师以他的“绝笔”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留下了让人难以忘怀的东西。或许,写下这些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在文学史附入插图当然不是许道明的首创,确实是当今“悦读”的一种时尚,在我则似乎是不宜的,虽然这些插图大多是坊间不经见的。我更关注的则是本书的内容和结构。二十多年来,由学生而同事而朋友,我始终关注着并欣喜着许老师学业上的发展,他笔耕不辍,出版的著作、图书也超过十余种(经我手出版的就有五种之多),可他似乎从来也没有大紫大红过,他是寂寞的,其原因在我看来,尽管他资料丰富,但却从不以收集资料见长,尽管他时发宏论,往往是坐而论道,从不剑走偏锋,片面的深刻,他又是执著的,在不趋新也不守旧中,时有新论出现。本书一如其以前诸书,但突出了“新”或现代性。“君当恕醉人”云云而已,醇酒妇人其实和他无关。而其中的“不当”和“草率”倒正是本书的夺目之处。
    作者将书名定名于“中国新文学史”代之于现代文学史当是别有深意的。现代可能是年代上的划分,也可能是一种意义上的概念,而新则完全是意义上,性质上的区分,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所谓“新文学”就是指“新发现的新”,不是“新发明的新”,当务之急是:“重新要发现‘人’,去‘辟人荒’”(周作人语)质言之是“活的文学”与“人的文学”,它激发于“五四”,而又深蕴于“五四”的。
    本书凡十四章,从“五四”发轫起至“五四”回顾终,作者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复杂进程,更重要的是表现作者对“五四”精神回归与发展的一种期待。这样,在短短的25万字中,他省略了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之类,在有限的篇幅内试图厘清现代与传统的关系,西方与新文学之间的关系。海外学者夏志清先生是最早将“现代性”融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诠释中的。但是区别西方现代小说,他认为中国现代小说成就并不高,并将之归于主要是中国现代文学浸润于感时忧国的精神(参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其实他还是未能读懂中国,没有读懂“五四”。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多是生发于此岸与彼岸世界分离之后,陷入资本主义工具理性支配下的现代人自身荒凉独处的存在环境,而返观近代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在其对于西方现代性思想的吸收之处,更有其自身独特要解决的问题,其外在表现,即是对于“人的文学”的思辨。因此,可以说西方思想中“人”的解放,主要是挣脱中世纪神学束缚的解放;而五四时期所谓的“人”的解放,主要是指针对几千年“群体”束缚的解放。
    可以说,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是围绕着“人的文学”的五四传统而错综复杂地展开的。它起始初期“五四”话语的形成,不断蔚为大观,经过了对“五四”的重估,完成了对“五四”的重写,其间也有过“五四”的回望与坚守。“五四”时期鲁迅等对于个性意识和个性解放的急切而强力呼唤,可以说是“人的文学”理想最早最有力的实践。但是一如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曲折一样,人的文学的发展也充满着复杂性。作者认为,随着革命、阶级等政治意识不可避免地融入新文学的发展,在封建宗法制度,家族制度、专制制度等早期“群体”束缚随着封建皇权的崩溃而渐趋弱化时;一种新的、以“大众”或“人民”为名义的“群体”束缚又在悄然滋长,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翼文学的勃兴到新的人民大众的文学的迅猛发展都在对“五四”文学进行重估,进而改写着,逐渐放逐了个性意识,弱化了、淡化了人的文学。当然,其中也有若干新文学家执着于“五四”新文学,执着于“人的文学”,对“群体”进行了有意或无意的反抗,从鲁迅而“七月”的战叫,《文艺复兴》的理想,“九叶”星辰的闪光,都是在对五四传统的回望。即便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在人民大众的文学占压倒的优势下,他们中有些人也执意地要将“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区别开来。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基于对“人的文学”原始意义和基本意义的认识。
    正因为对“人的文学”的执拗,所以作者在文学史的勾勒上突出了重点。鲁迅当然是列为一章的,也只有鲁迅才单独列章,看得出作者对鲁迅怀有很深的敬意,但是本书更突出了他“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性而排众数”的呐喊,直到晚年他还痛彻地指陈“中国人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至于郭沫若、茅盾等,本书只是作了群体的介绍。巴金、老舍、曹禺还有李劼人(他似乎特别钟爱李劼人)等民主主义作家也占有相当的篇幅。将“七月”,“九叶”以及“文艺复兴”群放在一章里介绍可说是别开生面,但也并不牵强附会。是的,“七月”和“九叶”,作为两个不同的流派,其实是有一致性的,前者是不自觉地走向现代主义,而后者是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他们都执意呼唤“人的文学”。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在他们那里坚持了下来。作为后来者,更应该将“五四”新文学和人的文学坚持和发扬下去。这或许能告慰于许道明师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