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的哀荣,折射了社会上新旧思想交替、新旧道德冲撞的深刻内涵。 今番上海古籍出版社要出一套“现代版”丛书,其中有流沙河先生的《〈庄子〉现代版》,再有就是想让我来搞一本《〈论语〉现代版》。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我因先前曾经搞过一本《东方圣经——新编白话〈论语〉》,所以便认为我是写 “〈论语〉现代版”的最佳人选了。流沙河的《〈庄子〉现代版》以往曾经出版过,今番是换个出版社,内中当然也有小改动;我的《〈论语〉现代版》则不仅换书名,还要再加一道体例上的统一。不仅如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让《〈论语〉现代版》体现《论语》原著风貌,我还在拆出原文过程中,重新把现代版的白话语录,进行了一次再三推敲的重新酌定。要命的是孔老夫子正人君子,万世师表,现代版的文字便理所当然也要与庄子的活泼逍遥,来个庄敬端正的大相反,这也是件无可奈何的事。否则孔子不孔,那罪名可大了。 这次现代版《论语》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原书分类的条条框框,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重新分类。譬如原书《学而》、《为政》、《八佾》、《公冶长》等,一会儿以事理分类,一会儿又以人名领起,大体是当时编书之时,弟子们断续回忆,不成次序,编成之后,每篇截取第一段第一句的两个字,作为篇名。这样编成的结果,非但篇名杂乱,就是内容也往往《学而篇》中出现为政、道德、人伦的内容,《为政篇》又出现了学习、教育、文艺等条目,加之孔子与弟子,你一段,我一条,亦复参差不齐。观夫《汉书·艺文志》所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由于弟子们各有所记,编辑时又相与辑而论纂,人多手杂,则《论语》原本之纂辑无序,固有自矣。此番则除旧布新,重新归类,学习归学习,教育归教育,道德归道德,从政归从政;孔子语录归孔子语录,弟子语录归弟子语录,使人一编在手,条分缕析,大有面目一新的感觉。 杜甫诗说“小儿学问止《论语》”,虽然《论语》在古代被视为是少儿读物,不过时代变易,观念渐改,因此为了便于今人理解,增加读趣,现代版每条白话语录后面,另附作者个人的发挥短文。短文或发挥,或引申,或抒发个人见解,或撷取他人成果,总之以有益于当今世道人心,有益于改革开放,有益于当代人的生活、社交为前提;除此之外,则非我心力所及,亦非此现代版的宗旨焉。 当此书成之际,我首先得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同时也得感谢莫欣同学在成书过程中代借资料,并且细看了初校样。至于书中可能存在的这样那样的不足,则又有待于广大读者的多多指正与厚爱了。 辛巳岁暮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