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论语〉现代版(插图本)》前言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洪丕谟 参加讨论
    古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虽然讲得过头了点,可是却也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历史上,《论语》对于稳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所起的巨大作用。然而,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剧变,封建制度的消亡,与之相应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也顿时便感“忽刺剌似大厦倾”,尤其是“五四” 以来“打倒孔家店”口号的提出,遂使我们这位在历史上有着极高地位的至圣文王,一夜之间便从天上掉落地下。“屋漏偏遭连夜雨”,更有甚者,“ 文革”期间“批林批孔”,却又无辜牵连,再次把我们的这位孔老夫子,踩到脚底。历史的玩意真是有趣。先是孔子生前,风尘仆仆,周游列国,结果是到处碰壁,无所推销其政治主张、治国方略,遂被姑布子卿视为“惶惶如丧家之狗”。继而是孔子死后,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方针,顿时又把个孔老夫子从草莽之中抬上了至圣文王的辉煌宝座,再是红红火火、风风光光了千把年,直到近个把世纪,孔子又被觉醒了的人们从宝座上硬拉下来,跌落地上,并且还砸庙的砸庙,批判的批判。再继而则百废俱兴,重新评价,并以新加坡重视《论语》的教育作用为例,掀起了新时代“尊孔”的又一热潮,与之配合的是,各地多有重新恢复孔庙之举,对于《论语》的出版也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如此这般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对于我们的这位孔老夫子,真可谓是备极哀荣的了。
    孔子的哀荣,折射了社会上新旧思想交替、新旧道德冲撞的深刻内涵。
    今番上海古籍出版社要出一套“现代版”丛书,其中有流沙河先生的《〈庄子〉现代版》,再有就是想让我来搞一本《〈论语〉现代版》。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我因先前曾经搞过一本《东方圣经——新编白话〈论语〉》,所以便认为我是写 “〈论语〉现代版”的最佳人选了。流沙河的《〈庄子〉现代版》以往曾经出版过,今番是换个出版社,内中当然也有小改动;我的《〈论语〉现代版》则不仅换书名,还要再加一道体例上的统一。不仅如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让《〈论语〉现代版》体现《论语》原著风貌,我还在拆出原文过程中,重新把现代版的白话语录,进行了一次再三推敲的重新酌定。要命的是孔老夫子正人君子,万世师表,现代版的文字便理所当然也要与庄子的活泼逍遥,来个庄敬端正的大相反,这也是件无可奈何的事。否则孔子不孔,那罪名可大了。
    这次现代版《论语》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原书分类的条条框框,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重新分类。譬如原书《学而》、《为政》、《八佾》、《公冶长》等,一会儿以事理分类,一会儿又以人名领起,大体是当时编书之时,弟子们断续回忆,不成次序,编成之后,每篇截取第一段第一句的两个字,作为篇名。这样编成的结果,非但篇名杂乱,就是内容也往往《学而篇》中出现为政、道德、人伦的内容,《为政篇》又出现了学习、教育、文艺等条目,加之孔子与弟子,你一段,我一条,亦复参差不齐。观夫《汉书·艺文志》所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由于弟子们各有所记,编辑时又相与辑而论纂,人多手杂,则《论语》原本之纂辑无序,固有自矣。此番则除旧布新,重新归类,学习归学习,教育归教育,道德归道德,从政归从政;孔子语录归孔子语录,弟子语录归弟子语录,使人一编在手,条分缕析,大有面目一新的感觉。
    杜甫诗说“小儿学问止《论语》”,虽然《论语》在古代被视为是少儿读物,不过时代变易,观念渐改,因此为了便于今人理解,增加读趣,现代版每条白话语录后面,另附作者个人的发挥短文。短文或发挥,或引申,或抒发个人见解,或撷取他人成果,总之以有益于当今世道人心,有益于改革开放,有益于当代人的生活、社交为前提;除此之外,则非我心力所及,亦非此现代版的宗旨焉。
    当此书成之际,我首先得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同时也得感谢莫欣同学在成书过程中代借资料,并且细看了初校样。至于书中可能存在的这样那样的不足,则又有待于广大读者的多多指正与厚爱了。
                                    辛巳岁暮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