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西僧》讲了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从西域来了两个僧人,过火焰山,经流沙河,十八年寒暑,出发时的十二人只剩两人。千难万险,只是因为听说中国的五台山、泰山、华山、普陀落迦山,遍地都是黄金,只要能够到达这里,立马成佛,长生不老。蒲松龄议道,这番话,很像中国人崇拜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如果中国的西游人也如此跋涉,与西方的东游人在半路相遇,他们各自介绍本土真实情况后,必定恍然大悟,相视而笑,然后打道回府,免去长途跋涉之苦。可惜,中国自“五四”以来,在文化领域,大多是中国的西游人,而不是西方的东游人。将来某日,或许西方的东游人渐多,他们来取经,和中国的西游人途中相遇。不知他们能否进行平等对话,在了解各自的真实情况后,会不会相视一笑,打道回府。若真有这么一天,陈伯海先生一定很高兴,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他又要睡不着了。这,就是一个学者的命。 文章写完,我不敢给陈先生看,一看,很可能就白写了。文责自负,若有不确切之处,向陈先生道歉在先。我是真希望学界知道有这么一本书的,也真希望学界知道陈先生是如何做学问的。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外面的世界,气味太重,早把酒香淹没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