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郑欣淼:中华诗词的魅力及复兴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8-07-16 中国文艺网 马李文博 参加讨论


     郑欣淼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为灿烂夺目的明珠。中华诗词为什么传统悠久?为什么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熠熠生辉?7月11日,远集坊第十三期在京举行,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以“中华诗词的魅力及其在今天的复兴发展”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郑欣淼首先以诗意的语言概述了中国诗歌的悠久传统与中华诗词的魅力。他说,中华诗词指的是广义上的、大概念的诗词;有人从中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文明起源的类型方面去研究,认为作为农业社会的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宇宙观,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了中国人的诗性思维,使得诗词不仅是人们的生活感悟和情感抒发,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郑欣淼介绍说,从汉语言文字的特征着眼,大小一致的方块字决定了汉语诗歌在视觉上的“整齐美”,汉语单音节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听觉上的“整齐美”,汉语音具有的四声现象构成了最基本的音调声律,汉字没有以辅音收尾的现象决定了汉语适合作诗。这些都充分反映在诗词创作上,具有了严格的体例和规范。他以中华诗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押韵和对仗为例,说明了诗词语言音韵回环、铿锵悦耳的感染力和体例严谨、对仗工稳的创造力 。
     中华诗词的无比魅力,充分反映在音韵、对仗、平仄等方面。在演讲中,郑欣淼与大家分享了国务院原副总理马凯所作的《美哉,中华诗词》一文,该文对以格律诗为代表的中华诗词的"美"作了极为深刻、全面、准确的论述,认为中华诗词是具有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的五美诗体,只要汉字不灭,格律诗这一大美诗体就不会亡。
     在演讲的第二部分,郑欣淼就我国丰富的诗歌遗产与其顽强的生命力做了阐述。他在回顾了中国诗歌艺术成就的三座高峰——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阶段、特点及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后说,中国诗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诸多的诗体,但新的诗体产生了,以往的诗体却并没有消失,而仍然留存了下来,丰富了诗歌的形式,为诗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这些丰厚的诗歌遗产,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息之处。正因为如此,中华诗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郑欣淼总结说,从“五四”以来,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旧体诗词,虽遭受厄运,但不同于任何一种古典文学样式的是,它仍然在坚守中有所发展,在承担现代使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爆炸的当代,它又伴随着短信、微信、微博、QQ等现代传播方式,有了更多的知音和用武之地。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也充分表明中华诗词所具有的穿越千年、凤凰涅槃的生命力。
     中华诗词在民族复兴、繁荣大任中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历史责任,中华诗词学会于1987年5月应运而生,它的诞生对由复兴走向繁荣的中华诗词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演讲最后,郑欣淼简要介绍了中华诗词学会及全国诗词组织简况、诗词创作情况、诗词普及教育情况、诗词理论研究和内外交流情况。他特别强调:“诗词普及教育不是让每个人都要创作写诗,但每个人都应该受到诗歌的熏陶,凡有华人处,都有中华诗词。”
     本期远集坊由线装书局总经理兼总编辑王利明主持,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在现场致辞。王智钧、范诗银、刘庆霖、杨再春、赵国英等专家参加本期活动,就《中华通韵》课题研制的具体情况和研究成果、当前诗人群体和作品平台的数据分析、如何让诗词事业服务民族复兴以及如何提高诗歌创作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发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