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作家使用屏幕和摄像头观察生活、理解现实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将其看成是纯粹的技术工具、接受信息的透明管道,而是要以反思的态度对待媒介本身,思考媒介自身的特质对信息的筛选、修正、过滤机制,对人类社会伦理关系的冲击与改写,对人类行为方式的控制与影响。 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数字媒介都已经无可挽回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对现实的感知方式。以至于每当社会上有了突发性事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挺身而出、及时干预,而是拿起手机,拍照留念。伴随着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无数的屏幕和摄像头,每个现代人都不可避免地处在看与被看的关系当中,一方面成为名副其实的“表演者”,另一方面又化身为无孔不入的“偷窥者”。于是我们看到,现代人无时无刻不试图用摄像头记录下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又努力经营着光鲜靓丽的外表以便接受别人窥探的目光。在这样一个时代,重要的已经不再是对美好生活的真切体验,而是对完美表象的不断消费;不再是对爱情与友谊的实际感受,而是对亲密表象的反复炫耀;不再是事件的真相究竟怎样,而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所谓“无图无真相”固然是网络上流传的戏谑之语,但它同时也最生动、最准确地概括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而当整个社会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方式、观看角度都发生改变的时候,当图像与视觉在人们感知世界的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的时候,文学作品对现实的书写和呈现方式也必然受到深刻的冲击。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有着悠久传统和深刻影响的现实主义文学,其体验生活、捕捉生活的细节、在典型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把握生活表象之下的历史潜流等创作方式,也会因为人们感知现实的方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曾几何时,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们并不仅仅依靠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以及宏大的主题打动人心,其作品对伦理道德、人情冷暖的微妙体察,对日用杂物、鸟兽草木的细致描摹,对世事沧桑、悲欢离合的兴叹感慨,都无不令读者深受触动、获益良多。在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曹雪芹、鲁迅、柳青、周立波等作家的作品面前,读者能够明显感到自己对社会、人生、历史、道德等方面的认识与这些现实主义大师相去甚远,并总能够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很多东西。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根本无需通读全书才能领略其艺术魅力,只要随便翻开读上数页,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物口语的熟稔、对生活细节的通达,以及对世事、人情的洞明,所谓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正蕴藏在其中,这也使得那些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都堪称自己所处时代的百科全书。 然而,在这个数字媒介的时代,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对日常生活的直接观察,选择以屏幕和摄像头作为理解、观察现实生活的手段时,我们的作家其实并不能独善其身,而是越来越深地卷入到时代的潮流之中。在今天,我们很难想象还有作家能够像当年的柳青那样,为从事创作十余年如一日地扎根乡村体验生活,很多作家理解生活、观察社会的方式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同样要借助于各式各样的屏幕和摄像头。应该承认,伴随着数字媒介的普遍应用,现代人获取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接受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便捷,顺手打开搜索引擎或微信朋友圈,无穷无尽的信息就会奔涌而来,让人目不暇接,这毋庸置疑是时代的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