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林莽诗歌创作研讨会”会议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8-06-11 诗探索(微信公众号) 张凯成 参加讨论

    2018年5月26日,“林莽诗歌创作研讨会”在河北廊坊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廊坊师范学院白洋淀文化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谢冕、刘向东、赵敏俐、吴思敬、苗雨时、唐晓渡、孙晓娅、李世萍、刘福春、邱景华、蓝野、张洪波、苏历铭、吴投文、李建周、张立群、王巨川、王士强、刘波、冯雷等全国各地知名学者、诗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林莽于“文革”期间赴白洋淀插队,同时开始诗歌创作,成为白洋淀诗群的重要成员。他在白洋淀期间的创作真实地表达了一代知识青年的精神状态,表现出了对逝去青春的呼唤与对荒诞年代的反思。进入新时期后,林莽从个人经验中凝结富有独创性的意象,将内心的激情转化为明净的火焰,创作出了深沉而又有内在张力的诗歌。此外,林莽多年来从事诗歌编辑工作,为培养诗坛新人倾注了大量心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为了对林莽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的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廊坊师范学院白洋淀文化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此次研讨会,期望总结他的创作经验,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建设。
    开幕式由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李世萍教授主持,廊坊师范学院副院长刘向东教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并简要回顾了廊坊师院与当代诗歌界,尤其是白洋淀诗群的深厚情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先生因在外地不能出席会议,特地发来贺电,祝愿此次研讨会圆满成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中肯地评价了林莽诗歌的艺术成就,并强调了林莽在《诗探索》的创办与发展、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制度等方面所付出的心血。谢冕教授将林莽定义为当代诗坛的播种者与耕耘者,在回忆他与林莽之间深厚情谊的同时,重点指明了林莽在诗歌创作中所具有的才气。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文广新局王迦梁局长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发表讲话。他对各位专家学者、诗人对白洋淀诗歌文化的重视表示感谢,也诚挚地欢迎各位专家能经常来白洋淀走一走,看一看。
    随后,与会者主要围绕“林莽在当代诗歌中的位置”“林莽诗歌创作历程”“林莽早期的诗歌创作”“林莽诗歌的艺术特质”“林莽诗歌与绘画之间的关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被遮蔽”的林莽、林莽诗歌的“秋天”气质、林莽诗中的“记忆”空间等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讨论一方面有效地阐释了林莽诗歌的个人化特性,另一方面则构成了对其写作的审视与反思,并在某种程度上为其今后的创作做出了方向上的指引。讨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 林莽诗歌综论
    林莽的诗歌创作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程,这使其本身构成了一部自足的“诗歌史”。与会学者们立足于林莽诗歌价值与艺术成就的展示,对其创作进行了综合性的观察与研究。这一方面展现出了林莽诗歌写作的整体面貌,另一方面则挖掘出了“被遮蔽”的林莽,呈现了他在当代诗歌中的重要占位。
    叶橹(扬州大学文学院)的《独行者的孤寂与守望——论林莽的诗》,通过体察林莽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孤寂与沉静气质,塑构了林莽作为“诗坛独行者”的形象。他同时分析了诗人“独行”的原因,其中既包括了诗人自身趋于宁静的内在追求,又包含了诗人同社会现实、时代变换的自觉“疏离”。叶橹同时指出,林莽的孤寂伴随着精神的守望,而孤寂与守望所形成的精神纠缠,构成了其诗歌的标识性情结。叶橹的《宁静的诗性情怀——作为跨世纪诗人的林莽》一文,则与前文构成了相互的呼应关系。该文主要分析了林莽近些年来的新作,尤其发现了其中所包含的宁静的沉思姿态,这既是林莽对前期写作风格的一种坚守,同时又增添了立足于新的时代语境中的细致思考。得益于此种写作,林莽成为了有着“宁静诗性情怀”的“跨世纪”诗人。沈奇(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的《上游的写作——我读林莽》,以“诗话”的笔调,勾勒出了林莽四十年(自1969年至2009年)的诗歌写作。他在该文中将林莽的写作命名为“上游的写作”,与之相应,林莽本人则成为了“上游的诗人”。邱景华(福建省文联海峡文艺发展研究中心)的《林莽:一个自觉的诗人艺术家》,通过“1984年”“1986年”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窥探了林莽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包括独特的“大艺术观”、“温情”诗意、多元传统的选择与师承、松散结构、强烈的包容性等。该文同时关注到了林莽后期诗歌的艺术成就,指出诗人在“松散”的“情感结构”中,加入了古典诗的境界,进而将浮泛的日常生活升华为了现代诗的特殊情境。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坚守,林莽最终成为了自觉的“诗人艺术家”。孙晓娅(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嵌入与疏离——林莽诗歌创作理念与路径研究》,主要从“嵌入”与“疏离”这两个富有张力而又始终交织的维度出发,探讨了林莽诗歌创作的理念与路径,在凸显林莽在当代汉语诗坛中独特位置的同时,打开了其诗歌研究的新面向。具体到“嵌入”而言,它主要强调的是林莽诗中所再现出的“对话性”特征,包括此在与自然、历史与现实、自我和灵魂等的对话。而在“嵌入”之外,林莽又自觉“疏离”于喧闹的诗歌主潮,以此来探索现代的自我意识。张立群(辽宁大学文学院)的《林莽论——兼及当代诗歌批评的“生长性”问题》,立足于文学史的视野,将林莽的诗歌创作放置在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之中进行考察,籍此与当代诗歌批评完成了某种对话。他通过体察林莽的诗歌,提出要以一种“历史化、整体化”的眼光,去看待当代诗人的创作,并由此谈及了当代诗歌批评的“生长性”问题。冯雷(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的《论林莽的诗歌创作及其当代诗学启示》,通过对林莽诗歌创作几个阶段的观察——包括起步期诗画相通的艺术构思、进入现代主义时期的隐晦表达以及“80年代以来”对语言细微之处的挖掘——呈现出了林莽之于当代诗歌的重要意义,即启示诗人们要及时校准自身对“先锋”的迷恋式追求。桫椤(河北省保定市文联)的《“报警人”藏身在丛林中——略论林莽的诗》,将林莽看作是当代诗歌的参与者与见证人,指出他以“诗歌保姆”的身份为诗歌事业四处奔走,同时从未丧失“报警人”的警觉。这种警觉一方面体现在林莽白洋淀时期的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对于现实和历史的警示,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了他后期日常经验的写作中对于庸常的抵制,诗人籍此切入到了世界的本质之内。牛庆国(甘肃日报文艺部)的《关于林莽诗歌的几个关键词》,通过“见证”“秋天”“雾”“忧伤”“寂静”“火焰”等关键词,勾勒出了林莽诗歌创作的基本线索,同时呈现出了其诗中所具备的艺术价值和文学、社会意义。
    此外,王之峰(廊坊师范学院雨时诗歌工作室)的《若为自由故——读林莽的诗》,主要回顾了林莽诗歌创作的历程,并谈及了对其诗作的阅读印象。海城的《穿透岁月的光芒》,经由林莽的几首具有创作转换标识功能的诗(包括《深秋》《二十六个音节的回响》《深秋时节》《剥开橙子》《夏末十四行》等)的解读,窥探了诗人四十余年的诗歌创作经历。张磊磊的《生命的记忆——林莽的诗论和诗》,同时论及了林莽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
    二 林莽早期的诗歌创作
    在林莽四十余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其早期(尤其是白洋淀时期)的诗歌创作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诗学现象,具备着独特的史学价值与诗学意义。对这一阶段诗歌创作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呈现林莽之于“白洋淀诗群”的特殊意义,而且也有力地表现出了其诗歌对于新时期以来诗歌创作的重要贡献。
    苗雨时(廊坊师范学院雨时诗歌工作室)的《中国当代现代主义诗歌是怎样萌芽的——评<林莽诗画 1969—1975白洋淀时期作品集>》,以《林莽诗画 1969—1975白洋淀时期作品集》为个案,分析了林莽白洋淀时期诗歌创作所表现出的对现代艺术的尝试和探索,以此观看到了现代主义诗歌在当代中国的萌芽景观。(韩)白贞淑的《白洋淀与林莽的早期诗歌创作》,通过对林莽在白洋淀时期诗歌创作特点的解读,呈现出了其早期写作的重要作用——即反映了知青们特殊的精神体验,表现了一代人“精神流浪”与“自我成长”的历程。李建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以林莽早期诗作中表现出的“记忆”空间为中心,谈到了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他同时强调,较之一般性的“记忆”表象来说,更为关注林莽诗中被删减了的“创伤性”记忆元素。王士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冰层冻裂的轰鸣”与“寂静中的火焰”——论白洋淀时期林莽的诗歌创作》,致力于对林莽白洋淀时期诗歌创作的观照,他强调此种创作潜藏着林莽的诸种密码,不仅包含了诗人此后创作中的母题、原型与定势,而且也蕴含了诗人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过程。刘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个体经验与记忆的现代转换——林莽诗歌论》,也以林莽白洋淀时期的创作为聚焦点,呈现了该阶段诗歌中所隐藏的现代主义实践,以及对自我经验的书写和别样人生景观的塑构。而由“白洋淀时期”这一“点”出发,林莽的创作发生了自我的散射与转换,如对记忆的触及与再现等,这种转换使其写作容纳了现实、历史与诗的可能。吴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地理环境·历史符号·记忆场域——论林莽对“白洋淀”的三重书写》,探讨了林莽诗中的“白洋淀”所包含的彼此交错、互为补充的三重空间:地理的、历史的和个人记忆的。她指出,作为地理的“白洋淀”交织着白洋淀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和北京文化;历史意义上的“白洋淀”则指向了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使其本身构成了一个历史符号;“白洋淀”还浸入着个体的生命情感,成为具有个人意味的记忆场域。王宁和贺莹(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的《“朦胧诗”中的独特存在——林莽早期诗歌中的“白洋淀”元素》,阐释了作为“白洋淀诗歌群落”和“今天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林莽,在其诗歌创作中所显示出的与“朦胧诗”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不仅标示了林莽诗歌的时代特征,而且还凸显出了诗人在“朦胧诗”潮流中的特殊意义。张凯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林莽与1980年代诗歌中的“记忆”空间》,将关注点投射到了林莽在1980年代的诗歌写作上,通过建立林莽此时期诗歌中的“记忆”与1980年代诗歌写作中“记忆”之间的对位联系,在窥探林莽此时期诗歌写作基本面貌的同时,思考了他在1980年代诗歌中的位置问题。
    三 林莽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质
    林莽在当代诗歌中有其独特的存在,这集中反映在其诗歌所表现出的个人化艺术特质之上。与会者围绕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尤其对其中包含的“风景”化、古典与现代的交融、诗画合一等写作特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王巨川(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秋与水乡——简论林莽诗歌中的“风景”》,从“秋天”与“水乡”的意象入手,在探寻林莽的精神审美与现实存在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其诗中所包蕴的个体化经验和生命化风景。郭友钊(廊坊师范学院雨时诗歌工作室)的《从“违时的嫩苗”到“走失的樱花树”——林莽保守主义诗歌创作演进特征》,将关注点放置在了林莽以道德、理性为主导的保守主义诗歌创作特征之上,指出其经历了由初期的“违时的嫩苗”向“走失的樱花树”的转变过程。此外,他运用统计学的手段来研究诗歌的方法值得注意。路也(济南大学文学院)的《林莽与埃利蒂斯》,通过林莽诗歌与埃利蒂斯诗歌之间的比照,在呈现出埃利蒂斯对于林莽之影响的同时,发掘出了林莽诗歌表现出的光明与澄澈、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对平衡和秩序的追求等艺术特质。谈雅丽(《诗探索》)的《古典意境和现代审美的诗性融合——读林莽老师诗歌》,通过解读林莽早期诗歌呈现的古典意境、白洋淀时期的精神还乡与现代审美的形成、进入新世纪后的“轻盈与深厚”“平和与冲突”“细小与宏大”的融合,呈现出了林莽诗歌表现出的古典意蕴和现代审美相互圆融的艺术特质。邓招华(河北大学文学院)的《精神流放与自我成熟——论林莽的诗歌品质》,赋予林莽白洋淀时期的诗歌创作以精神流放的特质,而这一精神流放及由此带来的自我反思与现实批判,使得诗人在诗思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逐步成熟起来。陈玉红的《执着“独行”的心灵的歌者——林莽诗歌的美学特质略论》,主要探究了诗界所忽视的林莽诗歌的美学特质及其成因,指出其诗歌始终秉持着温婉舒徐的个性气质与美学风格。景立鹏(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发现林莽——认识林莽的几种路径》,致力于林莽诗歌认识路径的探究,该路径包括了传统美学视域下的物感与物写、由“秋天”书写所组构的“季节认知论”以及“记忆”的三重视野等,这些路径同样构成了林莽诗歌艺术特质的体认。在他看来,对林莽诗歌的重新认识既有效地打开了学界有关其诗歌研究的面向,又有助于对诗歌史的某种矫正与补充。王永和姜一凡(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的《“我对你陈述我的一切,有如内心的独自交谈”——林莽诗歌印象》,通过透视林莽的诗歌创作和其文学批评倾向,呈现出了林莽诗歌的风格特征,包括潜心以求、真诚而内敛、沉思而自省等。王颖(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在宁静中抚平记忆的伤痕——林莽诗歌艺术特征浅论》,主要挖掘与再现了林莽诗歌写作独特的艺术特质,如诗中有画、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语言纯净等。薛梅(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永恒飞翔的神秘鸟——林莽诗歌飞鸟意象探微》,通过探究林莽诗中的“飞鸟”意象,观察到了其诗歌所反映的一代人的精神姿态,以及其中所孕育着的生命与梦想。顾国强(廊坊市作家协会)的《浅析林莽先生诗歌》,认为林莽诗歌有着基于生命本真与心灵之光的表达,具备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林莽还善于从普通事物中营构新的意象。
    此外,孟醒石(燕赵晚报)的《从林莽诗歌管窥现代文学与绘画的共生关系》,在林莽白洋淀时期的绘画与其诗歌创作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指出二者互相影响,彼此生发。而这种独特的观看方式不仅有助于找到打开林莽诗歌艺术之门的“钥匙”,而且在解读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美术之间的关系时,亦具备了更大的优势。沙磊的《林莽:诗画林海 艺术莽原》,以印象式的笔调,诉说了林莽在诗歌、绘画创作中表现出的诗画合一的艺术特质。雨兰的《寂静中的火焰——诗人林莽的国画品读》,尽管立足点在于分析林莽的国画,但其中包含着对于林莽“诗画一律”艺术特质的呈现。李南的《“一颗不允许失败的心”》,主要谈到了林莽诗歌的几个特点,包括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不断深入的自我追寻、兼具诗人与画家的审美气韵、宁静自然与透明健康的艺术质地等。霍飞的《倾听内心宁静的篝火——林莽的诗》,指出了林莽早期诗歌创作中将视角转向内心的特点,诗人总是以内化的灵魂与个人化体验来回归本真的自我。与此同时,林莽的诗歌还包含了绘画性的特征。
    四 林莽诗歌细读
    从研究的角度而言,林莽的诗学价值固然体现在学界对其进行的综合性挖掘与呈现上,但研究者通过对林莽的一部诗集、一首诗歌的细读,亦能够有效地深入到其诗歌的探究中去,并从中把捉其诗歌创作的特质。
    吴投文(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生命的庄严如默默燃烧的图景——林莽<秋天比血更浓>导读及相关问题》,站在百年新诗经典导读的角度,对林莽的《秋天比血更浓》一诗进行了读解。他指出林莽作为低调的写作者,在该诗中传达了其纯粹的艺术品质,由此塑构出了庄严的自然景象,并恰切地处理了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关系问题。同时,该诗所选用的语言、技巧介于传统与先锋之间,以此确立了个人化的写作风格。吴玉垒的《是谁的声音有如黄铜嘹亮的号角——读<林莽诗选>》,通过解读林莽的诗集《林莽诗选》,窥探了其诗歌中所包蕴的历史、现实与心灵的“深度融合”以及对于历史的反思,同时还有着对其诗作核心意象(如“窗子”“眼睛”等)的分析。路也(济南大学文学院)的《生命再次感到了高远的秋天——读林莽<我的怀念>》,主要解读了林莽的组诗《我的怀念》,她将其看作是一首完整的长诗,以此呈现了林莽对于母亲的怀念。辛泊平(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河北省青年诗人学会)的《一首可以穿透时光擦亮生命的诗——读林莽的<瞬间>》,从林莽的《瞬间》中读出了其诗歌写作的“先锋”特性,突出地表现为对灵魂最大程度地深入与打开,对语言多种可能性的无限逼近,而诗人籍此找寻到了生命经验与语言最为恰切的接口。赵青的《重读<列车纪行>》,通过对林莽《列车纪行》的重读,回望了该诗包含的历史空间。她同时看到了该诗在特殊时期的独创性,这一方面体现在诗作再现的特殊的结构脉络中,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了对西方新思潮的吸收与借鉴。静庐听雨的《穿透岁月的光芒》,观察到了林莽诗文集《穿透岁月的光芒》中所包含的独特的生活与精神历程、诗人的灵魂与生活方式以及诗人对于世界本身的理解。
    五 有关林莽的回忆
    除上述层面外,与会学者们还有着对林莽的集中回忆,这不仅丰富了既有的研究空间,增添了研究的趣味性,而且还通过展现林莽的生活、工作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型构出了“诗人”之外的“另一个林莽”,这尤其体现在学者们对林莽作为诗歌“义工”的回忆中。林莽凭借着自身孜孜不倦的工作,为当代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谢冕(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首先将林莽定义为当代诗坛的播种者与耕耘者,指出作为诗歌“义工”的他在培育诗坛新人方面的辛劳付出。其次,他在回忆自身与林莽之深厚情谊的基础上,指明了林莽本人所具备的优秀品格。同时,谢冕还通过对比自己在“1956年”与林莽在“1974年”对“春天”的书写,阐释了林莽在诗歌创作中所具备的才气,并以此强调了诗人与时代之间的紧密关系。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与林莽相知四十年》,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林莽相交、相知四十年的历程,其中既有着对林莽诗歌写作的整体认知,又有着对其优秀品质的直观书写,同时还提及了林莽编辑《诗探索》的“义工”身份,籍此表达了自身对林莽的敬意。唐晓渡(作家出版社)一方面通过回忆自身与林莽之间的相识过程,尤其在与林莽共同工作时所感受到的平静与透彻,凸显出了林莽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则表达出了自身对林莽诗歌写作与时代关系、林莽白洋淀时期诗歌写作等层面的基本认知,指出了其诗歌的独特性。刘福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林莽文学年表》,尽管着力点在于林莽文学年表的编写,但其背后则包含着对林莽之于当代诗歌重要贡献的呈现,这一方面表现在其诗歌创作的整体成就上,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了他对当代诗歌发展所做的一系列推动工作。同时,这种文学年表的编写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参考资料。李琦(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重点强调了林莽在诗歌创作与推动当代诗歌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成就。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生命的记忆》,通过对林莽的诗作《记忆》及其“秋天”主题的解读,呈现出了其“综合”而又独特的写作风格,同时还有着对其“写作之外”所做工作的回忆。柴福善(北京市平谷区文化委员会)的《林莽的诗意人生》,在回忆林莽诗意的人生历程的过程中,谈及了他诗歌创作的成就,以及他在新时期以来诗歌发展中的重要贡献。蓝野(诗刊社)的《林莽先生》,主要根据自身与林莽的共同工作经历,塑构出了林莽的诗人风致,尤其强调了他在发现青年诗人、组织白洋淀回访、发掘食指等层面的关键作用。张洪波(时代文艺出版社)的《谈谈林莽》,谈及了林莽在推动当代诗歌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做的一系列重要工作,树立了他作为当代诗歌的“在场者”与诗坛背后默默耕作的“老黄牛”形象。
    此外,苏历铭(《诗探索》)的《林莽:白洋淀诗歌的守望者》,通过回顾自身与林莽的经历,将林莽视为了“白洋淀诗歌的守望者”。林莉的《寂静的火焰》,以自身与林莽的三次相遇为契机,表达了自身对林莽本人及其诗歌创作的独特印象。邰筐(《方圆》杂志)主要谈到了林莽诗歌的“传递者”形象,同时谈及了林莽的画作。王夫刚的《我们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与宋晓杰的《那一片森森的莽林——诉与尊敬的林莽先生》,均以片断式的回忆或表达,诉说了自身对于林莽的深深敬意。
    此次研讨会持续一天,共分三场进行,每场主持人对该场学者们的发言均做出了即时而又精彩的评点。会议最后,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苗雨时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再次强调了林莽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并在总结与会者所探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学界对林莽的研究还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今后仍需继续研读。最后,诗人林莽对各位学者们的出席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表示今后将继续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尽一份心力。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