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自由宪章》读后感15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5-1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自由宪章》读后感1500字:
    内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回归到一种团体中去,寻求那种若有若无的从属感与认同中带来的安全感。它一面要求着自由,一面却不堪自由之累急切的去寻找一个新的脐带。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只是自由真的是一种不要轻易被尝试的果实,当一个个体的精神世界还不足以承载自由时,最好不要让他们知晓自由。那终会因为由于对自由的曲解而将自由变成一种折磨。
    关于自由:
    前段时间读过一点《自由宪章》,深深的感觉理解能力的不够,只能粗浅的道出其中的一点关于自由的感悟。
    对于自由的传统解释是:“不受他人武断意志的支配”。即人们能按照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动,而不受他人强制的干扰。这虽是一种模糊而笼统的解释,但在却明确的告诉我们自由是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难以捉摸难以用一种标准去衡量的状态,在这中间有个人的自由(人身自由、思想自由)、公众的自由(政治自由、民族归属自由)。你很难说一个拥有投票权利的个体是自由的,也许大众投票所决定的出的结果是违背另一个个体意愿的。更有可能这个公选出的结果是有违个人自由,并对个人自由起到一种制约的效果。
    关于自由的一些误导,或许这是存在于大多数生活中的一个过程,其中之一就是对于选择自由的利用。少年时总以为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句想说就说的誓言是自由。青年时认为理财,多投资于学习能实现自由。但这或多或少的都是在使用这一概念的片面解释,不受他人约束,这势必需要你自己做出一个选择,并且是自我认可可以承担所具备风险的,自身是否具备独自发现景点临时规划的能力。如果是没有的话可能个人的选择自由其实就在被宣传手段所绑架。片面的理解的话,自由是需要具备一定判断能力的。或者说判断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所享有自由程度的高低。这种能力的形成大多数在于环境中有意识的训练与感染及相应的基础能力,哈哈哈,当然这个很复杂。只是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关于逃避的出现:
    吵吵闹闹的一直嚷嚷着要自由,可是到最后什么选择抛弃自己所强烈要求的自由,而选择自己所不认同的。这里有一句映象深刻的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其实“苟且”这个词是说不上的,相信应该很大一部分情况是自我慢慢接受这样一种状态,还能笑呵呵!既然不觉得痛苦我想应该是自我判断之后的一种选择。相对于这种应该是自由的,而非所说的“苟且”。
    逃避大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压力,让只能举起50斤的人去举100斤自然是有压力的。回想小时候,或者现在有些情况下在未曾涉及的领域或者根本判断不清的情况下,时长会在外力的引导下或者会寻求外力的帮助(当需求外力的时候就意味着自我是放开了www.i1766.com一部分决定权上的自由)。在这里其实不会完全存在对于自由的逃避,在接受完外界的知识输入时,我们还是会需要做一个判断进行抉择,外界知识只是对于未知部分的丰富。逃避往往出现在接收到更多思想与信息后,自我本身不具备判断于处理条件之后认知的混乱(这个系统的逻辑处理能力太渣了.....,宕机了)。这种时候产生的痛苦应该是很明显的了,内心一般是急切的渴望有一个外力拉自己一把的。
    究竟算不算拥有自由:
    算!且是属于自己的自由。孩子拥有的自由在与我喜欢这个东西我想要这个东西,是不太可能去讨论学校环境选择的自由的。毕竟还不具备更多的条件分析,然后进行判断,这种事情大多数孩子肯定是交给父母做了。(所以,这本书吧!其实应该是说的大佬们的自由......)自由一定是限制在自己所能处理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在于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可能说的不自由是要处理太多事情太累了而已,手动滑稽。
    精神独立且自由的人是具有吸引力,容易让人想要靠近,也许还会产生精神上的依赖。真是心向往之。作者:error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