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从民众需求出发——青年学者探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http://www.newdu.com 2018-04-26 中国文化报 连晓芳 参加讨论


    近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先后在京举办两场青年学者沙龙,就文化遗产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展开讨论。
    活态遗产如何发挥社会价值
    如何让活态遗产在当代社会中持续发挥社会价值,一直是文化遗产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幸长期扎根基层开展历史街区保护和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近年来在胡同风貌保护、公众参与社区营造建设中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
    2008年,北京史家胡同的规划保护开始实施社区试点制度,即责任规划师与居民一起探讨社区改造方案。同时,成立了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机制和技术方法。赵幸认为,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共同城市”的理念,让居民和社会力量认识到城市是需要大家共同建设的。“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可以看到居民们共商社区大事,自发整理身边的胡同口述史。我们通过打造‘文化的展示厅、居民的会客厅、社区的议事厅’,让居民认识到家园的价值,更让规划设计师看到公众自发参与社区事务的可能性。”赵幸说。
    遗址类博物馆如何在尽可能保留原貌的情况下进行展示,一直以来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方面。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秦素银分享了近年来鲁迅博物馆在建设、展览设计与展示等方面的工作经验。“遗址类博物馆的展示要注重遗址的意义和历史原状陈列物品当时的使用环境与背后的内涵,这既需要基于遗址本身有扎实的研究,还需要研究观众的参观需求和心理。”秦素银说。
    让更多人了解公众考古
    近年来,让公众了解考古学从而支持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考古学界和行业的共识与行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范佳翎认为,考古学、博物馆学、遗产研究作为广义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应该富有包容性而非排他性,认识世界的视角应该是多元的而非独一、权威的,有自下而上表达和阐释的可能和路径,这些是公共考古学的真正价值和学术意义。
    作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位以“公众考古”为方向入学并毕业的研究生,奚牧凉认为,公众作为一种相对多元的视角,也能给考古学术研究带来启发。“举例来说,如今中国公众考古的热门领域——公众考古传播,其实既需要考古文博行业对公众的‘教育’,也需要考古文博行业与公众的‘分享’。”奚牧凉说。
    新媒体逐渐成为重要传播方式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从微信公众号“源流运动”已经举办两届的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到近期正在开展的源流·良渚文化遗产创意设计专项赛可以看出,新媒体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源流运动”创始团队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王思渝看来,该公众号希望从宏观层面建立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的联系,把考古所带来的直观体验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去。“我们所做的不仅是简单地传达古代文化,更多是将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对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并在此理念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活动。”王思渝说。
    2015年8月25日,微信公众号“挖啥呢”创立。创办人奚牧凉认为,作为公众考古新媒体,“挖啥呢”始终以“建设一个更好的公众考古的明天”为己任。在今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挖啥呢”推出“挖啥呢·理论”栏目,聚焦与“文化遗产社会化”课题有关的各类理论成果,通过随笔、论文、专访、对谈、译介等形式,推进这一领域的理论建设,加深考古文博学界与公众对这一领域的理论认识。
    正视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下面临的问题,青年学者们正在为遗产传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努力。正如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所说,文化遗产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不断更新对文化遗产的解读方式,在迎合大众需求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学术认知与态度,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普及与传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