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公民服从的政治哲学思考——评唐慧玲的《公民服从的逻辑》

http://www.newdu.com 2018-04-18 中国社会科学网 焦文峰 参加讨论

    统治与服从的关系是政治问题的核心。什么样的服从才能消解公民内心的种种顾虑,使他们既不失身份,又乐于接受?什么样的服从才不会在服从者与被服从者之间形成权力等级的心理落差从而遭致排斥或抵制?在今天政治民主化和文明化的进程中,理想的公民服从应坚持何种价值追求呢?唐慧玲的新作《公民服从的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版,以下简称《公民》)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而完成的一部政治哲学佳作。
    一、公民服从的复杂性和现实性
    事实上,公民服从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哲学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任何尝试性解决,首先要求我们解决国家、政府和法的起源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同时它还以一种错综复杂的方式涉及我们对自由、权利、责任、义务等形而上学复杂问题的思考。政治义务论对公民服从的义务进行了多方论证,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法使公民完全认可确有这样的强义务。也就是说,政治义务论无论如何都无法给出一个充分理由,使所有人都相信,所有公民对政府、对政府所制定的法律具有服从的义务。或者说,仅仅从政治义务论的角度去论证公民服从是不充分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民服从的理据是不同的,对不同的服从内容,公民服从的出发点也是不同的,对这一问题的更有意义的探讨应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全景式透视,把公民服从的相关因素尽可能多地揭示出来,进而分析在当代实现公民服从的重要条件。换句话说,与其在无休止的理论争论中不知所措,不如从现实出发,具体关注影响当代公民服从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对当前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在实践上,公民服从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虽然人们对公民为何要服从的理由解释多种多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国的良性政治运转都离不开公民的服从,当公民的不服从行为超过一定限度时便会产生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危机。因而,公民服从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基本问题,更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试想,如果每个公民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履行义务,完全按照自我标准来选择是否服从,那么政治系统的运行必将危机四伏;如果每个公民都不加思考地盲目服从国家和政府,在国家行不义时,也完全没有自己的道德判断,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道德思考而一味顺从,那么利维坦的恶行将畅行无阻,最终必将带来覆灭性的灾害。也就是说,基于私利的选择性服从和不加思考的绝对服从,其最终结果都将是毁灭性的。那么,如何既能使公民自觉服从国家的正义安排、同时当国家偏离正义轨道时能即时通过不服从加以纠正,便成为每一个社会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就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需要而言,加强对公民服从理论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多发期,伴随着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的双重进程,中国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发性、群体性的社会不和谐事件,各种形式的不服从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服从事件暴发的频度和影响力不断增长,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海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日渐兴起。如何更好地实现公民服从,准确把握不服从的合法限度,有效应对现实社会中各种形式的不服从,缓解社会冲突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和谐正义的社会,对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关于公民服从研究的论文仅寥寥数篇,而相关的专题性学术著作则告阙如。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公民》一书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该书的总体研究思路是,由社会现象分析入手,经由理论反思进行公民服从的规范理论建构。首先,根据政治权威的不同构建基础对社会成员的服从进行类型划分,并对每一种类型中社会成员的服从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现代性的社会背景下,考察政治权威构建基础的变化。与此同时,从宏观分析走向微观考察,以各种意识形态的主义话语和政治修辞手法的运用为研究重点,揭示统治者和政治精英驯服公民的各种话语谋略。第三,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反思。以同意理论、公平理论和自然责任理论为分析重点,阐明公民服从的义务论论证,揭示各派观点之间的理论纷争和解释难题,对公民服从进行政治哲学的追问。第四,由政治义务论的抽象分析转向公民服从的社会心理分析。通过义务与义务感的比较分析,揭示公民义务感对公民服从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公民义务感生成和唤起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公民身份的确立和公民意识的形成、相互承认关系的建立、公平合理社会合作体系的构建以及公民美德的培养和塑造等。第五,理论联系实际阐明公民服从的限度。通过对公民不服从的提出、条件以及正当性的分析,表明服从并非公民的唯一选择,联系社会现实指出公民不服从的审慎性,阐明公民服从与公民不服从的关系及其理性选择。最后,在综观全文的基础上,对理想的公民服从进行刻画。可以说,《公民》是对公民服从问题的全面阐释和深刻反思,内容安排不仅全面周详,而且比较合理和允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