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大地的脱贫之路——读叶多多的《一个都不能掉队》
多年来,当人们欣赏并陶醉于七彩云南的美丽风光之时,可曾想到就在这同一片土地上,其实94%的山区因为历史上遗留的交通阻隔、社会发展缓慢等原因,人们的生存状态仍然格外的艰辛,全省129个县中有88个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云岭大地4700万各族儿女摆脱贫困的愿望十分强烈,近年来举全省之力投入脱贫攻坚战。回族女作家叶多多自2016年初,就开始倾情关注这一场云南各族人民以百折不挠的信念与努力改写贫困的历史进程。 出生并一直生活在云南的叶多多,多年来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感受和书写这片土地的力量、疼痛与期盼。早在十多年前,她就采访了饱经坎坷的滇池守护者张正祥,满怀激情地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详细报告了张正祥坚韧不拔,同很多只顾团体或个人利益不惜毁坏滇池周边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的人和行为作殊死斗争的事迹。这部作品被列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2012年中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排行榜”。 前年春天,叶多多神情庄重地跟我谈到将要撰写和拍摄关于云南脱贫攻坚战的纪录片,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我为她的想法所吸引,不止一次地与她交流过,发现她常常夜以继日,工作到很晚,为一步步进展而费尽心血。据我所知,她的选题很快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这更加激发了她的深入开掘。近两年时间里,身体瘦弱的叶多多行程两万多公里,奔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追随着一个个奋发实干者的脚步,采访了100多个自然村的300多个典型人物,他们之中既有矢志不移的优秀党员干部,也有勤恳劳动的普通村民,他们为摆脱贫困创造美好生活所经历的故事,促成了叶多多进一步的奋力书写。 在叶多多绘声绘色的书写中,我们看到,在2017年,云南的脱贫攻坚硬仗同全国一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和高度。古老山寨,蛮荒边地,边境线上建起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新居,整族帮扶,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一项项强有力的举措,让旧貌换新颜,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振奋。 独龙江似乎一直就是偏远封闭的代名词,在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打通以前,全乡每年都有半年时间因为大雪封山而与外界隔绝,相对于中国发达地区迅猛的现代化建设,这片高山峡谷的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初,生活在此的6900多位独龙族同胞实现了从原始状态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跨越,如今在新一轮的脱贫攻坚战中,又直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亲切会见了独龙族群众代表,鼓励他们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向小康。独龙族迎来了伟大的第二次跨越,贡山县乃至整个怒江州的发展近两年产生巨变,率先成为云南脱贫攻坚的榜样。 洱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美丽洱海的源头,也是滇西边境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省级革命老区,经过几年的奋战,成为云南首批12个脱贫摘帽县之一。 居住在澜沧县及周边广袤大山里的拉祜族属于直过民族,从刀耕火种一步跨进社会主义,历史给这个民族留下了太多的沉重和悲怆,多年来发展缓慢,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下,拉祜族贫困人口占澜沧县贫困人口的90%以上。经过这一轮扶贫攻坚,澜沧高山峡谷的拉祜族找到了自信,他们以缤纷的民族文化架起了跨越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古老山寨焕发青春,在保护传统文化中发展,在脱贫攻坚的号角声中改变。在北京近年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拉祜族农家歌手李娜倮引起人们的关注,她以一曲自编自创、自弹自唱的《快乐拉祜》走上央视的大舞台,之后带领乡亲们组建演艺公司,走上“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的脱贫之路,体现了年轻一代的创业创新,因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还有一位大学生村官叫段必清,也于2017年9月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段必清2009年考上户瓦村村官,瑞丽市户瓦村是中缅边境一个以景颇族为主的贫困山寨,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他本可以回城市找一份工作,但群众的贫困牵动着他的心,他在山村办起了养鸡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走上脱贫之路。如今“村官鸡”养殖成了一份响当当的产业,合作社土鸡销售年收入超过800余万元,户均增收9000余元。缅甸的边民纷纷来参观取经,段必清毫无保留把技术传授给了他们,以温暖促进了边境的安定和谐。 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是傈僳族古老的传统舞阿尺木刮的发源地,地处澜沧江东岸,村子建在海拔2500米以上,土地贫瘠,苦荞、玉米、青稞亩产仅几十斤,村民大部分靠惠农资金勉强维持生活。2013年,和政国任村党总支书记之后,与村两委的成员理清了同乐的发展思路,开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阿尺木刮,开发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利用高寒山区适合种植中药材的特点,大量种植当归、秦艽、续断、桔梗、云木香、附子等中药材,还有核桃、板栗和桃子,走上了一条产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致富的路子,因地制宜探索“总支+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股份合作经济发展模式。2016年,同乐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步入多元化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云岭大地森林覆盖率达55.7%,林地面积达3.75亿亩,居全国第二位。多样性的气候与地貌特征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云南各族人民在保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生态文化、生态旅游脱贫之路。云南的1619个乡村入选国家扶持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盈江犀鸟谷、诗密娃底、红河哈尼梯田、维西塔城国家滇金丝猴保护区、昭通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等以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和雄奇壮阔的自然景观加入到“美丽乡村”、“民族特色村”的行列。 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森林覆盖率达99%,全村218户,1200多人,大多是藏族同胞。因为森林茂密而一直让木材商人垂涎,多年前有人动用各种关系企图把公路修进森林里,好把大树伐走,他们的行为遭到巴珠村支书和勋及村民的坚决抵制,和勋顶住压力据理相争,终于保住了这一方山水。巴珠村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开展中药材、木瓜和食用玫瑰花等的种植,还搞野生蜂蜜养殖,给村民脱贫增收带来了保障,村民存款目前位居全镇第一,人均经济纯收入从2005年到现在增加了10倍,巴珠村成为维西县最富裕的村落之一。 景颇族聚居的小村子陇川县勐约乡广瓦村温泉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少、边、穷”小山村,在新一轮的脱贫攻坚中,陇川县因地制宜,做优做强特色种植业,把蚕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种满了桑树,绿意盎然地成为当地农户的“摇钱树”。一栋栋富有景颇特色的崭新房屋错落有致地依偎在苍翠的青山绿水间。 事实胜过万语千言,叶多多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都不能掉队》以真实感人的故事,书写了云岭大地上脱贫攻坚、追求幸福的壮丽史诗,书写了不同民族在新时代不停创造、团结进步的美好乐章,这正是一曲传扬大爱、携手共进的英雄赞歌,也是云南人民献给世界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摆脱贫困,不仅是中国的事情,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党和政府所做的一切努力体现了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初衷。 叶多多在此书的后记中写道:“中国的脱贫之路,是人类携手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的起点和标志。表达人性中的信念之美、心灵之美、大爱之美、奉献之美、牺牲之美,是我永远也不会抛弃的文本。”这样的审视和写作,让她的生命意识及精神追求从云岭大地出发,延伸到无限辽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