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影响力》读后感20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3-2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什么人们会袖手旁观——《影响力》读后感2000字
    2018年3月23日,北青网报道了浙江杭州富阳的一起刑事案件。3月2日,一名抢劫犯罪嫌疑人,在深夜抢劫遇到路人时化身演员。“好了,不要在外面吵了,回家再吵吧,这么晚了影响别人休息了。”凌晨时分,一男一女站在杭州富阳某小区单元楼下。有路人走过,听到男人正在柔声劝慰。看起来像是小情侣闹别扭,路人没多在意,径直上楼了。路人前脚刚走,后脚男子就变了脸,凶巴巴地把女子拖到了一处昏暗的角落里:“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原来这是在打劫!受害者在被抢劫后报警,“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天后,犯罪嫌疑人袁某就落网了。
    无独有偶,2013年8月15日,《新京报》也报道了一位北京女子的历险记。她在地铁中遭遇“不良搭讪”,被一陌生男子称为“偷我自行车的人”,企图拖下地铁,报警后,男子却说“认错人了”。8月13日晚7时许,下班的沈女士搭乘地铁6号线回家。她说,在金台路站西南口进站电梯底部,她被一名陌生男子拦住。“我可逮着你了,不要脸的,我找了你一天,你偷了我的车还跑,走,跟我走!”沈女士说,这名男子大声喊着,拽起沈女士的胳膊就往地铁外走。“你认错人了,我不认识你。”沈女士反抗,男子就掐住沈女士脖子,大喊“昨天咱俩还在一块,我在你家坐了十分钟,车就丢了。”当时有五六名乘客经过,都没有停下脚步。“我以为是两人认识,有纠纷吵架呢。”一名目击者说。沈女士突然意识到男子是“故意向别人制造两人认识的假象”,“他要是把我拽出地铁,没准就是要绑架抢劫。”沈女士说,想到这她很害怕,拼命地往地铁安检处跑。男子追着她,“拽着我的脖子,衣服都扯破了,肩膀都露在外面。”沈女士跑到安检机旁,一把抱住一名安检人员,“我死死抱着他,求他报警。”目击者杜先生称,看到一名男子连掐带摁地扯着一名女子的脖子,女孩使劲挣脱,裙子领都扯坏了,嘴里喊着“救命,我不认识他,他是骗子之类的话”。“我还以为是男女朋友吵架呢。”杜先生说,他和其他乘客都没有上前干涉。杜先生称,其他地铁人员赶来将两人分开。“女的躲进售票窗口,说等警察来了再说。”杜先生说,这名男子站在人群中间,嘴里依然重复着女孩偷了自己的自行车,他认识这个女子。几分钟后,民警到达现场,将两人带回派出所讯问。沈女士说,到了派出所后,原本一口咬定自己偷车的男子突然转变了态度,“警察告诉我,他承认自己认错了人”。据知情人士透露,男子承认自己认错人,说该女子与偷自己车的女子从后面看起来一模一样。昨日,警方人员证实,经调解男子向女子道歉,由于女子胳膊等处受伤,男子赔偿女子400元。
    
    类似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不时出现。比如在孩子自我管理的畅销书《管好自己就能飞》中,作者吴牧天记述了自己在15岁时被歹徒绑架求救无门时,急中生智,冲进旁边的饭店把服务员手中的菜盘子打倒在地并且把碗碟打碎,结果被饭店的工作人员抓住要求赔偿,送到经理室而安全脱险的故事。
    这三起发生在中国的真实案例,和美国《纽约时报》1964年报道的一起案例有点类似。这起案例引起了美国舆论界的高度关注,并引发了心理学家的关注和研究。这是发生在皇后区的一起案件,一名叫做凯瑟琳.吉诺维斯的女士被歹徒袭击,攻击了三次,虽然她大喊救命,也有38名邻居从公寓的窗户里眼睁睁地看着,却袖手旁观,没有人采取行动,导致歹徒将其(www.i1766.com)杀害。为什么38名旁观者无一出手援助受害者?据心理学家拉坦纳和达利的研究,这是社会认同原理起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现场有大量其他旁观者在场,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因为:一是周围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二是在原因不明的案件中,比如隔壁的吵闹到底是夫妻吵架还是暴力凶杀案件,在不确定的状态下,人会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动来判断。所以由此就会出现心理学家提出的“多元无知”状态:每个人会得出结论,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其实,所谓社会认同原理,就是在判断何为正确时,人们一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很多人的心里都认为:“别人都在做的事情肯定错不了”。国外有的专家认为“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只有5%的人能首先发起行动,所以,要想把人说服,我们提供任何证据的效果都比不上别人的行为”。社会认同原理也揭示了为啥流行音乐能够流行起来,时髦服装是如何成为大众买衣服的首选,也能够揭示中国人所谓的造势是怎么回事,也说明了从众心理是如何形成的,“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背后的原理,也更加证明了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英雄气概,因为抵抗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舆论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面对开始案例时的危险时,要想方设法打破多元无知的状态,要指定一个旁观者,向他求救,赋予他施救的责任,这样反而得救的可能性会增加很多。或者像吴牧天一样,故意损坏别人的财物,导致别人索赔,从而把人身威胁转化为财物损失的纠纷,尽量避免最坏结果的发生。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其实,知识也可以救命。阅读《影响力》这样的社会心理学畅销书,有时还能在危急时刻用到,甚至能够救自己的命。“书中自有救命法”,也是劝人读书的一种新理论吧。大家没事时,可以找一些社会心理学的畅销书读一下,可能就有意想不到的的收获。作者:尉迟玉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