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文学艺术,人们习惯性将其看作是文人、作家们的创作,而忽略了那些来自民间却很少有明确署名的俗文学。事实上,除了以作家、文人为代表创作的雅文学,民歌、民谣、戏文、地方戏、弹词、宝卷等俗文学类型也占据着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被古代官方意识形态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学受到鲁迅、郑振铎等一批20世纪学者的重视,中国俗文学研究成为独立学科,近30年来中国俗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扩大了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格局。俗文学研究出现了哪些新生长点?就相关问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文学作品的创作性质有“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区分。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样一个时空背景下,如何界定中国古代俗文学?包括哪些文学类型?在悠久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如何看待俗文学所占据的分量,俗文学是如何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生长”,相比于“雅文学”,俗文学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苗怀明:雅俗之别是中国古代文学在发展演进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非现代学者的刻意区分。大体说来,雅俗之别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文本形态上,雅文学较为精致典雅,俗文学则较为通俗浅近,二是在思想意识在,雅文学体现文人情趣,俗文学则表现民间意识,三是在传播接受在,雅文学主要在文人阶层里传播,俗文学则主要在下层民众中流传。当然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两类文学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演进的,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与艺术特点。大体说来,俗文学主要包括三个类型,一是小说,二是戏曲,三说唱,此外还包括民歌、谜语等。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俗文学与雅文学平分秋色,并驾齐驱,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俗文学以其质朴、纯真、鲜活的特色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是雅文学不可取代的。对不少平民百姓来说,他们欣赏俗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审美享受、消遣娱乐,他们还通过这些作品学习历史、民俗、天文、地理等知识,获得伦理道德的教育,受到情感的熏陶,其功用是多方面的,并非文学一词所能完全涵盖。因为俗文学对广大民众来说,俗文学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俗文学对他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深远的。 记者:在古代官方意识形态下,俗文学常被看作“难登大雅之堂”,事实上,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又能发现,时常亦有“雅俗不分”的现象。现代学者书写古代文学史时,也往往重视文人文学作品,而忽略源于民间的俗文学。在您看来,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雅、俗文学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对俗文学的发掘、研究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再发现与建构,提供了哪些启示? 苗怀明:在中国古代,俗文学一直受到官方正统意识形态的歧视和排斥,最为典型的例子,尽管清代中期是俗文学发展的繁盛期,但在这一时期成书的《四库全书》基本不收俗文学类书籍,对其视而不见,可见在清代官方的知识体系中,根本没有俗文学的位置。 尽管俗文学一直受到打压,但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并不是与雅文学互不相干,两者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共生关系。一方面,俗文学以其质朴、纯真、鲜活的形态对文人构成吸引力,为雅文学提供营养和启发。不少文人投入到俗文学的创作中,他们的参与,提高了俗文学的品位,丰富了俗文学的创作手法,使俗文学朝雅化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的,李贽、冯梦龙、凌濛初等人为其先驱,此后文人不断参与到俗文学的创作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整个清代。 另一方面,雅文学在发展演进过程中也会受到商业等因素的影响,向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不管是雅文学还是俗文学,在经过俗化或雅化之后,都出现了雅俗分流的情况,这在清代体现在更为明显。 雅俗文学的这种复杂关系可以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启示,那就是研究应当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将文学的发展演进看着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是其内部的演进,另一方面则是与外部各种文学文化因素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研究对象,否则是有偏颇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