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吾兰·图拉克和母亲在制作新疆服饰。 [维吾尔服饰百年之美]上世纪10年代,还原传教士记录的新疆喀什女子形象。 上世纪20年代,白色服装是当时的婚纱。 上世纪30年代,哈密地区出现的哈密刺绣、坎肩。 上世纪40年代,维吾尔族官方服装搭配为小马甲、小花帽、艾德莱斯裙。 上世纪50年代,塔城地区维吾尔族女教师形象。 上世纪70年代,女大学生爱穿泡泡袖样式的服装。 上世纪80年代,电影《买买提外传》中的女主角形象。 进入新世纪,维吾尔族女性服饰回归艾德莱斯丝绸,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维吾尔服饰百年之美从艾德莱斯开头,以艾德莱斯结尾。 “百年之美”微视频 展示维吾尔服饰百年之美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国多民族聚居之地,从古至今,新疆汇集并融合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世界在发展,中国也在发展,新疆也随之发展变化,这一切都在不同时代的维吾尔族女性服饰中有所体现。 2017年8月,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发布了一个微视频《维吾尔服饰百年之美》(以下简称“百年之美”),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该视频展现了新疆维吾尔族从1910年到2010年百年间服饰文化的变迁。有媒体以《震撼视频:用维吾尔女性百年之美证明黑色蒙面长袍绝不是她们的传统服饰!》为题,报道了这则视频问世的重要意义。 “百年之美”的主创为25岁的维吾尔族青年麦吾兰·图拉克,他来自新疆喀什,是一名实习医生。为全面展示维吾尔女性服装史,他根据史料、古籍、老照片,整理还原了新疆地区百年来女性服饰,和母亲手工缝制了几十套传统和现代服饰,展示了新疆多姿多彩、交相辉映的服饰文化面貌。 2016年12月,麦吾兰怀揣着梦想,加入了“我从新疆来”微信公众平台团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得到了知名纪录片导演库尔班江·赛买提的全力支持,上海江汗格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赞助,以及平台诸多小伙伴的帮助,完成了《维吾尔服饰百年之美》系列作品的制作。 受母亲影响,对民族服饰产生兴趣 虽然家境不太好,但是麦吾兰的家庭氛围很好,父母重视教育,一直向孩子传递着拼搏与奉献的精神。 麦吾兰的父亲曾是一位企业家,后来公司破产了。经历了生意失败的他,做事便小心谨慎起来,特别注重规避风险。受父亲影响,麦吾兰也是一个认真而谨慎的人。 麦吾兰的母亲是位裁缝,在喀什当地小有名气,会做民族服装,也会做时装。麦吾兰从小陪妈妈上街购物,买布料、买配饰,所以对这些很有兴趣。家里开了一个裁缝店,店铺面积不到20平方米,白天做生意用,晚上就睡在里面。经常是麦吾兰已经睡下了,母亲还在缝纫机上赶工。 上大学后,麦吾兰读了医学专业,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民族服饰外,他从小喜欢历史、人文方面的知识,于是开始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发布一些关于维吾尔族文化的内容。现在,麦吾兰除了在中医院实习之外,还在“我从新疆来”微信平台做主编,负责人文版块,组织40多个志愿者撰稿、发稿。 每次放假回家,麦吾兰都会经常跟母亲一起去逛街。开始做“百年之美”后,他和母亲的共同话题比以前更多了。“百年之美”项目中的衣服,很多都是母子俩一边商量、一边操刀实践,共同制作而成的。 设计灵感来自于生活 说到设计服饰的灵感,麦吾兰说,他的灵感全部来自于他生活的喀什。喀什的人文特色、民族风情,一直吸引着他。 麦吾兰从小就喜欢做模型。尽管做模型需要的材料有点贵,母亲也不反对,一直支持他。有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强大的动手能力,再加上考上学之后走出喀什,他的视野更加广阔,这使得麦吾兰迸发了一个想法:从新疆走出去,再回到新疆,做最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 麦吾兰没有读过设计专业,也没有给自己定过什么目标,他的想法就是,“以年轻人、现代人都喜欢的方式,呈现最传统的新疆文化”。 制作“百年之美”,是麦吾兰的一次崭新尝试。他从在新疆传教的瑞典传教士的日记中,看到这样的描述:“新疆喀什女人最喜欢戴皇冠,喜欢皮草帽子。”麦吾兰根据这一记录,从中亚国家购买了首饰,使用莎车艾德莱斯绸最原始的花纹和颜色,还原了这一形象。在还原上世纪20年代的女性服饰时,喀什独有的维吾尔皮草帽子、发饰已经失传,麦吾兰找工匠重新进行了制作。 为了完成这个系列的展示,麦吾兰将自己的收藏拿出来,小古董、老照片、以前的服装配饰,都一一利用上。在这个过程中,麦吾兰重温了新疆百年服饰史。有时候,沉迷其中久了,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从100年前穿越到现代的古代人,是一个文化使者,他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可以领略新疆服饰文化的魅力。 (本文图片均由麦吾兰·图拉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