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这些过年的记忆,有属于你的那一份吗?

http://www.newdu.com 2018-03-05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这些过年的记忆,有属于你的那一份吗?
    年后归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仿佛还在耳边,说起过年那些事儿,你的脑海里一定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在老舍笔下,过年时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炮声日夜不绝。
    小编今天向大家推荐《儿时的记忆》,作者在书中回忆了自己儿时在乡村过年的那些有趣习俗——饮食、规矩、娱乐......这些回忆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回味年的记忆,带着满满的幸福感,一起踏上新的征程!
    “三十烀冻骨——要自觉哈(鸡脚)”
    
    农历腊月三十,吃完早饭后,父母开始忙碌起来:架起一堆柴火,选择一个牛一锅或牛二锅(锅的型号大小),也有用铝锅的,放上一锅水,等水快烧开时,放入清洗干净的鸡、鸭、猪等骨头,一起熬汤!
    待小火熬上四个小时左右,父母会给子女们每人一碗肉和汤,剩下的骨头继续熬制,再放入大茶豆(黄豆的一种,比黄豆大),熬制到大茶豆熟烂为止。
    把熬制好的骨头和大茶豆盛到一个大瓦罐子里,放在室外冷却。第二天早晨,便成了“冻骨”,质地类似于现在的猪皮冻,肥而不腻。补充一点,烀冻骨必须要有鸡脚、猪蹄子。所以,老家有句谚语:“三十烀冻骨——要自觉哈(鸡脚)”!
    “烀”字认识了吧!记得过年那几天,早上吃“冻骨”时,把“冻骨”里的骨头,吐在桌子底下,惹得猪狗鸡一场大战,纷纷抢骨头吃,那场景,有声,有色,有形。
    “战果辉煌”的拜年
    
    初一,一大早,孩子们兴奋得睡不着,等着开门放鞭炮。开门时间一般是在夜里十二点,也就是凌晨零点开门。
    开门后,坐在客厅喝茶、玩牌,或听收音机里播放各种地方戏,如黄梅戏、小刀戏……甚是好听!一直到天亮。这段时间也叫“守夜”!约早晨七点多,孩子们由大人带着,挨家挨户儿逐个拜年。那时,一张小嘴可甜呢!大表叔、二姨太、三嘎哥、四爷爷……能喊的都要喊到,因为遇到富裕一点的长辈,可以给几分钱压岁钱。没钱的人家,也要给点儿糕点之类好吃的。一个村里跑下来,两个口袋鼓鼓的,中途还得往家里送几次,战果辉煌!(那个年代,没有食品袋)就这样,一个多小时,把邻居村都拜了个遍。
    回家后,并没有急着吃早饭,而是在邻居家放过的鞭炮堆里,寻找极个别没有爆炸的鞭炮,用手掰断,再用纸烟头引燃,发出“嗖嗖”的声响,类似于今天的小炽花(不是酒桌上说的小炽花)!
    姑爷脸上的“马红”
    
    每年的正月初二,刚结婚的小伙子们必须给丈母娘拜年,老家又叫“接新亲”。
    一大早,小两口根据丈母娘家的亲戚多少,准备一大堆礼品,主要有:红糖、方片糕。早餐很丰盛,但都是凉菜。老家称为“碟子酒”,这些凉菜都是年三十前准备好的,冰凉冰凉的,主要有:
    猪耳、猪肝、猪大肠;
    鹅掌、鹅肝、鹅翅膀。
    干子、圆子、拌千张;
    冻骨、鱼冻、渣炸煌。
    这么多好吃的,主人一边喝酒,一边说:“没有菜,没有菜,对不起,对不起!”
    当年华嫂回老家,听到这句话后,悄悄和我私语:“你们老家人说话挺幽默,这么多好吃的,非说没有菜。不过,也对,就是没有菜,全是肉!”
    中午的饭菜基本上都是热菜,十大盆子八大碗,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这时,家里的同辈不知不觉地走到你身边,问寒问暖,猛然间,两手在你的脸上揉搓不停,等你反应过来,你已经成为“包工脸”了!这就叫“马红”!马红的重点对象,当然是姑爷啦!
    这往脸上涂的是啥东西呢?富人家里涂的是印色油;穷人家里没有印色油,撕点门联纸,再吐点唾沫揉搓几下,加点锅门灰(锅洞里的黑灰),绝吧?马红的喻义:红得发紫!抑或红红火火之意!说白了,就是求个吉利,图个热闹。
    过年都玩啥?
    
    以前春节期间,娱乐项目可多啦!不像今天,凑齐两位就“刮蛋”,三位“斗地主”,四位就“掼蛋”!还给自己找个理由: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再者,一人一部手机,不读书、不看报、冲着手机傻傻笑!哪里有人情味!再看看当年,都有哪些娱乐节目:
    1打麻将
    当年玩麻将的人,都是一些吃商品粮的富人,也就是所谓的“铁饭碗”。上军校时,用了五十斤全国流通粮票,才换了一副麻将!大多数人,连麻将牌都买不起,那咋办呢?别急,农村有的是小能人!
    2摸纸牌
    纸牌,就是这些小能人亲自制造的,有条子、果子、万子……玩法类似于麻将,一般老年人玩的多。现在基本上没人玩了。
    3推牌九
    牌九,是从扑克牌里选出 32 张,有天子,地子,对国猴……是由一个人坐庄,其他人下注的游戏。每个人分发四张,然后,两张自由组合,看前后两张点数大小,谁点数大,谁赢!当年的扑克牌也是这些小能人手工制作的!
    4十点半
    不要以为是时间哈!这种游戏,每个人根据第一张牌大小,决定是否要第二、第三张,甚至于第四、第五张……规定:花人(J,Q,K)为半点,超过十点半就算输了!一张十,加一张花人,为十点半,庄家摸到这副牌肯定赢钱!
    那十多岁的小孩子们都玩啥呢?小女孩玩跳绳子、踢毽子。而小男孩又自己发明一种游戏,挖钱:就是把硬币埋在土里,用一铁块,把硬币砸出来,轮流砸,谁砸出来,钱归谁。查钱:用大拇指和食指量尺寸,两个硬币在尺寸内为胜。还有一种游戏叫“掼纸炮”。这种纸炮主要由香烟盒纸叠成,在地上,谁能用自己的纸炮,把对方纸炮掼翻过来,谁就赢!
    一碗米饭扣过来的“泱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过年期间的“泱饭”,重点对象是尊敬的客人。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前有“泱饭”现象,其他时间一般不泱饭。
    “泱饭”很简单,就是趁着客人不注意时,把一碗米饭扣在你的碗里,你必须要把碗里的饭全部吃完。否则,一来浪费粮食;二来对主人不尊重。
    这个习俗与河南人“端酒”寓意如出一辙!酒桌上,河南人的规矩是给客人端上三杯酒,客人喝,端酒者不喝。一是尊重之意;二是将美酒让给客人喝!为何产生寓意相同的习俗呢?都是一个“穷”字惹的热闹!
    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善良的百姓把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粮食、美酒留给尊敬的客人!言归正传!当年在我的家乡,“泱饭”把许多客人吃得脖子粗粗的、肚子圆圆的,就像一只大白鹅吃饱了食一样,走起路来一歪一歪的,憨态甚是可爱!
    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自《儿时的记忆》,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任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