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15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2-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李镇西老师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其教育理念注重人性关怀,主要著作有《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等。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在李老师如诗如画的教育故事当中,我的心灵再次得到了洗涤,从李老师情真意切的书信感言中,我得到了许多启示、许多警醒,而在这里我只想反思收获最大的两点。
    一、沟通从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开始
    曾经看到一个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进入心灵是实现人际沟通的金钥匙。李老师很注重心灵的沟通,平时没事就找学生谈心,没有目的,只为了解;没有批评,只为了走进学生的心灵。李老师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科任老师沟通。通过谈话沟通,通过书信沟通,通过网络沟通,通过各种班级活动沟通,通过家长会沟通。因为有了人与人之间最平等最民主的交流,所以李老师把握了学生的心理脉搏,成为了学生最“知心的大朋友”,也成为了最好的班主任。
    我很惭愧,与学生往往是有事才交流,因而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化解他们的悲伤无奈,正因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沟通不畅,导致相互之间埋怨、不信任,继而对自己充满了失败感,共同对教育失去了信心,这是很可悲的事情。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想今后会有一个榜样指导我去怎样做好一个班主任,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实现沟通,就要从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开始,要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与方法,要做到学会了解、面对现实、爱心感化、平等对待、专心倾听、面带微笑,与学生的沟通从外化转到内化,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活动,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使情感上升为信念,成为学生提高自觉认识的动力。通过沟通抓准机会,有的放矢的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这样的教育一定是有有效的。
    二、自我发展从写随笔开始
    李老师的著作“融真挚的教育情感、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于一体,娓娓道来,但又不乏文学的魅力。”李老师的这些生动的教育故事就来源于李老师每日的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能让人教师形成一种学习、研究的意识,有利于我们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改进教育教学措施;有利于对教育教学进行理论研究和推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只是平时我们疏于记载,以各种理由为自己的懒惰辩解,以致错失了很多可以带给我们丰富感性回忆的故事与思想。
    正像李老师说的“教育写作,让我们成为一个头脑清醒的教育者。”写写教育随笔,把一些即时方式的事件和稍纵即逝的想法,即时捕捉记录下来,积少成多,并在事件中加以检验和修正,慢慢地那些零碎的、浅显的思想就有可能变成系统的、深邃的理论了。
    做最好的班主任,就让我从沟通开始,从每日的不辍笔耕开始。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仍要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平庸的我也会有一点收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