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朋友推荐的,说这本小说值得一读。 拿上手后,我发现它真的很吸引人。12万字的全文,我居然一口气就读完了。 当然,我在这里说"吸引人",不是指它有多高的文学性,也不是说它对现实有多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是指它是一个蛮好看的故事。 不仅主人公的命运打动人心,而且读完后,确实会让你站在医生的角度,观察和思考这里的人生和社会。 2。 《心术》讲述了三个医学博士的故事。 他们都是上海一家著名三甲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不知道"神经外科"的朋友,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开刀切除脑瘤。) 三个博士的年龄和资历都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内心深处,他们都希望成为一位好医生。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多么艰难、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 老大,主任医生刘曦,热爱工作,关心病人,但是六岁的女儿肾衰竭,急需换肾。他无法找到肾源,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病情一天天恶化。医生做得再好,却救不了自己的女儿,这是不是命运的嘲讽? * 老二,副主任医生霍思邈,出生于医生世家,学医更多是因为家庭传统,而不是本人愿望。虽然技术高超,但总觉得,这个职业不符合自己的选择。用他的话说,就是"十年医生当下来,觉得自己像个木头一样,已经跟社会完全脱节了。" * 老三,主治医生郑艾平,一个没钱没房没地位的小医生。经过四年本科、五年硕博,两年住院医生、两年主治医生之后,他依然没有机会看门诊,只能在手术室和急诊间里当无名英雄。因为病人不信任年轻医生,没人选择让他开刀。 小说讲的就是这三个人的经历。他们怀着热忱,离开学校,来到这所全国著名的医院,可是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3。 根据小说的描述,医生这个职业有三大现实。 第一,长时间、高负荷的劳动。 每天都有手术,有时一个人一天好几台。长的手术会持续4、5个小时,甚至更久。"本周,我最长睡觉时间是周三,五个小时;最短睡觉时间是周一,就没睡,大夜班过后直接是手术,然后就地躺了半个钟头。""这个医院的繁荣下面,垫的都是医生的骨灰。" 第二,收入不高,尤其是年轻医生。 刚毕业的住院医生,一年收入四、五万元。即使工作10年之后,明的收入也不过"基本工资2千多,奖金3千到4千"。在上海这个地方,这只是温饱水平,根本不要提买房买车了。 相比工资,医生的劳动价格更低。"普通挂号费2元5角,医生个人可以拿到2毛。"如果一天门诊看60个病人,也不过才12元。"一台手术,从护工的搬运到护士的准备,到麻醉师的检测,到辅助医生的开颅缝合,到主刀大夫的取瘤,全程耗时最短三个钟头,长就说不好了。全部人工费多少?一千块以下,其中大头还要被医院拿走。"当然,"手术最后的结算价格,从三万到八万不等。其中,器材费远高于人工费。开刀是不值钱的。"开刀医生的收入,要靠器材费提成弥补。 第三,医患关系紧张,没有尊严。 医生被打被骂,是常有的事。"新医生值夜班,第一件要知道的事,就是如果被家属追打,如何逃脱。" 医生与病人不再是治病救人的关系,更像是互相提防的对手。写病史的时候,一个疏忽,或者有一项检查没做,都可能成为医生将来败诉的证据。至于手术,则更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病人家属就会认定这是医疗事故。所以,到了后来,只要病人本人不提出来,医生就不敢开刀,"因为病死是他的责任,开刀死了,就成了我的责任。" (声明:以上段落都是引自小说,我不是医生,不能保证真实。) 4。 现在,让我们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假设一下: 你终于读完9年或10年的医学课程,拿到了博士学位。来到医院后,却发现自己的收入,低得只够维持温饱,但是工作却非常辛苦,而且还可能被病人家属打骂、起诉,万一败诉还有被吊销执业许可的风险。你会怎么想? 你还会一腔热情地对待医生这个工作吗?你还会拒收红包和回购吗?你还会把"救死扶伤"当作医生的天职吗? 这就是小说中三个主人公的困境。他们有热忱,想做好医生,可是在现实面前却处处碰壁。个人的理想和操守,生存的压力,家人的期待,职业的艰难,一切都是如此坚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5。 ----继续坚持理想?在现实中很可能会穷死累死。 ----放弃理想,追求个人利益?那么当初何必选择当医生呢,选择更轻松更赚钱的职业,不是更好吗。 你觉得应该怎么选择? 小说中,神经外科主任有一段话,可以看作鼓励,也可以看作自我安慰: "有些人当了几年学生就不愿意做了,我恭喜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这样一条艰苦的道路不适合他们,他们还来得及转行。 有一些人当了几年医生不愿意干了,我祝福他们,不干医生,干医药代表也很好,收入比医生高得多,得偿所望。 但我更珍惜我们留下的这个团队,珍惜你们。有些人天资可能比你们好,可他们没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们差的那点点东西,你们有----信念。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才会在我们这里经历各种打击磨难而无怨无悔。" 6。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篇小说完全站在医生角度,不够客观全面,没有考虑到病患的观点,而且里面的人物太过理想化,显得不真实。 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要追问: ----想当好医生的人,却当不成。这样的困境是谁造成的? 一方面,普通人看不起病,觉得医疗费昂贵;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十分紧张,医生感到收入偏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医患之间紧张的关系,并不是因为医生没有医德,也不是因为病人刁钻,而是因为这两个群体被逼成这样。 说到底,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在这个制度里,你只能按照它的规则行事,不服从就要被淘汰。医生和病人都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他们被逼得对立起来。 7。 这就是,我写这篇书评的根本目的,我就是想问:在制度的压迫下,个人应该怎么办? 你有一个很美好的事业,你也热爱它,可是你偏偏遇上了一个非常差的制度,它不让你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地追求理想,你该怎么办? 其实,答案大家都知道,只是承认起来有点伤感。你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制度,最多就是心里挣扎一下,然后不得不接受它为你定下的规则。 我忘了是谁说的:摆脱一个制度的有效方法,就是成为这个制度里的成功者。真是糟到不能再糟的一句实话。 8。 小说中,主任说:"人活着要有两个主义。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如果没了这两个主义,人生会变得暗无天日,活得行尸走肉。" 可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明明都是精神胜利法啊。 这就是小说《心术》。怎么当一个好医生?它也不知道答案,或者知道但是不愿意承认,那么就精神胜利一下吧,让三个主人公最后都在个人生活中如偿所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