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四人帮兴亡》读书笔记30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2-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在过去的新中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这段历史黑暗、敏感,就像一块灼烫的伤疤烙印在经历过的每一个人的身上和心上。我们许多祖辈的青春被埋葬在那个年代,许多父辈的热情也被误导在那段历史,我们则直到上了高中、甚至到了大学才有机会、有能力看清那个被牛鬼蛇神疯狂践踏的那个岁月。它于我们而言神秘,于父辈而言疯狂,与祖辈而言黑暗。它开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历时整整十年。它,就是文化大革命——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而《四人帮兴亡》正是让人们真正了解了文化大革命,以及它的“操纵者”——四人帮。
    我读《四人帮兴亡》
    第一次对文化大革命有所大概的了解是在高中的历史课上,而让我真正深入而直面这段历史的却是叶永烈的纪实文学《四人帮兴亡》。
    这是一部分上中下三卷的鸿篇巨著。将这三本厚重的书捧在手上,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沉重的心情。由于作者在最初也是分成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部传记来写,只是在最近作者将四书合并、统一,完成了这一部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著作,所以在第一次的阅读中,我也是按照人物来选择章节依次阅读的。
    正如作者所讲,虽然四人帮中王洪文的职位最高、张春桥的资格最老,但是要说四人帮的核心人物,非江青莫属。所以我首先挑选阅读的也是有关江青的章节,在作者的记叙下,这一个不敢平庸、不择手段地向高处攀登的,偏执、虚伪、残酷又极富野心的前新中国第一夫人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曾经为名利绞尽脑汁而纵横情场的蓝苹、在上海身败名裂而来到延安“重振旗鼓”的后来的江青都是极富心计与手段的典范,至于之后的新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更点燃了早已蕴藏在她内心的蠢蠢欲动的野心,这份野心犹如春风下的野火一般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因她特殊的身份、彼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而酿成了千万人的悲剧,甚至新中国的悲剧。歇斯底里而又残酷无情的江青让人不得不痛、不得不恨。虽然最后死缓的判决,甚至于后来无期徒刑的改判,都体现了新中国的宽容,但是她的罪名以及所造的罪孽却无法随着她的自缢而消逝于历史。苦难的中国人民是不会让这样类似的人再次兴风作浪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青是第一个,也会是最后一个。这样的黑暗只经历一次就已足够,所以,如今像热比娅这样的反动分子,中国人民是绝不会姑息纵容的。至于张春桥、王洪文和姚文元,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张春桥的老谋深算、王洪文的后来居上以及姚文元的圆滑狡诈,都让人对其咬牙切齿,痛恨不已。
    四人帮兴,是新中国的哀;四人帮亡,是新中国的重生。不想承认四人帮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因为这一伙妄想篡权夺位的人正是想留名历史;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些牛鬼蛇神的厉害之处,他们坐拥“天时地利与人和”——利用紧张而大动荡的国际局势,从地理、经济和政治位置特殊的上海开刀从而逼入中央政府,别有心机地利用毛泽东对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估计和判断,从而酿造了十年的悲剧。刘少奇、彭德怀、贺龙、陈毅等国家领导人被冤屈致死,老舍、赵丹等老一辈文学家、艺术家受到残酷迫害……然而这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不计其数的无辜的、对新中国忠诚的、善良的人被这场恶浪席卷,让人心有余悸,让人不堪回首。
    从文革看老一辈领导人
    虽然《四人帮兴亡》的主角是作恶多端的四人帮,但是与之作不懈抗争的老一辈领导人们同样引人注意,他们对四人帮的坚决反抗实在受人敬佩。
    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处境十分艰难,一方面他要与四人帮作斗争,尽力保护受迫害的领导人、老革命家、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华侨以及各民族各阶层的干部和群众,另一方面他也要拥护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人位置,审时度势。因此,作为国家总理的他不仅要维持国家的经济、政治等工作的正常进行秩序,也不能全盘否定由毛泽东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其复杂而沉重的心境可见一斑。四人帮的猖狂让周总理心力交瘁,但本着对新中国的忠诚、对毛泽东的赤诚以及对众多老革命家们的真诚,周恩来不得不站在这一政治风暴的风口浪尖上,承担起那千钧重担。那一份在紧急时写下的保护名单让人不禁再次心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那一句为保护陈毅而喊出的“谁要敢带走陈老总,就先从我身上踏过去”让人深深感叹他的大义凌然、至情至性,而那因为最终无力保全贺龙夫妇而落下的泪、因为陈老总的含冤离世而心生的悲痛……更让人叹惋总理在这个特殊时期的艰难和坚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