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甘地传观后感》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甘地传观后感 下午观看电影甘地传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样一位尤的贵族公子哥,在英国取得了律师资格证,有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及美好好的前程。可是他却置这些于向外,用他心中的真理和爱领导尤各个教派的信徒和大英帝国对抗。 甘地的指导思想是: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终究就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我不会为任何主义而杀人,不论他们怎样对待我,我们绝不还击,绝不杀人。但是我们绝不印指纹,谁也不印。他们会把我关起来,没收我们的财产,可是只要我们坚持,绝不能抢走我们的自尊,我们承受一切痛苦,他们就会看清自己的不公正。这和攻击他们一样具有杀伤力。他们可以折磨我,可以打断我的骨头,甚至杀了我,而他们所得只是一具尸体,而不是我的屈服! 他深受基督教义中的人要忍受一切痛苦,当有人打你的左脸时,请你把右脸也伸过去的影响。从年青时代在南非组织尤劳工争取权利开始,他的一生都在用宽广的胸襟,坚强的意志带领人民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伟大精神不仅得到全体尤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也博得了对手的赞许。最后的胜利属于甘地。 一生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尤的自由和独立。他对真理和爱的追求超越了宗教信仰,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线,成为全人类的榜样。 对我感触最深的他那句,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才能得胜。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就要把真理和爱洒向民族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爱满天下的高尚精神。 第二篇范文:甘地传观后感 人类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文化与文明。 从我们远祖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今天的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之巨大是难于言喻的。对于精神文明来说,固然有语言,文字,文学,音乐,但人类群体之间依然是弱肉强食,战争,掠夺,所不同的仅仅是更加先进的武器,更加伪善的包装。善仍然没有战胜恶,暴力与强势仍然主导世界潮流。 甘地无疑是为一位前所未有的理想主义者。 如果你把毛泽东也看作一位理想主义者的话,他并不介意用暴力实现理想,他称为革命,革命是手段,他真正相信的是平等,和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推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甘地则是一个彻底的和平主义者,他相信非暴力革命,相信人心深处的善能被激发出来融化恶。 暴力是快的,刚而易断,强势但不能持久, 因为暴力很难永久赢得人心。 甘地走的是条艰难的路,他说:“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他们终究总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他视物质如尘土,把精神层次的追求与人性尊严看得至高无上,他认为人的躯体只是一个暂时借住的皮囊,精神上的完满才是最终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尺,如果以此为信仰,生并不重要,死也不可怕。 甘地的理念是否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主流现在仍有待证明,但他通过自我牺牲来激感人心中的善念,化解仇恨的理念无疑是这个物欲横流理想殆尽的现代社会里一颗闪亮的明珠,让我们希望善的力量坚韧绵长,化解纷争,使人类无论强弱,不管种族,忽略高低贵贱都能和平共存。 第三篇范文:甘地传观后感作文 一个光着头戴着圆眼镜的老头,以其独特却又和平的方式赢取了国家与民族解放,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甘地传用一种荡气回肠的写实拍摄手法表现了一代伟人充满坎坷却坚定不移的一生。 甘地传所描述的故事是从史实改编过来的。甘地在尤历史上确有其人,甘地是尤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精神领袖,他发起和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非暴力方式抵制英国统治和英国商品,手纺车运动便是其中的一项内容,旨在杜绝对英国纺织物的需求。甘地赢得了许许多多男女老少对他的爱戴和忠诚,包括各种宗教信仰的欧洲人以及几乎不同政治倾向的所有尤人。 影片中主要描述了甘地伟大的一生:影片从甘地被暗杀开始倒叙。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尤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目睹了同胞所受的欺凌,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回国后,甘地提倡非暴力政策,他让尤人自己纺织,拒绝购买英国人的衣服,他甚至让人民自己制造盐,以种种方式来寻求解放,并到全国旅行,甘地的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斗争终于使英国殖民统治者移交了权力,赢得贫苦人民的信任和爱戴,然而他在尤独立后四天遭暗杀。 影片从主角恢弘的葬礼上切入,借主持人的口来粗犷地勾勒出甘地非凡的一生。随后镜头一闪回到五十五年前,在表现甘地这位最具神性的人物时,影片完全跳出刻意美化的窠臼,采用人性化的视角。影片的后半部分笔墨浓重地刻画了触目惊心的种族大仇杀,让观众与甘地一同在这场浩劫里反复倾轧、难以脱身,让仇恨的毒汁慢慢浸透我们原本宽容的心灵。 在视听语言方面,音乐随嘲的变化而变化,符合情境。整个片子节奏有松有驰,基调统一,音画和谐,情节动荡感人。 影片中的主角甘地表演是可圈可点的。片中饰演甘地的是有着英国、东尤和南非的血统的本-金斯利。由于外形酷似甘地又具有尤人血统和气质,导演邀请他出演史诗传记片甘地。金斯利地将和蔼善良的甘地,宛如再生般地呈现于世人面前,把这位伟人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和其非暴力和平思想体现得出神入化。使甘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愈加丰满起来,变得有血有肉了。金斯利凭借对甘地这一具挑战性的角色淋漓尽致的刻画,无可争议荣获奥斯卡影帝头衔。影片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8项奥斯卡奖(第55届)。 整个影片的镜头特点比较活,如推拉镜头用的比较多,也有跟镜头。角度常用俯仰,这样有利于观众看到演员有做动作时的一个空间位置关系和调度关系。整体来说,影片中的镜头符合了导演所要表现的效果的要求。从光线色彩方面来讲,光线很多用的是轮廓光与侧逆光。在色彩上,服装与环境的搭配颜色的搭配比较和谐。在当时动荡的时代里,演员的服饰大多是暗色调的,以黑白居多。 整个影片的节奏比较缓慢,只有后面一些争斗的画面节奏稍快点,符合观众观看的心理。影片也适时的加以背景音乐,更具感染力。在甘地的葬礼上,哀伤而又庄严的音乐,让人的心情也不由的跟着变化。 这是一部质朴的英雄史诗,展现了尤圣雄甘地的一生。导演兼制片人为这部影片筹划二十年,最后用三年的时间,雇佣八十名英国演员和一百名尤演员并完成了这部巨片。无疑的,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好莱坞影片。 第四篇范文:甘地传观后感1000字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这句话是革命先烈郁达夫在鲁迅追悼会上说的。 是的,每个民族都有它的英雄,每个民族的英雄,都需要我们的尊重与爱戴。在那历史的长河中,在那尤的土地,有着这样一位英雄,他用他的一生,为尤人民的人权,为尤的独立事业,献出了他毕生的精力。他,就是人民心中平凡而伟大的甘地,人民心中永恒的“圣雄甘地”。或许,它的一生都是平凡而困苦地度过,然而他做的,却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在大英帝国统治下的尤,民不聊生,尤人民的生存权和人权严重地遭到破坏,许多的尤人民忍饥挨饿,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甚至,多少的生命,在无力的抵抗中死去。然而,一代英雄在危难中出现了,他惨睹了在英国统治下,尤人民受到的种种不公与悲惨命运。于是,他站了出来,他为尤人民的人权与独立展开了最坚决的斗争。他写了许许多多的文章,作了许许多多的演讲,他的顽强抵抗受到了大英帝国的强烈反应,得到了尤人民的忠实拥戴。他以最独特的方式,不暴力,不合作,不妥协,勇敢地与大英帝国作斗争。即使,他总遭到英国军队的威胁,或者无理逮捕,但是,他却以此作为获得胜利的筹码,迫使英国政府对他妥协,而事实上,他成功了。 在他的领导下,尤人民空前地团结,他们紧紧的围在甘地的周围,与他一同作战。或许,在这场无尽黑暗笼罩着的斗争中,他们会为了坚持正义而牺牲,然而,他们就像他们的英雄一样勇敢,为了尤的自由与独立,为了民族的尊严,他们勇往直前。多少的流血事件,多少无辜的生命。 在电影中,我看到一个年迈的老人,为了人民的事业,饱受着无尽的折磨。他常常遭到无故的逮捕,坐过不同性质的牢,他常常无奈的选择绝食,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妥协与胜利。终极甘地一生,他是伟大的,因为他奋斗的一生,是人民的事业。他总是和人民一起,一起受苦受难,一起斗争到底。 在许多人看来,或许他的所作所为是如此的不可思议,然而,他却勇敢地去做了,并且获得了属于他的胜利。当一代民族英雄在几声枪鸣中永世,当历史的长河涌向了无尽的前方,人们已不再追究那历史英雄的杀害者,因为,那只能是历史的残酷事实,人们怀念与铭记的是那永恒的圣雄-甘地,还有他伟大的一生!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是这样……” 第五篇范文:经典电影甘地传观后感 随着三声枪响,一个震惊世界的伟人被谋杀而死。尤为他举行盛大葬礼,他就是甘地。 电影以此开始。年轻的甘地还不懂得当时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当他被扔下车去,不让他坐头等车厢时,我想他真正明白了,世上并非人人平等。不过,甘地年轻时身上已有了骨气,他不肯下头等车厢,宁可被打也要争取烧那象征独立的纸条。甘地身材并不高大,但当时,南非的尤人已经被他所征服。回到尤后他一步步做起,让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获得成功。 甘地一生中非暴力和强烈的独立思想一直贯穿。尤当时被英国统治,尤人更是被欺压,甘地深深感到尤需要自由。其实生活中我们也觉得有些事不合理,但我们总是因其他人都这么做而做。而正是这样不停有人做,所以我们更觉得众人都这么做。而那些敢起来说个“不”字的“异种”往往是伟人,一个“不”字区分了他们。但其实说了“不”字并不够,真正为证实“不”是对的而献身于此的人,才是伟人。甘地就这样做了。当我看不到那个西装革履的绅士甘地,而萨代之的是一个剃光了头,身穿尤布衣,脚穿草鞋,织着衣服的思考着的甘地时,我已经看到了尤的希望。 在看电影之前,我曾惊讶于“非暴力”。对于我们这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民族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可理解的举动。但他为什么要“非暴力”呢?我想甘地想的更远。英国当时的强大不是尤说独立就能独立的,而是尤要想方设法让英国认为,尤强大了,不再是英国能随便玩弄的了。而尤没有武器,所以,应当用人们的精神。与英国正面拼杀固然是人民愤怒后的第一想法,但是这样一来,尤要为此付出太多代价。这是其一。其二是正如开头甘地所说的一样,“真理和爱总会赢,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暗杀,一时间,他们好像成功了,但最后他们总是输。想想吧,总会。”这句话确实如此。历史为什么会有更替朝代?是因为暴力,起义,造**。造**后这个朝代就是杀出来的,而且还面临着被杀回去。暴力一时间会征服人们的精神,但不会永远。前几天曾听到关于林肯的文章,其实也是如此,刺杀者并没有为此成名,而林肯却得以永恒。美国南北战争谁又能记得杀了多少人,打了几个胜仗?我们只说,它解放了黑奴。我们从不赞叹林肯怎么去派人带兵杀敌,怎么歼灭更多的敌人,我们赞叹他的精神。 甘地比其他人更有远见还在于他对尤和巴基斯坦的问题上。当尤人喊着:“杀了吉诺”时,他没有选择不与吉诺合作。我认为那样做是为了不再激怒穆斯林。其实甘地一直希望只有一个大国:尤,有穆斯林,更有尤人。但吉诺为了自己的利益分割了尤。若甘地选择抗争吉诺,一定会激怒穆斯林,“为什么我们不能有国家?”又要打仗了,非暴力使他决定同意有巴基斯坦。他又通过绝食和对人们表现出的决心,缓和了印巴冲突。甘地若带领尤人民反抗巴基斯坦,可能尤人更认为他伟大。而他却为尤人实实在在的考虑,考虑世世代代的和平。其实他比反抗更伟大。 甘地还有许多品质让我们学习,像他在法庭的从容浏览整个尤的坚持,慢慢学会演讲的能力……这个被人称做“圣雄”的尤领袖,让我明白了,真正伟人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唤醒内心的光明,影响着别人,让真理成为现实中的道理的人。 第六篇范文:甘地传观后感 尤甘地,被人们称为“圣雄”,曾为尤的独立立下不巧的功勋——这是我在看该影片之前对甘地和尤唯一的了解,从不曾关心过尤这个国度,更不曾想过在这个国度生活的人们,甘地又是怎样一个圣雄。最近我开始喜欢看人物传记的电影,于是我选择性的下载了几部影片,其中之一为甘地传。我先是看了影片的介绍——该片是由英国拍摄的彰显尤民族精神的影片。看到此种介绍,我下意识地好佩服英国精神。导演查德·安顿巴罗酝酿了整整二十年,他苦心孤诣、费劲心思终是成就了他迄今为止最高的荣誉。同时,饰演甘地的本金斯用他高超的演技让“圣雄”重生。该影片获得了1982年第5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剪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摄影、最佳创作剧本七项奥斯卡奖。基于以上这些,我熬夜看完了片长为三个多小时的甘地传。 影片的开端是甘地被射杀,然后为他举行了场面极其恢宏的国葬。国葬场面之壮观使我略吃一惊,并吊起我继续看下去的胃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圣雄”才能配的上如此盛大的葬礼?他到底优秀在何处? 整部影片平铺直叙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物心理以及故事情节。没有什么特效效果,也没有什么令人出乎意料的情节或者嘲,但是甘地在南非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民权斗争理念,让我真的震惊了。在如此复杂和没有人性的民族战争中,他竟然倡导“非暴力不合作”!此方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该有多么困难!他在南非带头烧良民证、拒绝打指纹,同时在尤不顾英国的禁令带领群众公然自制私盐,他在法庭上,不服从,不辩解,坦然接受坐牢等等。他的追随者成千上万,为了得到应有的自由和权利,他的追随者宁愿死也响应甘地“非暴力”的号召。那些血的洗礼和民族信仰的斗争情节依然回荡在我的脑海!然后总结为两个字“佩服”! 每个看过该影片的人都应该会记得甘地的名言吧: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他们终究总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是的,永远都是这样,甘地。 一个自己孩子被别人杀死并亲手杀害了别人孩子的异族人用沾满鲜血的手向甘地抛出一个干薯片让他“吃吧”,以免甘地死去。原来,异族人也不希望甘地死去!这就是甘地的个人魅力!他无助的问甘地如何才能不下地狱,甘地回答:“找一个孩子,一个父母都被杀死的孩子,把他当成你的孩子抚养,而且要把他养成回教徒。”多么精彩而经典的回答!大概只有超脱于世人并对人民怀有深深的爱的甘地才能想到如此的答案吧! 有人说甘地拥有最伟大的灵魂,有人说甘地拥有真正的大爱,说他是圣者,是神话。在看完影片后,对以上观点我都表示赞同。当然也有一些相反的论调,我身边的对甘地略知一二的一些朋友对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持万分否定的态度,他们拥护毛主席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调。我也同意毛主席的主张,伟大的新中国也是通过“枪杆子”得来的,并且发展的越来越好。但甘地坦然地坐牢、极端地绝食,仅靠信仰和个人魅力竟然取得了天方夜谭般的民族胜利!难道这不是一个传奇? 其实,回归历史,回归当时的社会背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英国政府爱面子、那时的媒体报道很自由等等。每一次成功都需要适合的背景环境,无论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还是“非暴力不合作”,只要真理用对了时机,就会有伟大的效果!只是,甘地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来反对统治者的残暴,他太有勇气了!向他致敬!胜利永远属于有勇气和坚持不懈的人! 第七篇范文:甘地传观后感 以前对于甘地或尤独立,并不甚了解。但对于甘地和尤独立一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疑问:首先我只是觉得,因为当时殖民尤的是英国,而不是像德国、日本这样的野蛮暴力国家,尤的非暴力的独立运动才得以成功。再者,对于甘地,很多人都将他神话,认为尤最终能够赢得独立完全归功于甘地,他真的就是一位造就时代的英雄吗?最后关于宗教方面,为什么在英国殖民时期尤人民可以团结起来一直对外,但一旦独立后就会“自相残杀”呢?看了影片之后,让我对这三个疑问有了自己的答案。 (一)不合作非暴力运动VS资本主义国家 对于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而言,获取利润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大动干戈的去殖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为了与那里进行强制的贸易往来,而当这样的目的不能实现或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实现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放弃殖民地。就像我们在清末的时候,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不去彻底推翻清王朝不去各自占领一块地区一样,就是因为他们是要跟我们做生意,而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也无法满足。所以他们宁可保留着那个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帮他们打理。当然也不可否定一些国家是为了扩大领土而去殖民,但我想这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本。所以当时是尤的不合作非暴力的运动使英国在那里没有留下来的价值,再加上当时世界趋势以及英国所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舆论压力,所以英国才会撤退。因此说并非是因为英国是一个民主国家,而是因为它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诚然,殖民尤的如果是日本或德国也仍会是这样。我们不能极端的看待问题,认为纳粹国家就只认‘拳头’,而民主国家就有着上帝般的好心肠。如果是这样,那么英国对尤的和平集会的扫射又作何解释?而希特勒也明白——统治一个国家,不仅要占领他们的土地,还要控制人们的心。所以说,并非是因为对手是英国,甘地领导的非暴力运动才得以成功,我想这样的形式终究会成功,无论对手是谁,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时间的长短吧。 (二)关于甘地 领导尤独立的过程,也是甘地思想不断成熟的一个过程。一开始,他只是为能够和其他白人一样能够享受平等权力而斗争,此时的他还认为自己是一个大英帝国的公民;到后来才转变为反对英国殖民,争壤立。在影片尤其是在第二部分当中,出现最多的就是甘地在织布或拄着拐杖急步行走,身体力行的号召大家,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呼唤大家一起加入到国家独立运动之中。在他及其他一些人的努力之下,最终实现独立。甘地是伟大的,他有高尚的人格,坚定的意志,心怀大众的仁慈之心;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优秀的领袖,领导尤人民团结起来才最终走向独立。但我们不能把他神话,只能说是那样的环境成就了甘地。甘地——一位时代造就的英雄。 (三)寻求矛盾中的和谐 我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或物体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使各种矛盾处于一种和谐、一种更有利于事务或个体发展的一个状态。当英国殖民尤时,他们内部的宗教矛盾就始终存在,但因为有‘英国殖民’这个更大的矛盾存在,所以在当时宗教矛盾还不足以十分关注。但当英国已离开,宗教矛盾就立刻凸显。 获得独立之后的尤,本该抓紧时间搞建设,却搞起了内讧。他们是在争夺哪一派别的宗教执政,哪一派别的宗教是‘正统’,而哪一派别的宗教又该被消灭等等。他们对外采惹暴力的方式来赢壤立,对内却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拳打脚踢,烧杀抢掠,这前后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我不信宗教,也不崇奉教义,所以对于任何宗教都没有偏见,也无法深刻体会宗教的力量,但能够感受到一些。我想任何宗教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托,是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走向和谐生活的一种导向。但,在现实生活中,宗教却成为他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借助的一种工具,失去了其本身的单纯作为精神导向的身份。过去的尤如此,现在更是如此。人们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生活,去判别,去思考,似乎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只有完全的对错之分,只有黑白两色。但这却早已违背了宗教本身存在的意义,早已违背了当初那些圣贤创立这些宗教时的初衷。 解决这样一个矛盾的方法,也许就是让人们回归到‘正常’的的思维模式,平和的看待问题,接受‘宗教多元化’这样一个事实,重新找回各自宗教真正的精髓所在(实现真正的精神依托的作用),各自去信奉各自的‘上帝’,然后和谐的生活。 第八篇范文:甘地传观后感 今天看了甘地传感慨颇深,随笔写下。 对于甘地的真理、非暴力、不合作的信念和思想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展现,甘地的个人魅力也让我由衷钦佩。 但是在看的同时,我一直不断地问着自己这样的问题:他的思想、他的这些信念为什么能在尤的解放运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的这些思想如果放在其他国家,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于是,在看完后立即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他的生平和思想的简介,正印证了我的判断——甘地的这些思想只能在尤这片土地上萌芽、发展、被接受、取得胜利。 “因为在尤这样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姓隔离和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殖民地国家,“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尤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众神归一”,把宗教的神与现实中的理想揉和在一起,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语言和形式,唤起人们在真理的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起来,勇敢无畏地追求真理。这无疑是尤资产阶级借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有效武器。 同时因为它提倡非暴力,不仅适应了英国殖民统治下人民被剥夺了武装的权利,一直受宗教成见麻痹的现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着议会民主制外衣、富于统治经验的殖民者接受;不仅能发动群众,又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而很适合尤民族资产阶级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后尤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无产阶级世界革命高潮来临的时代条件下,既希望利用群众的反帝斗争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目标,又要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危及其自身利益的需要。尤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几度汹涌澎湃,虽历遭挫折,却历久不绝,并最终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大势所趋的形势下,迫使英国殖民者撤出尤,应该说,甘地主义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甘地的思想只有在尤这样的国情、文化、宗教有着相当的独特性的国家才能够被接受并发挥作用。而且,各国的革命、解放道路也确实存在着极大的不同。“中国的事情只有靠中国人自己、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 另外,联想到持续至今的非洲的很多国家还处在战火纷飞的境地,政治冲突、宗教冲突、部族冲突等等,仍然还在“压迫-反抗-胜利-被推翻-在反抗……”这种似乎是死循环一样的过程中——而且似乎只有过程而看不见结果。而甘地的思非暴力、不合作、真理等思想中一些内核,似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用统一的“神”的意志、“不能以暴制暴,暴力只能创造更盲目的报复”等等。 纵览古今、横看世界,宗教问题、种族问题所产生的冲突和暴力绵延千年而不觉。想来,还是我们国家稍微好一些,也更佩服毛主席那时候的远见——民族自治,中央支持发展、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我承认我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我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 关键问题是,大家应该明白自己所信奉的信仰所带给自己的启示和益处在那里。我想,无论是基督教、尤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等等,其教义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信徒的自赎、超越、自我实现、人生幸福。所以,只要我们都能够有机会和平、充实的生活为什么还要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突、藏独什么的呢。我想,更多的人是有自己的政治企图的吧——一种控制欲,一种病态的权力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