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少了烟花爆竹的喧闹,但旧年俗与新年俗交相辉映,塑造着当代中国春节的文化景观 “往年从除夕夜就开始扫炮皮,一扫就是一宿。今年却主要是厨余和生活垃圾,轻松不少。大家新年一出门,看见干净整洁的街道,心里也敞亮!”环卫工人一席话,道出今年不少城市的新风尚。北京新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第一年实施;天津外环线以内迎来第一个“不闻鞭炮声”的春节;海南发布最严“禁燃令”,各县市落实不力将被问责;刚刚成立不久的雄安新区也实施了严格限制燃放的规定……“狗年的春节静悄悄。”有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 鞭炮声少了,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也随之减少。环保部数据显示,2018年除夕夜全国338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明显好转,PM2.5最大小时平均浓度较去年除夕夜下降22.1%。以北京为例,除夕当天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人数同比下降42%,火情同比下降52%,实现了五环路内“零伤情”“零火情”的预期目标。在上海,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禁放区“零燃放”,市民碰到宣传禁令的街道工作人员,都会纷纷摆手:“你们不用讲了,今年我们都记得!”绿色、环保、无烟的春节,在不少城市已经成为春节的新风尚。 不过,“禁燃令”也仍然受到另一角度的质疑:不让燃放烟花爆竹,是不是年味就淡了?中国的传统习俗是不是就丢了?这样的担心可以理解,毕竟“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传统已有千年。然而,传统和习俗并非就意味着因循守旧、一成不变。恰恰相反,只有让传统和习俗在时间延续中找到与当下时代处境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体现传统的现代价值,彰显习俗的内在生命力。 燃放烟花爆竹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传统流淌在血液里、绵延在精神中。虽然少了烟花爆竹的喧闹,但旧年俗与新年俗交相辉映,塑造着当代中国春节的文化景观。今年新春,不少人选择一家子走入影院看一部贺岁片,轻松而欢乐;不少网友响应“牵妈妈的手”活动,在网上晒出和妈妈的照片,感恩母爱……新的形式新的内容,背后却是中国年传递出的“古老”幸福。可以说,中国年的真正魅力本就不在外表,而在团圆、祥和、重视家庭的内里。 能否合理引导年俗的变化,其实也是一个文化类的“治理考题”。今天,环境治理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把“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此背景下,合理、合法的“禁燃令”绝非断裂古今,而是确保老百姓生活质量、为子孙后代负责的必然选择。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转变思路,不只做摈弃陋习的监督者,更做新风尚的推动人,比如为祭祖的民众免费发放鲜花代替鞭炮,加强市场监管提高电子鞭炮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安全绿色的选择。众人合力、大家齐心,年味一点没淡,反而越来越浓。 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倒计时地数着数字进行新年狂欢,而是静静地“守岁”,“守着只有在这一段时间才能看见来去匆匆的生命时间的珍贵”。以绿色、文明、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方式传承这份时光财富,春节这一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才能成为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时间象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