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麻烦的异体字 对《文选旧注辑存》的审校,凤凰出版社非常重视,选派3位主力编辑林日波、汪允普、张永堃投入工作。因为辑存所涉旧注繁复,且在编校过程中有新材料补充,正常的三次校样无法解决错综的问题,出版社不得不通过四校样来反复核对,生怕辜负了读者的期待。 2013年,刘跃进将前20卷内容交给凤凰出版社。初审中,大家发现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原以为1974年中华书局影印的尤袤本即为宋刻本原貌,但在校勘过程中,通过与再造善本尤袤本的逐字比对,发现影印本有描改而导致的异文现象,如“紐”描改作“細”。 如何处理旧注中的异体字?该书3位责任编辑介绍了当时的情况。2015年1月,编辑收到一份“《文选旧注辑存》需要统改规范字”文件。文件列出局部连笔的字,局部笔画书写发生形变的字,多一笔、省一笔的字等共计40多个条目。2016年4月,又新增统改字近50个。2016年6月,新增统改字60余个。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异体字,作者还是选择了保留原样处理。最终,《文选旧注辑存》有将近一万个字需要后期制作,即造字。 在责任编辑们看来,造字是古籍出版常常遇到的“小麻烦”。目前的字库含量不能满足古籍出版的需求,对于字库中没有的繁体字,排版公司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制作。而一些异体字、古体字,常常一个笔画就会造成两种字的差异。在排版人员眼中,造字是“额外的负担”,所出版样时常发生令人遗憾的失误。 由于排版公司的造字疏忽,前20卷版样最终无奈作废。编者商定,在60卷的稿件全部交齐后,第一校样稿一定会补全所有的造字空缺,并确定繁体直排的适宜版式。 60卷稿件反复核校 “大约过了半年,刘跃进先生的团队交来了全部60卷稿件。但补充新内容的任务并未结束。二校样还在排版公司的案头,本书的校订负责者、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华发现了新的材料。当时,徐华正在日本做访问学者,她寻觅到零散的日藏古钞本《文选》及宋刻黄善夫本《史记》《汉书》《后汉书》等。一方面这使本书存旧注于一编的构想得以落实,另一方面也使得整部书又有了不少的改动。”林日波说。 待修改补充完毕,三校的编辑工作马不停蹄地开始。此时,整部书的编纂已经严重延迟。编索引的老师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由于整部书内容待补、版面未定,其工作迟迟不能开始。最终,在四校样的基础上,索引开始编撰。 整部书从寄到编辑手中,到下厂印刷,又花去了将近4年的时间。 “1000多万字,这些年里,我看了3遍。”刘跃进深情地说。可是对古籍整理出版人来说,数字只是心血的部分缩影。姜小青说,《文选旧注辑存》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凤凰出版社将编辑出版一系列与《文选》相关的研究性专著,如徐华的《〈文选〉书录》、宋展云的《〈文选〉诗类题解辑考》、王玮的《近现代〈文选〉研究分类目录索引》、崔洁的《〈文选〉目录标注》、黄燕平的《〈文选〉文体要录》、赵建成的《〈文选〉目录标注》等。未来,凤凰出版社将围绕《文选》拓展选题,出版更多以《文选》为主题的系列图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