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刘永济先生是武汉大学历史上著名的“五老八中”之首,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涉猎之广、探索之深有目共睹,尤其在屈赋研究、《文心雕龙》研究及词学研究等方面声誉卓著。对于中国古代学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所做出的不懈探索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 学人小传 刘永济(1887—1966),字弘度,号诵帚,晚号知秋翁,斋名易简、微睇,湖南省新宁县金石乡人。幼承家学,耽习文史。16岁应湖南道试,以第一名入学。1906年至1911年间,先后在长沙私立明德学校、复旦公学、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接受新式教育。1912年至1917年客居上海期间,从朱祖谋、况周颐研习词学。1917年7月至1926年年底任长沙私立明德学校国文教员。1927年初赴沈阳任东北大学文学院教授。1932年7月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1942年至1949年间,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1956年评为国家一级教授。著有《文学论》《十四朝文学要略》《屈赋通笺》《笺屈馀义》《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词论》《宋词声律探源大纲》《唐五代两宋词简析》《微睇室说词》《文心雕龙校释》《唐乐府史纲要》《元杂剧考》《国风乐府合选》《唐人绝句精华》《宋代歌舞剧曲录要》《元人散曲选》及《默识录》等。 刘永济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既受过传统旧学熏陶,也接受过新式教育,在学术造诣上深刻地体现出理论研究的自觉性,是当时西学东渐背景下一位真正的古典文学研究大家。 多闻阙疑 1887年12月25日(农历十一月十一日),刘永济诞生于资江源头夫夷江畔的金石镇(今湖南省新宁县城关金石镇)。新宁刘氏以“诗书继世”,形成了勤奋向学、酷爱读书的家风。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中,刘永济逐渐养成了喜读古书和爱好文学的习惯,这为他后来的治学和诗词写作打下了坚实根基。 1907年秋,刘永济考入上海吴淞的复旦公学,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多的学习时光。1909年秋,复旦公学发生学潮,严复下台,马相伯做了公学监督,计划将学校改为法律专科,并改读法文。此举与在校学生的意愿相悖,由此引发抗议,刘永济遂和全班同学一起,自动离校。 1910年,刘永济考入天津高等工业学校,修习应用化学,为报考清华做准备。1911年夏,他如愿以偿,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同时考入的,除了他的老同学梅光迪外,还有吴宓、吴芳吉等人。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转眼间土崩瓦解。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虽未立即解散,但惶恐气氛弥漫于整个校园,不少师生仓皇离校。刘永济此时也奔赴海南岛,结束了他的新式教育生活。 其时,刘永济的四兄刘永滇正任琼崖道道台。刘永济到达海南岛不久,刘永滇宣布独立,拥护共和。从此以后,刘永济告别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也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1913年秋,他虽曾一度赴长沙投考留学,但未被录取,便从此放弃了出国的计划。 六年的新式教育生活,开阔了刘永济的视野,也拓展了他的学缘。他与梅光迪、陈寅恪、吴宓、吴芳吉等人之间的友情,以及后来立身处世的风格和态度,与这六年的新式教育生活密切相关。 “在这短短的六年中,我学无所成,但影响我的却有几点:一、养成我自命不凡和自由散漫的习惯。二、灌输我革命的思想。三、广泛地粗略地具备些世界知识和科学知识,加强我读书的兴趣。”刘永济曾回忆道。 1917年7月至1932年7月,刘永济先在长沙私立明德学校任教,后赴沈阳任东北大学文学院教授。15年的教书岁月,奠定了他作为学者和词人的基本格局,也奠定了其家庭生活的基本格局,他文化保守主义形象和炽热的民族情怀,因自身与《学衡》主将梅光迪、吴宓的密切交往,和身处东北的特殊境遇,表现得尤为充分。 20世纪40年代,刘永济担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之职长达八年,书写了学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那段岁月,武汉大学文学院名师云集,鼎盛一时,也成为后人了解刘永济学术地位的有效参证。 50多年过后,刘永济弟子、湖北大学周勃教授犹记恩师《临江仙》一词的发表经过—— “《长江文艺》1957年1月号以‘诗专号’面世,在全国文坛引起了颇大反响。当时我调入编辑部不久,躬逢盛事。编辑部同人都各自忙着,交给我的任务是到武汉大学中文系组稿,‘诗专号’要发表几首旧体诗,因此特别叮嘱要有刘永济、沈祖棻的作品。我先去刘永济先生家,在校时素闻弘老学风严谨,文格矜持,他的国学著作多达数十种,但获他同意出版的甚少。他保持着中国学界那种‘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古老传统。弘老正伏案工作,见我去了,非常热情,一边让座,一边搓着手说:听说你调回武汉了,这很好,这很好,以后可以多见面了。他是省文联副主席,作协理事,便问了许多文艺界的事,我趁势宣传起‘诗专号’,并提出惠赐词稿的要求。他一听便欣然应允,说时坐在书案前,一边轻声吟哦,一边展纸挥笔,很快写好了。我接过来一看,是用蝇头行楷抄的: 临江仙·抒怀 检点心魂清净了,春光重豁吟眸。百年过半底须愁。河山皆锦绣,人物足风流。明日欢欣何处是,百花齐放梢头。好开怀抱乐时休。人生归有道,此外更何求。 我读着,弘老一边解说着,‘这是我65岁时写的,检讨了我一生的认识……’接着他便谈起了他的经历,由参加辛亥革命到支持东北大学学生抗日热潮,由抗战胜利谈到国民党的腐败,由‘双百’方针谈到党的英明、伟大。弘老为人严肃,平素寡言少语,我常问业时,他总是切题讲解,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罄腹而谈。‘人生归有道,此外更何求’,当时我想这是‘双百’方针的贯彻,激发起老一代知识分子将自己完全融入今天的社会,融入祖国的事业中去了。我告辞出来,弘老一直送我到门外,招手告别。他那高大的身躯,瘦削的面庞,向后梳拢的大背头,在冬日阳光下,显得精神矍铄,气度清标。” ——周勃:《永忆师节师风》 周勃记忆中刘永济的这幅剪影,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为传承传统文化事业而奋斗终生的文化学人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