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诗心不老赤子情怀——读《讲诗的女先生》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国学网 王必胜 参加讨论

    九十三岁的叶嘉莹,以对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的精通,孜孜矻矻,为青少年们讲解古代诗词,传播中华文化,获得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08年)、“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2013年)。授奖词称赞她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她是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江胜信的这本《讲诗的女先生》,记录了一个历经坎坷、漂泊归来的诗词专家致力于古典诗学研究与传播的故事,将高龄学者倾心于中华文化的拳拳之心和对于后学的殷殷期许,融入笔端。作品平实动人,为当前提振传统文化建设,落实党中央倡导的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叶先生颇为传奇的经历,展现出她文化的赤子之心。出生大陆,新中国成立前随父去台湾,后来讲学北美,到了中美关系解冻后的1974年,成为最早回到大陆访学探亲的学人,四十多年往返讲学,最后落叶归根,晚年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潜心诗词研究。本书以简括的笔力,将她人生的重要节点,诸如“国败之哀,亡亲之痛,牢狱之灾,丧女之祸”等,不屈服于命运的抗争,与学术生命的创造与坚守互为渗透,书写了一位诗心昂扬的文化老人的奋斗人生、学术襟怀,讴歌她矢志不渝地研究传播中华文化、奖掖后学的精神情操。
    “骥老犹存万里心。”难以想象,一个耄耋老人在三尺讲台上,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殚精竭虑,授业传道。叶先生1991年在南开大学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所,五年后,从海外募集资金,扩大成“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近年,在校方支持下建立了讲学育人的“迦陵学舍”。叶先生的每一堂课,座无虚席,成为学校一道特殊的学术风景。蜂拥的听众中,有本校学子,有外校研究生,有记者和职场人士,也有台湾诗人席慕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明等。
    书中翔实记录了青年学人多年追随她研习传统诗文的事迹。从九岁起就在电视上听讲座的北美女童张元昕,伴随她成长的是叶先生的诗词课,十九岁来到南开大学成为叶先生的研究生。“我希望能够把中国古代文化所遗留的精华,中国古代诗人词人的生命、理念、志意、品格带着鲜活的生命流传下来”是叶先生的夙愿。也正因为她的努力,一个承续传统诗文、潜心于中华文化研究的风气,在她不老诗心的引领下,蔚成气候。
    叶嘉莹是诗学达人,著作等身,尤其古体诗创作,抒发赤子情怀,传递友谊,引起共鸣。她的《祖国行长歌》等诗作,描写了“欣见中华果自强”的游子“喜如狂”“夙愿偿”的欢欣之情,为那些远离故土、漂泊天涯的人们,传递祖国新变化。
    本书在描写她人生经历与诗学研究时,从两个平行端展开。一是她的诗心早慧,一生坚持,成为大家,并为传业后学殚精竭虑,玉汝于成;二是她的祖国情怀,乡梓深情。早年北京城大院生活,严厉家教,影响一生。虽然人生如蒲公英一般多年漂泊,然而祖国母亲的温暖,是她从事传统文化研究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晚年她毅然回到祖国,拿出自己的积蓄,办学育人。
    薪火相传,诗意人生,正是“讲诗的女先生”的生命写照。而希望出版社这套以讲述“中国精神——我们的故事”为主旨的人物传记,生动地诠释了无论什么职业,什么样的年龄,什么样的经历,只要有赤子心怀,生命热情,人生的故事就会精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