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少年就是要在阳光下挥汗如雨——萧瑾瑜访谈录

http://www.newdu.com 2018-01-18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对话人:
    萧瑾瑜(宋鹏帅) 网络作家
    姚超文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卓越班学生
    对话时间:2015年8月13日
    对话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萧瑾瑜作家住所
    一、少年时代的写作梦
    姚超文:非常感谢您在万忙之中接受我的访谈。第一个问题,您的笔名是萧瑾瑜,“瑾瑜”是“美玉”的泛称,也用来比喻“美德贤才”。当初是怎么想到这个笔名的?对“金鱼”这一昵称又是怎么看的?
    萧瑾瑜:写第一本小说之前,我的第一个编辑对我说,发表小说需要一个笔名,我当时起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笔名,最后选了这个“萧瑾瑜”。其实之前打算叫“萧金鱼”,但那个编辑是个文艺青年,他说“金鱼”写出来不好看,可以用一个谐音的,“怀瑾握瑜”这个成语寓意很好,不如就叫“瑾瑜”。我觉得这个名字写在纸上挺漂亮,有文青范儿,所以就选了它。但是后来发现这两个字不容易打出来,也不好记,读者在网上搜索“萧瑾瑜”时,总是打错字,所以我想干脆就叫“金鱼”吧。你看其他网络作家大神的笔名,像土豆、番茄、三少等等,名字都通俗易懂。这是因为作家需要塑造其笔名的影响力,所以必须简单好记,让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等群体都能记住。萧瑾瑜这个笔名,从商业价值的角度考虑就有些不合格了。现在读者基本都称呼我为“金鱼”,我的读者群名就叫做“金鱼塘”。
    姚超文:在萧瑾瑜、金鱼等名字中,您更喜欢怎样被别人称呼呢?
    萧瑾瑜:更喜欢被叫“少年”吧。因为我觉得对长年累月从事枯燥写作的人来说,心态很重要,像少年一样保持年轻的心态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跟我关系不错的编辑以及一些从事网文写作的作者大叔都叫我“少年”。当然了,我虽然最喜欢“少年”这个称呼,但用的最普遍的还是“金鱼”,毕竟这个名字很好记。
    姚超文:所以喜欢少年这个称呼是因为这个名字比较有朝气么?
    萧瑾瑜:因为它给人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年轻人嘛,需要奋斗。有一本书叫《不败战神》,它的简介第一句话就是“少年,就是要在阳光下挥汗如雨”,我很喜欢这句话,建议你们也看一下这本书。
    姚超文: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如何走上文学之路的?
    萧瑾瑜:这个说来话长了。简单说吧,我上初中时喜欢看武侠小说,上高中时喜欢看网络小说,一直比较痴迷这些。和其他网络作家的经历应该类似,到上大学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已经把自己喜欢看的书都看遍了,再找不出来新的了,我想那不如就自己写吧。当时挺激动,在网上查阅网络小说的发表流程等等。其实在这之前我就写过挺多东西了,但当时感觉网络写作是很神圣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进入这个圈子,进来之后才发现它并非高不可攀。大二那年我开始写网络小说,当时虽然也有赚钱的想法,但还是兴趣使然。上大学那时候不愁吃不愁喝,娱乐生活也很丰富,我为什么要天天趴在那里码字呢?就是因为喜欢写。《灭神》是我毕业那年创作的,写到一半的时候因为找工作的问题耽搁了,就没再继续。2013年5月份,我在武汉的一个互联网公司工作,刚开始一个月的工资是2000元到3000元左右,连交房租和水电费都不太够用。但我觉得既然出来工作了,肯定不应该再向家里要一分钱,所以又开始写小说。后来开始写《符皇》,当时真的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2013年底回家过年,我和父母算了一下,稿费收入居然是我工资的1.5到2倍。既然网络写作是我擅长的,又可以通过这个赚钱,何乐而不为呢?再加上不习惯武汉的气候等等原因,我辞去工作在家写书,一直到现在。
    姚超文:所以您现在算是全职的网络写手么?
    萧瑾瑜:可以这样说吧。我家里目前还有生意在经营,主要是我哥在负责,我也会参与一些打杂工作。现在生意比较稳定了,所以我专心写作也不成问题。朋友知道我写小说这件事后,约我出去都会提前打电话协调时间。像今天要接受你们的采访,所以我昨天晚上多写一些,今天时间比较宽裕,就可以休息一下。与上班相比,我只要完成每天的写作任务,其他的时间就可以随便安排,比较自由。
    姚超文:您刚才说初中看武侠小说,喜欢哪些小说家的作品?
    萧瑾瑜:当时最喜欢金庸和古龙的作品。金庸的小说最喜欢的是《射雕英雄传》还有《天龙八部》。在《天龙八部》里,我更喜欢段誉、虚竹的部分,不愿看萧峰的部分。我觉得萧峰是一个悲剧英雄,读他的故事特别虐心,不想看下去却又不得不看下去。在古龙的小说里,我喜欢《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还有《快乐英雄》,推荐你们看一下。像《小李飞刀》《小鱼儿与花无缺》等作品,其实原著是有很多悲情成分的,看完心情都比较沉重。
    姚超文:看到悲情的地方会流泪么?
    萧瑾瑜:不会流泪。看到这种地方我就会比较沉默,自己坐在那里想,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在看到小说中一些比较热血励志的部分或者千钧一发之际出现大转折的情节时会激动得发抖,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年轻人都需要热血。
    姚超文:有哪些网络小说对自己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
    萧瑾瑜:我当时读的网络小说跟现在的还不太一样。以前读过树下野狐的《搜神记》《蛮荒记》,还有流浪的蛤蟆的《蜀山》《仙葫》等等。
    姚超文:大家都知道,人生不仅需要努力,也需要机遇。自己写作中最大的机遇和转折点是哪一次?
    萧瑾瑜: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所以也谈不上遇到什么转折点。与以前相比,只能说工作重心发生了转变,现在就以写书为主。我上初中、高中时就有很强的写作愿望,但那时候只是一个愿望,从来没想过它会变成现实。所以当它真正变为自己的事业时,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至于说什么机遇,我感觉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这个阶段就觉得各种东西都需要尝试一下。
    姚超文:那么除了网络作家之外还有想尝试的职业么?
    萧瑾瑜:在选择职业方面,我是最厌恶那种被束缚,被管教的感觉的。当时上班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写作还比较自由。我觉得哪怕不写作,也不一定非要上班,也可以做生意,只要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都是可以的。
    姚超文:您觉得从开始写作到养成写作的习惯需要多长时间?
    萧瑾瑜:举例来说吧,我写《符皇》到现在已经两年半了,第一年真的是在咬牙坚持,保证自己不断更。现在写起来就比之前得心应手了,哪天不写就觉得不习惯、不舒服。这不是一朝顿悟的事情,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慢慢积累坚持下来。
    姚超文:家人支持您的写作么?
    萧瑾瑜:其实我并没有遇到特别反对的情况。因为我第一次写作是在大学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没人反对。第二次写作是在武汉工作的时候,也没人反对。真正开始在家写作后,父母的不理解更多地是出于一种担心。他们知道写作可以糊口赚钱,但还是怕我丧失自理自立和生存的能力。小县城,老思维,网络写作这个东西太超前,我的父母从来没接触过这个行业,他们不了解,就会产生疑问,所以就要和他们沟通。随着收入不断增多,他们也就支持了。在家的话,我妈也会帮我打理家务,经常关心我的身体。其实写作之初与父母沟通不畅、负气出走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也是很常见的。在没有拿出成绩之前,没有物质基础,凭口说为了梦想而写作,难免让家人担心。现在刚入行的许多作家也会问我是否建议他们放弃一切专心写作,我认为他们最好还是先有一份工作,有了独立赚钱的能力后再去写作。我们必须理解父母,他们担心的并不是这个行业有多糟糕,而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在生活自理的情况下从事网络写作。通过与父母进行沟通,现在他们都很支持我了。
    姚超文:所以是一点一点地给父母做通思想工作的么?
    萧瑾瑜:其实是这样,我的写作都是在赚到钱之后才开始的。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赚钱的多少就是父母衡量某个行业好坏的依据,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用实际行动赚到钱后证明给他们看,他们才会慢慢改变自己的观点,就是这样的过程。和父母对抗,离家出走,这是不可取的。
    姚超文:学生时代喜欢上语文课么?语文课对自己的网络文学写作有没有影响?韩寒当年多门功课不及格,其中也包括语文。有些人认为,当今规范化的中文教育不利于培养文学创作能力,会束缚思维与想象力。您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
    萧瑾瑜:提到这个问题让我不假思索地想起高一的语文老师。说实话,我上初中的时候喜欢看小说,但不喜欢上语文课。高一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是个应届大学毕业生,朝气蓬勃。他无意得知我爱看小说,便问我,你喜欢看小说么?我说,是。那你喜欢语文么?我说不怎么喜欢。然后我们交流,他说学好语文其实更能懂得小说想表达的东西,看作者的用词多优美,造句多有意境,这位老师也很喜欢武侠小说。后来不知怎地我就喜欢上语文了,再后来我当了三年的语文课代表。到了高三,我们换了语文老师。那会儿我感觉自己的语文已经学够了,也不怎么喜欢当时的语文老师,所以就不怎么积极了,在课堂上不听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想想其实也比较后悔,当时年少轻狂,感觉对那位老师不太尊重。我真正打好语文的基础是在高一、高二,那个时候喜欢看古文,比如书上的《兰亭集序》《洛神赋》等等,写的真是好,语言太美了。在我看来,学语文就是给人打好文字基础,认字、识词、识句、懂得读文章、喜欢读文章,提升文学素养倒还是次要的。现在的网络小说其实就是讲故事。古代说书人是最底层的人物,他们在茶馆等处说书,讲的故事肯定是让平民百姓听得懂的,咬文嚼字、长篇累牍,单纯要求文学性的东西是不利于在市井间流传的。网络小说其实和当时的说书文化一样,故事让大家喜欢是最重要的。文笔好的作品当然也有,但网络小说最核心的还是故事。小说和散文、诗歌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语文学习就是让人喜欢读书,潜移默化中了解很多东西。
    二、我、主人公、读者共同成长
    姚超文:网友在看书的同时也会给您提出一些批评或者建议,如在纵横中文网上,“缘去缘来”网友关于您的作品《修真纪元》的评论:“我感觉书写得很不错,我看过40多本小说,很多都不如此书。如果让我说此书的缺点,自我感觉,完结时没有把人物给写清楚,比如楚秀水和主角张岩关系,石洛城去向等。”您怎样看待读者对您作品的批评和建议?
    萧瑾瑜:假如读者的建议让我产生了新的灵感,我会采纳。如果一些人建议我写一些他们喜欢看的东西,但我在考虑其他读者的需要后,觉得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喜好,就不会采纳,总之我对待建议的态度就是综合考虑。至于读者的批评,其实大多数都是催更的。读者看书花费的时间与作者创作所花费的时间相比自然是少的,他们并不能真正体会到创作背后的艰辛。读者催更基本都是因为喜欢读我写的东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一些张口骂脏话的人的评论,我的基本态度就是屏蔽这些信息。对于那些切实指出我作品缺点的批评,我会接受,但骂人就是不对的了,我选择不接受。针对那位网友关于我《修真纪元》这部作品的评论,我也会接受。《修真纪元》是我的第一部作品,说实话就算现在我自己再看它,也觉得有许多稚嫩之处,文风、行文、情节布局都处于一个很懵懂的状态。看这些书能够勾起我的回忆,但并不能承认它有多么精彩,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是纪念意义更大一些,只能说它是一部试验性的作品。后期的作品《符皇》虽然前期的文笔比较生涩,但我觉得把自己的精气神都写进去了。对我自己来说,现在的写作状态是比较成熟的,甚至在逐渐进入一个瓶颈期,新时期需要寻找一些新突破,当然不能满足现状,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相较两者而言,如果说《符皇》是一部成功的作品,那么《修真纪元》就是一部半成功的作品。
    姚超文:刚刚谈到了读者催更,您怎么看待这一情况?
    萧瑾瑜:被读者催更,其实是一种幸福。他们会动用各种力量鼓励更新,比如投票之类的。甚至有一些土豪读者,看完小说后不过瘾,还会打赏,100元、1000元都是有可能的,他们就是为了鼓励作者赶紧把新的东西写出来。当人在这种被需要的巨大幸福感包围自己的时候去写作,就会进入一种亢奋状态,你看我现在说到这儿的时候就有点儿兴奋了。作家被读者所需要,也证明了其价值所在。
    姚超文:那如果在自己因为一些事情苦恼的时候还遇到读者催更,会厌烦么?
    萧瑾瑜:其实真正遇到让人生气的催更情况是我今天确实已经写了很多了,当我告诉读者明天再写的时候,一部分人就恶语相向,“你现在怎么懒成这个样子,你看人家其他作家多么勤奋每天写多少”“你对读者这么不负责以后怎么让我们看你的书”“你就是个拖更王”,诸如此类的。这样的话让人听了肯定心里不舒服。但一些读者也会说“金鱼你写得太棒了,我迫切地希望看下一章”,这样的催更当然不会让人厌烦,就是被读者需要的幸福感了。
    姚超文:有网友对您提出批评,也有的提出了鼓励。您身为曾经的学生网络写手,现在是一位青年网络文学作者,一直在这条路上坚持。在网上可以看到许多读者给您的加油和鼓励,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您的读者是激励您进行创作的精神力量么?
    萧瑾瑜:当然有让我印象深刻的读者。其实《符皇》刚开始写到100万字左右的时候,读者是很少的。当时有一个网名昵称为“四周”的读者,几乎天天都在网上为我打赏。那会儿我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因为他每次都会打赏100元,甚至1000元给我,当时我刚开始写作,根本想不到会有人给我打赏这么多。后来我在网上把他加为好友,跟他聊了聊,他说他就是喜欢读我的作品,即使没人看他也会看,鼓励我坚持写,这让我有很大的动力。写到200到300万字的时候,无论是投票、鼓励还是打赏,“四周”哥都帮了我很多忙。所以一提起这个话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四周”哥了。现在他已经结婚生子了,要照顾事业和家庭,看书的时间少了,但还是关注着我的动态,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只不过不像以前那样经常性地冒泡了。和读者在网上互动是很好的,当你知道有人喜欢看你的小说,又和你有共同话题时,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当自己不想写的时候,知道还有读者等着看你写的东西,就又让人有了继续的动力,这是互动的过程。所以我的读者就是激励我不断创作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他们的话,我自己根本不可能写到现在。
    姚超文:当读者表现出对某些情节的不满或期待时,会因呼声改变您原先设定的故事走向么?
    萧瑾瑜: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但当创作某个重要情节或角色时,如果绝大多数读者反映了某种意见或期待,我会考虑进行修改;如果只是个别读者对情节走向有什么意见的话,我可能还是会按照自己原来的构想来。毕竟写作追根究底还是自己的事情,读者跟你互动还是因为喜欢看你原来自身能够写出来的东西。作家的创作与读者粉丝的期待出现太大偏差的可能性其实是不大的。因为在网文写作之前的第一步就是定位,作家在写一本新书之前首先要明确针对的群体是谁,写的文章类型是什么,风格是什么样的,然后才能确定开始写作与否。因而作家创作和读者喜好出现重大矛盾分歧的情况基本是不会出现的。像我的读者主要是初高中生,这个年龄段的人喜欢的题材无外乎是仙侠、玄幻、现代都市、言情、灵异之类,我主要是创作玄幻这个题材的。
    姚超文:自己平时会去作品的贴吧、论坛看网友的评论么?
    萧瑾瑜:偶尔会去,但平时不会刻意去看。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读者喜欢的东西。有时候贴吧会有一些分析贴,当我看到对未来故事情节的某些猜测时,反而偏偏不想这样写,就是想让读者猜不到,其实这些帖子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束缚我的创作。因而我会回避看类似“预言贴”这样的东西,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只要写得精彩就可以了。
    姚超文:自己作品的质量又是如何把握的呢?
    萧瑾瑜:这个问题就比较微妙了。有些我自己觉得写得很精彩的部分,读者的反映却很冷淡平常;而有些我很随意写的东西,他们看了却觉得特别好,让人兴奋。其实众口难调,读者的阅读喜好是不一样的。而作者的写作状态也有好有坏,所以控制写作质量不要跌破自己的那条标准线就可以了。这个标准线于我而言就是正确清晰的表达、稳步的剧情推进。标准线以上是把文章写得更为精彩,更加引人入胜,当自己状态实在不佳的时候,我会选择不写,务必要让自己按照这个标准来。
    姚超文:像您《修真纪元》的主人公张岩最初是个十六岁的少年,《符皇》的主人公陈汐开始也是位少年。玄幻小说的主人公一般都是从“菜鸟”逐步修炼为“大神”,表现对亲情、爱情、友情的态度,展现个人的奋斗、修炼成长的过程。您如何看待这种模式?
    萧瑾瑜:首先,在我看来,玄幻、仙侠这类小说针对的群体就是十六七岁左右的初高中生,小说中主人公少年的年龄设置就是为了让这些读者产生最强烈的代入感,这就是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发生的事情。十六七岁正是一个人从懵懂成长起来的阶段,这样的主人公会让读者产生共鸣,催人向上。在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其实看书的人也在成长,代入感是最重要的。相反地,如果把主人公设置为四五岁或者几十岁的人,读者很难产生共鸣,也就不会看你写的小说了。绝大多数的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就是平凡的普通人,他在书中看到主人公活得那么精彩,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是那么丰富,精神上可以得到很大的满足。
    姚超文:所以这样的设置是不是会对读者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呢?
    萧瑾瑜:需要看到的是,除了积极的一面外,网络小说也存在着低俗、暴力、犯罪等消极的因素。但随着现在净化网络环境等相关政策出台,涉及消极因素的网络小说基本都不能发表了。小说中的主人公可以杀人,但杀的是十恶不赦的罪人,惩恶扬善、路见不平,这样从头到尾贯穿的就全部是正能量。
    姚超文:在你创作的小说中,像张岩、陈汐等主人公,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
    萧瑾瑜:迄今为止,我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总结起来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就是比较坚强,努力向上,外冷内热,沉默寡言,用行动去证明一切,这是他们共同的特质。其实无论喜欢哪一个都是代表了三个。《符皇》的主人公陈汐,最开始的时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直到现在才逐渐清晰成熟起来。他就是一个话不多的人,我也喜欢写这种类型的人物,那种比较搞笑、浮夸、热闹性格的主人公我是写不来的。
    姚超文:会不会把自己的性格体现在主人公的身上?
    萧瑾瑜:我们是不太一样的。比如我写的主人公都比较坚韧,我就不如他们。其实就是把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东西放在主人公身上,自己没有的,让他们拥有。
    三、创作就要认真专注
    姚超文:您创作的小说是玄幻题材的,分类很明确,为什么偏向创作这种类型的小说?
    萧瑾瑜:我在前面谈到过,我之前就非常喜欢看玄幻题材的小说,爱看自然也愿意尝试着写,而且我发现自己能够写好这类题材。但像现代都市、灵异、悬疑类的小说,就算我喜欢看也并不代表能够写好它们。我尝试写过鬼故事,结果发现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不能看。既然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而且也不像对玄幻小说那样发自内心的喜欢,我自然也没有写下去的必要了。
    姚超文:现今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备受追捧,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像此前大热的《仙剑奇侠传》《致青春》,还有最近引人注目的《盗墓笔记》等等,都改编自网络小说,网友对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评价也褒贬不一。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期待自己的小说被影视改编么?
    萧瑾瑜:因为我写的小说是玄幻题材,这类小说是很难去影视改编的。就算是影响力极大的《诛仙》,因为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改编成影视剧后也要改名为《决战青云》。玄幻小说涉及到神魔鬼怪等等内容,题材比较敏感,被影视改编是非常受限制的,但这类小说中受欢迎的作品被改编成手游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就像我正在连载的作品《符皇》,版权已经被买走了,相应的手游正在开发中。
    姚超文:对《符皇》的手游有没有期待呢?
    萧瑾瑜:当然期待了,毕竟是自己作品改编的游戏。但是担心也是有的,怕被改编得面目全非。其实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游戏中,不少都会被读者骂,因为跟他们读者脑海中所期待的内容不符。即使是像三少、番茄这样的大神,他们的小说被改编成游戏后也会被部分网友各种非议。但网络空间就是这样,即使各种名人也没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
    姚超文:既然有这种担心,为什么您还同意《符皇》被改编为手游呢?
    萧瑾瑜: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成就的一种肯定啊。写网络小说并不像在职场,可以通过层层的职位晋升证明自己。作品的各种版权被卖出去了,这就是对网络小说的一种肯定。与此同时,售卖小说版权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有的甚至相当于一个作家一年甚至几年的稿费。
    姚超文:《符皇》的手游推出后自己会去玩儿么?会不会发动周围的朋友一起玩?
    萧瑾瑜:当然会了。我在自己的读者群中做过一次调查,因为我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嘛,对这件事都比较兴奋,我也发动他们在手游上市后叫上身边的小伙伴一起玩儿。其实我的这部分读者就可以转化为游戏的一部分玩家,也为开发商省去了一部分广告费。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写作,小说写得好的话,各种机会就会主动来找你。
    姚超文:《符皇》这部作品还有一个名字叫《神箓》,为什么会改名呢?您在给自己的作品起名时有没有某些倾向性?
    萧瑾瑜:这部作品改名字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神箓的“箓”字在某种程度上算是生僻字,许多人会把它当作“篆”字,按照“神篆”去搜索,肯定搜不到我的小说啊。而且就算知道是“箓”字,在网页搜索栏内输入的时候,在输入法中也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它,比较麻烦。所以这部小说后来就改名为更简单好记的《符皇》了。其实也有读者很喜欢《神箓》这个名字,因为有一种神秘感。但对网络小说而言,名字通俗好记与否直接关乎作品的搜索量和人气,是很重要的。如果写下一本小说,我肯定还是会起一个通俗好记、朗朗上口的名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姚超文:看您之前的作品《修真纪元》《灭神》等等,都是几百章,几十万字至一百多万字。而目前正在连载的小说《符皇》已经更新了近两千章,达到了五百多万字。短篇与长篇网络小说的创作有何不同?除了字数的差异外,您觉得自己在写作的前后期发生了哪些变化?
    萧瑾瑜:其实这里有一个定位的问题,是网络上的短篇长篇还是传统写作的短篇和长篇。就网络小说而言,就算是短篇,最起码也要有几十万字,至于长篇的话,500万字到1000万字都有。写长篇或短篇就是看故事的需要了,如果小说描述的世界背景比较宏大,创作的篇幅和时间跨度自然要长一些;如果设定是类似几个王朝之间的争霸问题,背景相对较小,就可以创作短篇小说,如何选择就看作者的需要了。至于写作前后期的问题,对我来说是基本没有变化。因为我刚开始网文创作没有多久,现在还处于写作的上升期,我只能说写作每达到一个程度,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走一步,看得就会更远一些。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市场文学,作家创作必须符合市场规律才有可能赚到钱。其实网文写作并不轻松,每天都要学习,了解最近发生了什么,读者喜欢读什么,停滞一段时间原地不动就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我写玄幻小说时的状态是与自己的生活状态截然分开的,当开始写作时会把自己完全代入为主人公。在前期,主人公的性格需要作者去塑造;到了中后期,主人公的性格已经形成了,后面人物行为和情节的推进必须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摆脱作者的控制,所以作者就不能在其中添加过多自己人生阶段性的感悟、大道理等等。网络读者不是为了看作者的感悟和说教,他们是来看故事的,作者的一些人生感悟完全可以通过主人公的行动,比如坚毅、顽强等等的性格来表现。如果一定要说我写作前后期有什么变化的话,我觉得只是技巧更加成熟了,这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就像练字,写着写着,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字写得比以前更漂亮了。
    姚超文:看您的作品,感觉小说中诸如打斗、修炼等情节都非常吸引人,充满了想象力。在现实生活中是怎么培养想象力的?
    萧瑾瑜:就是通过看书培养的,尤其是像《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搜神记》《山海经》《西游记》这些古代的作品,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它们基本都涉及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其中蕴含的想象力无穷,看这类故事是很能够激发想象力的。
    姚超文:为什么在四大名著中最喜欢的是《西游记》呢?
    萧瑾瑜:必须承认一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影响力最广的作品,从儿童到老人都喜欢看《西游记》。就拿儿童来说,他知道孙悟空和猪八戒是谁,但不一定知道贾宝玉、曹操、宋江是谁。大家都喜欢的作品就值得肯定,毕竟能被老人、成人、小孩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喜欢的作品是不多的。而且看《西游记》的原文还和看影视作品不一样,感觉是很棒的。
    姚超文:如果您在写作过程中被打断思路,比如家人敲开房门,这时候会怎么处理?
    萧瑾瑜:说实话,我会暴躁。我跟家人也沟通过,现在达成的共识就是当我在写作时,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任何人不要敲我的房门。当人进入写作状态,脑海中上演各种情节、语句用词,是很复杂的。哪怕仅仅是房门被打开,一声响,把人从写作状态中拔出来,突然之间就会让人感受到落差,这个时候情绪就控制不住。之前我与父母因为这个经常争吵,后来经过磨合沟通他们也就理解我了。我时常给他们灌输换位思考的思维,有异议时先不要质疑,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说通的。
    姚超文:您平时是如何安排写作时间的?经常熬夜么?
    萧瑾瑜:我现在习惯从下午四点到七点写一章,然后吃饭,从八点半或者九点到十一点再写一章,这就算完成今天的工作量了。如果哪天需要多写一些,我就会加快写作速度,第三章到凌晨一点左右基本可以完成,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总之我会按照自己当天的更新需要去分配自己的写作时间,没有太固定的强制要求。一般就是每天写两章,更新6000字左右。熬夜是比较经常的事情,这是自律和习惯的问题。
    四、网络文学发展之我见
    姚超文:您怎么看待如今的网络文学?其优势、劣势何在?
    萧瑾瑜:我觉得现在网络文学的劣势就是还有许多地方不被认可。网络文学从产生到现在也就十几年的时间,新生事物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各种批判的态度和眼光都会聚集在网络文学身上,这也是网络文学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应该相信网络文学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除此以外,因为网络文学写作是没有门槛的,各种人都有,所以部分网络文学作品中充斥着暴力、血腥、色情、黑社会等不良因素。说实话,它们的存在很影响大众对网络文学的评判。其实现在很多网文作家的创作都是排斥这些东西的,弘扬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至于网络文学的优势,前面也谈到过,就是受众广泛,并且这几年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正是因为它的这个优势,才衍生出了网络文学的各种版权,比如游戏版权、影视版权、漫画版权等等。
    姚超文:现在主动去看主流文学的人越来越少,您认为在将来,网络文学会逐渐将主流文学淘汰吗?有没有喜欢的主流文学作家?
    萧瑾瑜:主流文学依旧会留存下来,它毕竟是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网络文学是不可能取代传统文学的,它有自己的发展体系。在经典文学和通俗文学里,网络文学属于通俗文学。在传统文学作家里,我比较欣赏台湾的简嫃,她的散文集《女儿红》我就很喜欢。她不像其他女作家那样有华美的辞藻,文章中倒是有一种豪气,给人铿锵有力的感觉。
    姚超文:您觉得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要怎样找到两者间的平衡?
    萧瑾瑜:我觉得它们两者之间不需要平衡。网络文学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它的第一位是商业,传统文学的第一位是经典智慧。它们是两个体系,并不相互冲突,有各自的生存空间,读者喜欢看什么就选择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看网络小说,其实这只是大部分人的选择,还是有人不喜欢网络小说而喜欢传统文学的。我觉得现在的传统作家写作,倾向于创作务实的东西会更好。
    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学院老师也谈到过,现在的一部分传统作家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写自己喜欢的东西,觉得很精彩,结果发表出来并没有受到读者欢迎。这并不是传统文学,而只是作家自己的感想集,价值并不高,作家的作品必须要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像作家张嘉佳也在鲁院学习过。学院老师谈到过他,说他一度也曾生活落魄,熬了很多年才熬出来。张嘉佳的创作属于传统文学,但他结合了当代互联网的发展,比如微博这个平台,这就是一条出路。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争其实已经被讨论很多了,两者其实真的不冲突。很多以大学教授为代表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喜欢读网络小说,你能说网络小说是不入大雅之堂么?现在普通的评判标准是谁赚的钱多,谁的受众广。传统作家觉得我写的东西思想性强,但没人看;网络作家觉得我写的东西受众广,大家喜欢了就是好作品,这是两者主要起争端的地方,但时间久了,人们就会默默达成一种共识和默契。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成立了省网络作协,大家也在商议成立中国网络作家协会组织,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姚超文:与以前相比,网络小说的读者越来越多,市场扩大,网络写手也相应增加。在众多小说中,为什么您的作品赢得了自己的读者群?在同类写作中,您认为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萧瑾瑜:我在写作之初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是写东西给我的读者看。在构思情节的时候,我会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考虑他们是否喜欢,而不是仅凭我个人的喜好。写《符皇》的时候,我主要考虑的就是读者的口味问题、兴趣问题、爱好问题,只要做到这些,一般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都不会太差。至于作品的独特之处,我认为一言两语很难说清,可能只有真正阅读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说实话,当人在写作的时候,想法其实是很简单的,不会考虑外界太多东西。做好自己,喜欢我的人自然会喜欢我,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姚超文:您刚才也谈到了参加过鲁迅文学院的网络作家高研班,可否分享一下您的收获?
    萧瑾瑜:首先,我觉得有机会到那里学习是对我的肯定,是一种荣誉,对我而言,就跟上清华、北大的感觉是一样的。而且通过这次学习的经历,我了解了其他作家的写作状况,对我也有激励作用。其实沟通和交流是最重要的。因为男性网络作家基本都是宅男,每天在家自己学习,自己写作,真正能够坐下来一起聊天交流的机会很少。此外,上课的时候与传统作家的交流对话,也让我对自己的写作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感受到了自己提高的过程,这是在那里学习的最大感触。
    姚超文:看到您在微博上经常与不少网络作家进行互动,在现实生活中与这些作家交流的机会多么?作家之间的交流对您的创作有哪些影响?
    萧瑾瑜:其实我并不常用微博。在网上与作家的互动也主要是通过作家群,而不是通过微博。网络作家来自天南海北,从事各行各业,聚在一起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进行交流,所以大都通过网络联系。我们作家之间的交流会涉及生活和写作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英雄救美”这个情节,已经被写过无数次了,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发在作家群里,几乎每个作家还是会有个人的想法,这就是一种交流,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写作技巧是很有提升的。
    姚超文:在微博上看到您转发了不少关于“保护原创,抵制抄袭”的言论,从中不难看出您对该类问题的关注。对于网络文学中存在的抄袭、侵犯版权这类现象您怎么看?
    萧瑾瑜:现在网络文学的大环境就是盗版太多。可行的就是从自己做起,抵制抄袭。通过打官司等法律途径解决,在目前来讲是很难实现的。我们之前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的时候也讨论过,其实这方面是很难维权的,网络文学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互联网现阶段的特性就是盗版猖狂,作者很难保证自己的权益。在法律方面,相关杜绝侵权的草案也在起草,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后的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但从现阶段来看,最重要的就是从自己做起,抵制抄袭。
    姚超文:可否过问一下您的稿酬收入情况?您是如何看待国内的网络文学富豪榜的?
    萧瑾瑜:我写作的收入肯定没法和那些大神相比。就我自己而言,《符皇》这部作品的收入情况其实是层层向上的过程。从以前的几千块,到现在的月入破万吧,这是稿酬的部分,其实网络小说的版权都是潜在的价值,像影视版权、游戏版权、漫画版权,简体版权、繁体版权等等,说不定哪天就会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稿酬,根据《符皇》改编即将上市的手游就是这样的情况。至于网络文学富豪榜,它并不是衡量作家成就的唯一标志。像今年,番茄、树下野狐等作家并没有上榜,但他们的收入却也是名列前茅的。其实这个富豪榜的作用就是扩大作家的影响力,是有正面带动意义在的。它也在文学界引发了比较大的轰动,因为传统作家可能辛勤写作多年也获得不了太多收入。我在与一些传统作家交流时,许多人都对网络作家的收入表现出惊讶与羡慕。
    姚超文:有没有期望过自己登上网络作家富豪榜?
    萧瑾瑜:说实话,我感觉自己的希望不大,随缘吧。应该说现在的90后作家基本上都是无法达到老一辈大神的水平的。那些大神是时代造就的产物,像三少、番茄等等跻身前十的作家,大多数都是早在2005年之前就开始网文写作的,而大概是2008年左右是网络小说的井喷期。时代造就英雄,他们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是不可能被取代的。
    五、脚踏实地的热血青年
    姚超文:看网络上一些网友给您的留言,您以前好像也面临着是否当公务员的选择。多数网友的意见是:当公务员的同时继续写作,一方面有一份安稳的职业,在业余时间继续追求理想;另一方面体验了生活,积累沉淀社会经验,为自己的写作奠定基础。可否谈一下您当时的情况?
    萧瑾瑜:大学毕业第二年,我已经回家开始写作了。家人当时也支持我,但他们认为如果我能有一份安稳的职业的话,生活会更有保障。其实许多人都认为考上公务员光耀门楣,生活也会更为稳定,后顾之忧更少。但公务员并不是我喜欢的职业,我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是一个比较坚持的人。那会儿我正处于写作上升期,准备公务员考试会分散我的精力,两者兼顾对我而言是很困难的。现在他们看到我取得了一定成绩,就不担心我了,也不再和我谈论这个话题。
    姚超文:您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怎么看待未来职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萧瑾瑜: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中的网页制作。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在如今是比较普遍的。我想在这里分享下我对大学的认知。在我看来,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塑造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在大学的所见所闻开阔人的视野,它会给你提供一个踏上人前的坚实舞台。无论是选择参加社团,还是选择摆地摊、送快递等打工兼职的方式,都是可以的。但要明确的是,大学生依旧以学习为主。在学校里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到头来还是要费尽心思找工作。学好自己的专业,未来毕业时手中就握有了更多的砝码。就算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有一定滞后期,但掌握的学习能力还是能让人应对各类挑战。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像“北大博士毕业卖猪肉”这类新闻经常见报,也有人说“上大学无用”等等,其实这是被社会媒体放大的。清华北大每年毕业生那么多,真正去从事类似卖猪肉这个行业的又有几个?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各个行业的精英骨干。但这些没有吸引力,所以社会媒体不报道。大学生还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把专业知识学好学扎实。
    姚超文:您在生活或写作过程中有没有很受鼓舞的时刻?
    萧瑾瑜:应该是我自己写得比较嗨的时候。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那时候打字就是眉飞色舞,觉得写作实在是太爽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坐在那里发呆半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心情很绝望的时候。我以前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调节,现在给自己规定,就算写不出来也必须写,哪怕写的很烂。其实后来发现这是一个过程,刚开始写不出来,强迫自己去写,300字、500字、1000字这样写下来,就会发现自己逐渐进入写作状态了。所有想通的、想不通的、迸发的灵感慢慢汇合在一起,情绪就慢慢平静下来了。完成这个任务后,会让人感到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和充实感。
    姚超文:翻看您的微博发现,您非常喜欢《海贼王》这部动漫。喜欢它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像这种励志的热血动漫,其中人物的性格会不会影响您在网络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呢?
    萧瑾瑜:原因很简单,我就是喜欢这部动漫中洋溢的那种励志、热血的感觉。至于会不会影响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我觉得在前期是有影响的,但是到了后期,人物的性格已经成型了,他的喜好、为人、行动,这些都已经形成固定格式了,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作者被这些人物所支配着去进行创作。如果发现《海贼王》等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比较有趣,我就会把其中的一些点放在自己小说中重要的角色身上,去创造一个独立的个体。当然这都是在前期完成的,到了后期主要就是在讲故事了。
    姚超文:除了动漫之外,您在平时的生活中喜欢看电影或综艺节目么?
    萧瑾瑜:我最喜欢的综艺节目是《天天向上》,比较欣赏汪涵的睿智。像最近比较热门的综艺节目,偶尔也看过,但只是为了放松消遣,并没有很喜欢某个特定的主持人。看《中国好声音》是因为喜欢周杰伦,他是一代人的偶像。周董的歌我从小时候听到现在,已经好多年了,其实听他的歌就是在听自己关于青春的回忆。至于电影,外国的很多大片我基本都喜欢,像《谍影重重》《速度与激情》之类的。我也喜欢比较老的电影,像《无间道》等等港产老片,徐克的《蜀山》也很值得一看。中国大陆的电影我也看了挺多,《霸王别姬》《活着》都是很经典的作品,近期看的电影就比较少了。
    姚超文:您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何规划?有没有为自己制定未来的写作计划?
    萧瑾瑜:我目前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就是想一心一意把《符皇》这本书写完。我没有充足的精力一心二用,容易出乱子。目前我主要关心的是《符皇》后期创作的问题,而写一本新书需要考虑很多东西,比如世界构架、人物塑造、情节铺垫等等,会分散许多精力。只有在《符皇》写完之后,我才会考虑如何创作新书的问题。至于未来的计划,我和其他大多数年轻人应该都是一样的,简单来说就是为成家立业而努力。
    姚超文:您目前生活的环境是否对您网络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束缚?有没有考虑过到大城市生活?
    萧瑾瑜:网络小说创作其实是不需要太多条件的,所以我也没有感觉到什么束缚。我属于随遇而安的类型,如果有能力的话,可能选择去自己喜欢的城市生活;如果没有能力的话,就把自己眼前的日子过好,我并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个目标去完成。未来的变数是很大的,想太多也没有用,现在就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时候。
    姚超文:有很多青年抱有从事网络文学写作的理想,但在现实面前却又有许多顾虑,怀疑自己,难以下定决心。您作为一位取得了一定成就的青年网络作家,对这些人有什么建议?
    萧瑾瑜:我的建议就是如果喜欢写的话就写。其实每天都会有一些新手作家请教关于写作的问题,大部分人还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眼高手低。其实有些人确实用功了,努力去写了,但没有出成绩,有时候可能是没有找对方向,方向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明白的是,网络小说是商业小说,决定写作之前先要考虑是写给自己看的还是写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赚钱还是出于兴趣。如果是为了赚钱,就要按照商业的市场规律来;如果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就不要追求成绩,不要在意是否有读者喜欢。有些人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还偏偏要求别人去看,想要二者兼得是很难的,就算是大神也很难做到。
    姚超文:您现在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奋斗得来的。对自己以往取得的写作成绩有没有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萧瑾瑜:总结还真不好说。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我现在越来越发现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辛苦,人不可能每天都很开心。其实有些时候把兴趣当作事业甚至比不把兴趣当作事业更为辛苦。把兴趣当作事业,有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兴趣变成了痛苦,本来兴趣是我喜欢的东西,但它突然变成了我的压力、我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自己调节自己的心情,努力向上,坚定信念和追求,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姚超文:以前有没有想过自己会从喜欢读小说走上真正的网络小说创作道路?
    萧瑾瑜:其实我前面也谈到了,曾经设想过,但没有想到真的会实现。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我的确想象过自己也写出一本小说来,但当时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比较遥远的梦想,从来没有为之付诸实践过。现在真正走上了这条道路,才发现原来这条路就是一条不归路。我还是觉得许多东西都是预想不到的,对未来千万不要设定过多的目标,走一步,看得高一层,再走一步,再看得更高,就是这样。到了后来你会发现,机遇什么的自然就来了。现阶段有什么能力,就去做什么事情,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
    (录音整理:姚超文) 
    (本文原载于《大神的肖像:网络作家访谈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