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既是“灯塔”,也是“摇篮”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光明日报 王国平 参加讨论

    “都这个年代了,你还在办一份文学刊物,你做这个事,到底有什么意义?”《福建文学》副主编石华鹏说遭遇亲朋好友此类“质问”,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日前,在江汉大学举行的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第三次理事会会议暨全国文学报刊主编论坛上,与会者多少都有过相似的困惑与尴尬。长时间以来,文学期刊总体上发行量不尽如人意,影响力和感召力有限,不受“聚光灯”的青睐。
    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学期刊是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前路再曲折,文学期刊人也要坚守,更需要检点自身、迎头闯一闯。
    1、认清文学期刊的“时”与“势”
    “文学期刊作为文艺传播的主要媒介,犹如薪之于火。”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说。
    20世纪20年代,《小说月报》《语丝》等杂志站在“五四”文化前沿,塑造着文学期刊关注现实人生、锻造文学新人的文学品格;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民文学》在不同时期发表的多部作品,都曾引起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的《收获》,是“百花齐放”政策落地生根的结果;创刊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十月》《当代》《花城》,则是当代文学在新时期全面复兴的重要标志。这些文学期刊带着深刻的历史烙印,记录着时代的思想高度,镌刻着一代又一代人沉甸甸的文化记忆。
    《长江文艺》常务副社长胡翔表示,每一个文学期刊都有自己的过往与来路。他介绍说,《长江文艺》创刊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目的是配合大军渡江作战,为广大新区翻身解放和工农服务,开展中南地区文艺工作,“可以说,这本杂志有着红色基因和革命基因。我们现在这些办刊人,要不忘初心、不忘本来,牢牢把住刊物的宗旨与方向”。
    吴义勤说,今天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多种多样,这是历史规律,是文学期刊的“时”。不过,热心读者通过文学期刊来寻找、阅读好作品的方式没有改变,优秀作家通过文学期刊来发表、检验自己作品的方式没有改变,专业学者通过文学期刊来考察、索引当代作家作品的方式没有改变,一流出版机构通过文学期刊来筛选、推出优秀作者和作品的方式没有改变。
    “这四个‘没有改变’,是文学期刊的‘势’。文学期刊依然是中国文学出版的前沿阵地,是培养中国作家成长的理想‘摇篮’,是照亮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灯塔方阵’,这是‘大势’。”吴义勤说。
    对于迎面而来的“质问”,石华鹏也有自己的清醒回答:文学期刊可以为写作者提供一个创作的舞台,可以见证和催生一批新作品,可以为文学传递不灭的薪火,可以在文学的今天与明天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世事变化多端,文学期刊要有定力。“文学期刊是体现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青年文学》社长李师东表示,发现好作者、发现好作品是文学期刊的初心所在,使命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