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但汉松:阅读是一个字一行行去读,听浓缩版音频是不够的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澎湃新闻 徐明徽 参加讨论

    在文学阅读逐渐走向速食化、碎片化的消费社会,如何阅读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听完网络上数十分钟的名著浓缩音频,是否真正可以吞服下时间的不朽与伟大?
    11月12日,南京大学英文系但汉松副教授来到上海图书馆,以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卡佛的短篇小说《你们为什么不跳舞》为例,逐段逐行带领读者进行文本细读,深入诠释文学阅读何以成为人的生命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体验。
        阅读是一张PH试纸,帮助我们自我发现
    提及阅读,大多人都可侃侃而谈。但阅读究竟是一桩怎样的事?或许除了知识的获取与余暇的消遣外,阅读还是旷日持久的练功与修行,是道路漫长、充满发现的探索奇旅。
    但汉松散文集《以读攻读》日前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作者自2006年到2016年发表在纸媒的三十篇文学评论与随笔。从英美文学到电影戏剧,再到当代中国小说,但汉松以略带棱角与锋芒的评点,精妙而细致的剖析,将私人阅读激发的成就感展露得淋漓尽致。部署、调动、斡旋、强攻、破袭、鏖战……但汉松以个人突入意义城池的历程,言明——阅读,绝非一时一地、一蹴而就之事,它延宕在毕生的岁月里。
    于现当代美国文学及批评理论深耕多年,但汉松却言,《以读攻读》绝非一本某些读者所期待的文学阅读方法手册或指南。不是不乐为人师,只是但汉松以为,文学阅读是一次发生在生命个体内部的私密事件,它绝无代劳的可能。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是一张白纸,而是用自己的回忆、个性、预期、偏见、价值观,与文本当中的语词摩擦、碰撞、融合、交接。阅读文学作品,不同于探囊取物,快速阅读也并非能事。阅读是一次探险,中间极有可能遭遇吉凶未卜、前途不明的事件,最终很难全身而退。内心、精神、灵魂可能因阅读完全改变,这是文学阅读美妙而可怕的地方。文学阅读可以被想象为身体的新陈代谢。在这样的假设下,没有人能替你新陈代谢,甚至连罗振宇都不可以。”
    “自己去读,并非阅读文化一以贯之的常态。很久以前,文学是一种口头文化,通过口口相传完成文化记忆。但在1517年10月31日,一个叫马丁·路德的德国僧侣,在维滕贝格教堂门口贴上《九十五条论纲》。大多人宣称这是欧洲宗教改革的起点,但我认为这也是个人阅读史的起点。马丁·路德石破天惊地告诉人们,人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能以平等的姿态进入神圣的典籍当中,进行一种私密化、个人化的阅读。个人与神的关系,不需借助教会,只要在《圣经》的字里行间便可读出大义微言。新教的发展、印刷技术在欧洲的革新,使得阅读变成个人手上的权柄,这是现代个人阅读史的开篇。”
    在如今这个提倡内容变现、知识经济的时代,阅读看似唾手可得,有很多App以现代都市人既忙且累,没有办法自己读完《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为出发点,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将畅销书、名著浓缩为数十分钟的音频以飨听众。
    但汉松表示,“这样的创新好像让听众读完了名著,又似乎促进了公众阅读的意识和风气。但我认为这一切吞服下去后,文学阅读可能尚未开始。真正的阅读需要亲自把文字当药煎服,使其进入体内,和身心、血液、神经中枢发生奇妙反应。因此,阅读并没有特别的窍门,阅读就是亲力亲为,一行行的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让自己的想象力、生命体验与文本冲突、碰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