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冯骥才《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张家鸿 参加讨论

    
    《冯骥才演讲集》
    冯骥才著
    大象出版社出版
    《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是冯骥才从2001年到2016年的演讲集,演讲的内容全部围绕着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来展开。书的内容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2001年至2006年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普查的启动阶段,2007年至2011年是记录与保护阶段,2012年至2016年是“非遗后”和古村落抢救性全民普查开始的阶段。第三阶段并非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冯骥才身边的朋友亲切地称他为“大冯”。大冯原本是打篮球出身,个子比身边的人都高一些。作为冯骥才的读者,我也想亲切地叫他“大冯”,此处之“大”说的是他的情怀与格局,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个大冯不是小说家冯骥才,而是演讲者冯骥才、抢救者冯骥才,这是一个带着一颗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唤的赤诚之心的冯骥才。
    冯骥才的演讲之所以感人至深,全在于他用心。从2001年到2016年他前后持续十几年不遗余力的呐喊与呼唤中,从他封面照片上鬓角的几丝白发里,读者不难捕捉到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沧桑。在冯骥才的所有演讲中,危机感与紧迫感是始终存在的。
    在我眼里,冯骥才的演讲是一阵清风,吹开民间文化毁灭者混沌的心;是一股清泉,浇灭一味沦陷于物质主义的功利之心;是一缕清音,唤醒国人暂停投奔快节奏生活的沉迷之心。我也清楚地知道,冯骥才需要的不是读者的赞美,而是读者的认同与支持。他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义无反顾地加入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的行列中来。冯骥才说:“我们这一代的任务、使命就是给后人的研究尽可能多地留下素材,否则后人研究没有材料,只能从书本到书本,因为后人无法再亲眼见到这些农耕时代的民间文化了。”为什么这个使命是神圣且不能拒绝的呢?因为冯骥才最担心的是文明的中断。他说:“没有文化记忆的结果,就是文明的中断。”
    年轻人只会过圣诞节和情人节,不会过春节了。民间文化没有传承人了,因为年轻人都跑到城里打工。这是人们精神层面上的传统文化观念淡薄甚至消失的体现。在城市化改造进程中,丰富多样的历史街区被推土机无情地推倒,城市变成了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和玻璃幕墙。这是建筑层面上硬邦邦的体现。投身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注定是一条充满艰辛与曲折的道路。因为艰难,更因为值得,所以冯骥才全身心投入,不计得失,不求回报。2004年,他天天夜里绘画,并把卖画所得的一百万元,全部捐出用来抢救民间文化。
    幸运的是,不是只有冯骥才一个人在战斗。正如他本人所说的:“因为这确实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我绝对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我首先感到骄傲的是我们中国民协这个队伍,我们整个民协的队伍加起来是五万人,几千名学者。”就是这些人,不计较个人收入,甚至自己掏腰包加入了抢救民间文化的行列中。捐出了一百万片酬的台湾演员赵文瑄、接下出版年画全集二十卷任务的中华书局、有文化预见性的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领导者、国家各部门有责任心有眼光的相关领导,都成了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大军中的一员。
    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这条路,是文化长征,也是精神长征。从起初的形单影只,到现在的浩浩荡荡,冯骥才与中国民协的同仁们坚持不懈的付出终于收到了一定的回报。对于未来,冯骥才充满信心:“我觉得我们越往下走,越是全球化时代来得剧烈、来得彻底的时候,我们那种文化自卫的民族精神反而更要加强。我们的支持者和关心我们的人,也一定会越来越多,道路也一定会越来越宽广。”
    在这一册演讲集里,我读到螳臂当车的悲壮,读到觅得知音的满足,还读到一种荡气回肠、责无旁贷的凛然正义。冯骥才说:“我们为什么这样如此倾心地克隆和模仿别人?这是自我精神的丧失,一种灵魂的下跪!”他说:“城市是一个生命,你怎么能随意宰割它、挥霍它?城市里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你怎么能把它卷土重来呢?”
    冯骥才通过他的抢救,通过他的演讲,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要有自主的文明观,我们要有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至少我们不能沦为物质主义的追随者,要为传统文化驻扎心灵保留一片明亮的天空。
    2015年6月3日在山西榆次召开的座谈会上,冯骥才深情地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历史上,人们就生活在自己的民间文化里面,我们就过这样的节日,贴这样的年画,窗户上就贴这样的剪纸,就唱这样的民歌,说这样的谚语,听这样的戏。”遥想到这一个个场景,一个传统的、古老的、文化气息浓郁的中国扑面而来。那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历史,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胎记,更是任何外力都不能抹去的精神烙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