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最好的张艾嘉评家庭情感题材新片《相爱相亲》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罗萌 参加讨论

    《相爱相亲》让人联想到多年以前的李安作品《饮食男女》。李安不是不谈情,只不过处理人物感情的时候,一贯要渲染点疑窦,这是他的警觉和世故;《相爱相亲》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点百折不挠的意思,这是张艾嘉的纯真
    在大银幕上看张艾嘉,次数不算多。这一回,坐下来,看了一会,突然觉得,原来张艾嘉现在有点像宋丹丹了。
    这话当然不是批评,实是有点惊喜。相像的重点不是发型,而是那种不屈不挠的絮絮叨叨,那种斩钉截铁的烟火立场。要知道张艾嘉是一代文艺女神,亲执导演棒,也快二十年了。上一部《念念》,玩的是叙事结构和闪回,这些,既是文艺遗产,也是文艺包袱。今年的《相爱相亲》,用的是最平实没花头的线性叙事———讲祖辈故事的时候,一帧闪回都没有,而张艾嘉自己的青春,也不过借助梦境,不轻不重浮现了一下。然而,正是这平实没花头,让我们有可能卸下一切武器,一切文艺教育,接受生活的感召,平心静气,拥抱一个单纯的舒服好看的故事。
    人在中年,作为导演的张艾嘉,和作为主演的张艾嘉,在影片中,是彼此神会心契的洗尽铅华。其实,这部电影里,好的中年人,又何止张艾嘉一个。除了张艾嘉和田壮壮,《相爱相亲》召集了一大波不算年轻的大牌配角:喜感又热心、职业哭灵的学生家长是当年的帅小伙耿乐;下乡普法的法院工作人员是李雪健,一开口就是春风化雨;走进民政局办公室,略微谢顶、八卦兮兮的办事员是王志文,有点烦人有点可爱;喝多了酒从电梯里扑出来的邻居太太是刘若英,结了婚发了福,但也舒缓了曾经的紧绷感。一点不夸张,《相爱相亲》里的中年人物,几乎个个结实、耐看、有趣。这些上了点年纪的亲切面孔,是观众幸福感的来源。
    不过,叙事技巧上的返璞归真,不代表缺乏表达意图的雄心。影片含括的故事有两个层面,第一层是家庭,第二层是城乡。在第一个层面上,《相爱相亲》让人联想到多年以前的李安作品《饮食男女》,可比拟之处除了题材之外,还有两部电影的标题,都很环保,四平八稳、人畜无伤的意思。此外,还有一条隐秘关联,那就是张艾嘉。同一个发型,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张艾嘉演了两类角色:《饮食男女》里温和忍让的单身母亲锦荣,站在生活和银幕的边缘上,她是老朱家三个女儿同情怜惜的对象,可结果大跌眼镜———老朱神不知鬼不觉跟她缔结了鸳盟,让三个女儿在饭桌上惊慌失措地翻了“毛腔”。《相爱相亲》里为了父母合葬跟父亲的原配发生纠纷的慧英,自始至终占据着舞台的中央,然而,尽管慧英说话高声大气不依不饶,作风雷厉风行带点专横,却是最原教旨的情感专一观念维护者,连做个春梦看见的男人,也是自己老公。《饮食男女》做菜吃饭场景比重极高,《相爱相亲》基本看不清人物在吃什么;反过来形成对照的,是后者情感上的浓油赤酱。这种浓度,不体现在多,而体现在专:李安不是不谈情,只不过处理人物感情的时候,一贯要渲染点疑窦,这是他的警觉和世故;《相爱相亲》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点百折不挠的意思,这是张艾嘉的纯真。
    第二个层面的城乡关系算得上张艾嘉的新尝试,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隔膜通过家族内部的历史问题来表现:老一辈的“爱情归属权”问题构成了子一代日常生活的焦虑感,而城里长大的第三代又充当了润滑剂的角色,通过对固守乡村的姥姥(外公的原配)的重新理解,完成了某种和解。实话说,电影里的乡村趋于符号化,并不能满足写实要求,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画面的把握上:看完电影,我们对“故乡”的印象,基本就是一大片红黄绿相杂的草地,一棵树,一座外公的孤坟;姥姥剥玉米,也是金黄黄铺了一地,好像印象派油画。可能因为经验的限制,《相爱相亲》对乡村的表现,既浪漫又保守:美则美矣,却静态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不同属地的代际交流中,更时时出现“我听不懂你的,你也听不懂我的。”
    或许是为了保障乡村和城市势均力敌,影片才刻意把两者搞成相互免疫的姿态,免得谁说服了谁。这样一来,年轻一代的理解和感动,似乎也成了一件情怀先行的事。尤其是,电影里,跟姥姥发生共鸣最多的,不是慧英的女儿,而是她的男朋友,一个摇滚歌手。作为一部主流价值观的影片,《相爱相亲》对摇滚青年的表现,可能比很多更文艺的电影都要更加正面,这里或许有一点青春印记的意味,但也带上了时过境迁之后的慈母心肠。平实,温暖,纯真,也许有一点天真,不过,无论如何,在我眼里,《相爱相亲》里的张艾嘉,是最好的张艾嘉。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