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迟昱 导演,代表作品:《羞羞的铁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些年,开心麻花推出的5部电影都受到了观众欢迎,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在话剧剧场获得的经验。从创作方法上讲,创作话剧的时候,我们会每天到现场看观众的反应,我们也会发现有的观众在看作品的时候玩手机。为什么观众会一边看戏一边看手机?如果这种现象很普遍的话,就一定是我们的故事桥段出了问题。我们需要在试错和纠正中调整故事的走向。那么,当这个话剧被搬上大银幕时,我们已经对这个故事有了信心,我们相信经过反复打磨的产品一定是能够让大部分观众喜爱的。 从创作内容上讲,对观众来说,开心麻花最鲜明的标识是包袱。什么是包袱?什么是好包袱?我个人理解,包袱分三等:最基础的包袱令人莞尔一笑,做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就是一个基础的包袱;第二类包袱会令人捧腹大笑,开心麻花每每巡演到一个地方,就会询问当地有没有具有特色的东西,把它们放到包袱里面;第三种包袱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能引起满场掌声。 喜剧是非常本土化的艺术,做好本土喜剧是观众的需求。这就涉及什么是现实主义作品的问题。我认为现实主义是宏观的,而不是针对个别题材的,无论《驴得水》还是《羞羞的铁拳》,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现实质感的就是现实主义作品。拍中国观众爱看的喜剧电影,抖好中国观众喜欢的包袱,反映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正是开心麻花的追求。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追求。 在创作中找寻自己的观众 忻钰坤 导演,代表作品:《心迷宫》 前不久我在北京坐地铁,碰到两个阿姨正在聊电影。其中一个人说,她不喜欢某一个电影,因为这个电影的音乐给得太满了,另一个人则说,她觉得那样的音乐可以帮助叙事。我当时觉得很吃惊,普通观众也能以他们自己的看法对电影进行比较专业的评论了。让我尤其感慨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十几年来,经过中国电影人的努力,中国观众终于又回到了电影院,终于又重新喜欢上了电影,喜欢上看好电影。 那么,此时,中国电影创作者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我的观众在哪里?我的观众是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有了丰富的观影经历,他们对电影的诉求也会发生变化。理性地分析,中国电影的分众市场正在慢慢形成,不同的观众会慢慢形成自己的观影诉求。分众的趋势是好现象,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要壮大和完善,分众化的市场都是必要前提,只有观众知道自己想看什么了,创作者才能明白自己的受众在哪里,才能摆脱杂念去做更好的、更纯粹的电影。 在自己的创作中,我希望可以继续做一些创新。在看了很多国外青年导演的作品后,我发现我们的青年导演在电影技术呈现方面仍缺乏想象力,这就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大家都在讲创新,但创新很难,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为中国电影的多样化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