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深圳文学:尚在启蒙期,还是该总结了?“深圳文学的发展机制研究”学术沙龙举行(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深圳商报 刘悠扬 贺江 参加讨论

    
    民间写作异常活跃
    深圳大学副教授王素霞从2005年开始介入深圳文学的研究,发现深圳的文学生态特别活跃。“深圳的民间写作特别活跃,这恰恰是构成深圳文学表达的一种新的生态。”深圳大学教授汤奇云也表示。
    深圳市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于爱成认为,上海青年作家的写作更加城市化,深圳青年作家写得更野性一些,有特区的特色,但对深圳作家的推荐、宣传落后于上海。深圳的民间文学非常丰富、多元、蓬勃,深圳文学的发展需要机构、社团、组织、协会、学会的共同参与。
    作家杨争光认为,深圳文学的创作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是双重的杂交优势。深圳有各种不同文化根系的人,他们在深圳怎么碰撞,深圳文学就会怎么碰撞;另外,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深圳还有中外文明杂交的优势。第二个可能性是指,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它的现实冲突、生存与发展的冲突,和西安这类古老城市比起来,显得更坚硬和尖锐。
    80后作家毕亮从自己的创作情况入手,来谈论深圳文学创作的可能性。他认为,深圳这座以速度著称的城市是需要文学的。毕亮把自己比喻成举着火把的夜行人,等待黎明的到来。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比起来,毕亮表示更喜欢写小说的自己:如同寻梦之人,想搭建一个理想世界。
    本土报刊为作家搭平台
    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张军从“深圳文学的新时代”角度切入,谈论深圳文学的组织生态和创意传播,并提出三点期望。第一,深圳文学要从新常态走入新时代,作家可以选择重大题材来实现深圳文学的可能性。第二,深圳文学需要从深圳数量到深圳质量的提升。第三,深圳文学需要从宏观关照到微观把握。
    《南山文艺》主编、深圳市文学内刊协会副会长、南山区作协副主席李梅认为,深圳要有好的文学批评,先得搭好平台。要组织评论家对深圳文学的创作现象、深圳的作家群体进行认真研究和客观评价。另外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设立一个有深圳特色的文学性奖项。
    与会的专家学者尤其注意到深圳报纸副刊对深圳文学的扶持和关注,并以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副刊为例,认为包括《特区文学》和《街道》杂志等文学刊物在文学作品的刊发及文学评论方面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其中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副刊创刊于1995年,一开始就尝试把深圳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加以观察,搭建讨论平台。很多作家、学者的一些重要代表作也最早在《文化广场》刊发。
    深圳文学的起点在哪儿
    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杨立青副研究员以《香港文化研究》作为比照,通过对香港文学的分析,为深圳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他认为,深圳30多年的文学发展历史有一个逻辑起点,但逻辑起点到底在哪里,需要追问。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祝学剑认为,深圳的成立与发展是在新的时代话语下促成的,深圳文学研究不能忽略这个都市背景,这是深圳文学发展的逻辑起点。
    深职院深圳文学研究中心贺江博士把1986年看成深圳文学的逻辑起点:这一年,刘学强的《红尘新潮——深圳青年观念更新录》出版,李兰妮的中篇小说《他们要干什么?》和刘西鸿的短篇小说《你不可改变我》发表,徐敬亚策划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引起全国轰动。从此,深圳文学从思想观念、伦理价值、本土声音以及全国的反响等方面开始立起来,深圳文学真正地发生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