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蘑菇云散去后的反思评《干掉太阳旗》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四白 参加讨论

    
    《干掉太阳旗——二战时美国如何征服日本》
    [美]比尔·奥雷利
    马丁·杜加尔德著
    庄逸抒、王彥之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历史学家说,回望历史,要抱着温情与敬意。但是,对于战争史,此话显然不适。
    阅读战争史,免不了触及纷繁的死亡与堕落的人性。战争越惨烈,读者的厌弃之心越强烈——因而,阅读战争史,无须温情,只需多一点耐心,从血肉横飞的战场中捡起一点教训,重拾一丝人性的光辉。
    读《干掉太阳旗——二战时美国如何征服日本》,尤需这种耐心——电影镜头式的书写,简淡跃动的笔调,见血见肉的白描,层层推进的笔法,将残酷的太平洋战争呈现眼前:呼啸而过的机群,冒着浓烟沉入太平洋的巨舰,枪炮声中混杂着哀嚎声,临危受命的总统和刚猛激昂的将军,蝼蚁般穿梭在死亡边缘的士兵和高光闪现的战斗英雄,轰炸中四处奔散的平民和神情泰若在花园散步的日本天皇……每一段都隐隐响着枪炮声,每一句都藏着人性的光辉与卑劣,在体系严谨、数据详实的书写中,一座满目疮痍的战争石碑巍然耸立。
    读至绰号“小男孩”“胖子”的原子弹在广岛、长崎落下,之前所有关于战争的铺陈都有了着落——日军向死而生的坚韧与凶残和“一亿玉碎”的战争狂言,在两朵蘑菇云中烟消云散;从战争牢笼里走出的美军,在两声核爆之后,不再佝偻着身子在一座座太平洋小岛上朝不保夕,终于挺起腰板,满面春风涌进了日本的国土,征服了日本人。
    胜利了吗?不,战争永远没有胜利者。
    升起的蘑菇云下,万物如刍狗。细读有关原子弹的篇章,会读出作者的无奈以及字里行间弥漫的悲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画了核爆后的人间地狱——百年城市荡然无存,几十万人瞬间蒸发。幸存者的诉说,犹如蒙克名画《呐喊》,一张空洞的嘴,涌出了世间所有最悲戚的话。
    作者剥洋葱似地层层推演,暗含因果,最后露出了蘑菇云这朵恶之花——以暴易暴,以命换命。下达命令的杜鲁门说:“没人会比我对使用原子弹更感到不安。但令我感到不安的还有日本对珍珠港的偷袭以及对战俘的杀害,似乎他们唯一能听得进去的就是炸弹的声音。要对付一头野兽,首先你得把他当成一头野兽。”对于攻击人类的野兽,自可不容其于世,但那些温顺的人们,为何也要跟着走进黑夜?
    历史自有逻辑可循,人性最难捉摸。
    自诩为文明人的日本,“二战”时的兽行令人不齿,至今仍立鬼拜鬼,希求抹去不光辉的一页。殊不知,它播下的苦难与仇恨,终将反噬它的文明肌体。
    同样的,美国投下原子弹,以几十万日本平民的生命为代价终结了战争,给无辜平民的伤害也是巨大的。
    好在,历史始终是公正的。不管以谁的视角、以何种姿态,凡是记下的每一笔,尽管血肉横飞、不堪入目,却值得我们以最大的勇气去正视去铭记去反思——战争,何日终止?否则,任何冠冕堂皇的口号,和狂人的战争狂言并无二样——你同样在制造苦难!
    愿万民有幸,生在安稳的人世间,而非征服与被征服、火与火相抗之地。这也是作者在书写绝望的人间地狱的同时,放出的一道希望之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