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新世纪文学呼唤更多的先锋精神(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朱自奋 参加讨论

    科幻文学兴起的新世纪:知识边界的更新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的科幻小说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接连在国际上斩获科幻小说大奖,也让读者对科幻小说的兴盛充满期待。事实上,在中山大学的这次新世纪文学研讨会上,刘慈欣是被与会学者提到次数最多的小说家。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认为,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小说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而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其实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还是跟主流文学有一种关联与回应,是对启蒙、英雄等中国文学重大主题的一种颠覆和改写。以刘慈欣的中篇《乡村教师》为例,小说类似于刘醒龙《凤凰琴》的太空版,一位乡村教师的最后一点的努力,最终却拯救了全人类。严锋认为,像这样的启蒙主题出现在科幻小说中,可以说意义重大,刘慈欣使中国文学重回了启蒙现场。
    严锋指出,在这样一场有关文学的讨论会上提到很多科学、人工智能等话题,这本身值得回味。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还是那个科学,理性、强势、缺少人性,但科学又正在加速攻城掠地,在一些以前不可能攻陷的地方步步为营,比如文学,以致于评论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科幻文学到底姓文学还是姓科学?他当然同意刘慈欣的意见,科幻小说毫无疑问姓文学。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志荣以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人工智能为例,探讨文学与哲学、科学之间对话的可能。现在有很多科学家、小说家在超前思考一些由人工智能研发而带来的问题,即未来的人会不会变成神一样的存在,或人的历史将被人工智能终结?实际上,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畅想和思考,最后都会落到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上,即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智能的模仿,但人自己到底是什么?如何认识人自己?也是在这一点上,最古典的西方哲学之问与当代最先进的科技之间可以展开对话。
    刘志荣还特别强调了知识背景的变化给新世纪文学所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新一代小说家的知识背景和之前的作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先锋文学、对各种类型文学非常熟悉,对古典文学也很内行。知识背景会影响作家的想象力,这已导致了新世纪文学在题材、气质上的一些变化。毫无疑问,对今后的作家而言,个人生活经验的更新固然仍是基本功,而知识更新所带来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岗认为,科技的进步正使得社会加速发展,也使得人类的未来变得越发捉摸不定。这种科技社会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波及到文学,可以看到,小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性格令人捉摸不定的人物,故事情节则动辄就时空穿越、城市折叠,小说中的未来通常是不确定的、令人惶恐不安的,那个可以为之奋斗的可预期的未来似乎已经消失。“实际上,捉摸不定的未来正成为当代文学最鲜明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