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海伦·斯诺在延安(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武际良 参加讨论

    
    《续西行漫记》是怎样诞生的
    1937年4月,海伦再次奔赴陕北苏区。她在西安住进西京招待所,受到西安事变后重新控制了西安的国民党军警的严密监视,一时难以脱身。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海伦乔装打扮,把随身的行李扔在招待所,把照相机、钢笔、记事本和斯诺交给她带给毛泽东的一大包在北平洗印的珍贵照片,藏在大衣里面,爬出窗户,闯过警察把守的大门。在一位美国同胞开来的小汽车接应下,逃出西安,奔赴延安。
    到达延安的当天,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到海伦下榻处看望她。当毛泽东向海伦自我介绍时,海伦说:“我早就从照片上认识您了。”她从记事本里取出斯诺照的那张毛泽东头戴红军军帽的照片交给毛泽东,并风趣地说:“我在西安跳窗逃出来时,身上只带了两样东西:一样就是我丈夫在保安窑洞前为您拍的这张照片,也就是我来见您的介绍信;一样是一盒口红,它对于年轻的美国女性是多么重要。几乎什么都可以扔掉,而口红是不能丢的。所以您就不必诧异了。”引得毛泽东和朱德都笑了起来。
    毛泽东接过照片端详时,海伦又说:“您的这张照片拍得真好,在报刊一发表,就吓坏了蒋介石,轰动了全世界。”
    朱德对海伦闯过国民党军警监视到延安的勇敢行动表示称赞。海伦自豪地说:“我是沿着我丈夫的脚印来看看中国革命的,不冒险怎么行。”她对毛泽东说:“您的生平事迹堪称经典,它将影响每一位读者。所以我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亲自来访问您。”她还对朱德说:“我丈夫未见到您甚为遗憾,我要从您这里获得最后一章。”
    在延安,海伦除了多次采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外,恰逢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召开,各地区党的领导人和各路红军将领云集宝塔山下,使她得以采访了1936年斯诺在保安时未能见到的贺龙、徐向前、罗炳辉、肖克、王震等许多红军将领和其他领导干部达61人之多。海伦后来回忆说:“我的采访很成功,主要是由于朱总司令的帮助。他把那些红军将领一个一个地带到我的住处。他们都很年轻,同我这个年轻的外国女人谈话还有些害羞呢。”“几乎每一位高层人物都曾主动来看我以表示欢迎,只有林彪是个例外,我爬上坐落在陡峭山崖上的红军大学岩洞里去拜访了他。”
    海伦写道:“在我和这些历史人物晤谈,并相处了四个月后,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品质,无论集体和个人均获得许多明确的、无限深刻的印象。”“这些个人历史是动人的,不仅因为他们叙述了中国革命内在的故事,而且是第一流的社会文献,对中国一般的生活与历史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极有价值的透视。”她认为:“在这飞速地黑暗起来的世界里,中国有这样的领袖和追随他们的民众们,其勇敢的斗争,对人类的将来,真是一线极光明的希望。”
    海伦在延安生活了四个月,她称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新的思想、新的人物,正在开辟着新天地”。并称,“我是一个寻求事实、寻求真理的历史朝觐者。此行是我一生的转折点”。
    延安之行后,海伦写出了《红色中国内情》(中译本《续西行漫记》),以尼姆·威尔斯的笔名于1939年由美国多兰姆书店出版,1979年美国与新中国建交时,在美国再版。当时的美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此书作序言指出:“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是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的姊妹篇。它像《漫记》一样,是中国革命史诗中重要的名著之一……这两本书本身就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证据。”
    海伦·斯诺于1997年1月11日逝世,享年89岁。她生前不止一次地对中国朋友说:“我们都是终生为中美人民友好事业奋斗的,愿我们把这个火炬永远高举。”海伦的许多亲友和晚辈读了她写的关于中国的书,在她的影响下,都成了促进中美人民友好事业的接班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