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一个烧饼让晚年的郑板桥泪如雨下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呼延云 参加讨论

    前不久,河南郑州一个保姆在电梯里连续殴打她所带幼童十四拳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无数网民留言痛骂她“禽兽不如”、“天理难容”……
    相比之下,古代笔记中极少见到这样的案例,虽然史料上记载,那时负责照顾孩子的保姆——尤其是奶娘,也存在着“必高其值,且恒以去挟主人,而又不尽心哺儿”的现象,但总的来说,她们还是尽职尽责,甚至舍己育儿,留下了很多温情无限的故事,被古人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记录在了纸上和心头。
    事之如母
    隐瞒身世十几年
    “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平生所负恩,岂独一乳母!”郑板桥这首名诗所吟诵的,正是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郑板桥三岁时,生母就去世了,家中又贫寒,生活十分拮据,所以史料记载他“少孤寒”,全靠一位姓赖的乳母悉心哺育才活了下来,有一年赶上饥荒,大人都吃不上饭,小孩子更是嗷嗷待哺。赖氏每天早晨要去集市卖东西谋生,便把小郑燮(板桥本名)背在身上,用一文钱买一个烧饼,放在他手里让他慢慢吃,再去忙其他事……直到晚年,郑板桥回忆起这一幕,依然泪如雨下……
    在古代,像赖氏一样的乳母或保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咸丰庚申(公元1860年)年间,中国陷入全面战乱。在南方,太平天国连续作战,攻下江苏多座重要城市;在北方,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而战火纷飞下的黎民百姓背井离乡,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
    《清稗类钞》记载,当时吴中有一户姓程的人家,家中有一婢女,嫁给了当地一位姓叶的农民,生养了几个孩子。太平军攻来时,程家所有人都逃到乡下,暂居在叶家,“财物悉寄焉”。农村生活本就艰苦,战乱更使得饥饿、瘟疫接踵而至,城里人受不得这个苦,“不数年,程家属相继死,仅遗一幼子,在襁褓中”,不久,叶姓农民也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一个寡妇带着一大群孩子——其中包括程氏的遗孤。
    从此,这个寡妇便咬紧牙关,节衣缩食,克服重重困难抚养这些孩子,对其中程姓的遗孤格外的好,要求也特别的严格,而遗孤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跟其他几个孩子一起管她叫妈妈。
    时光荏苒,几个孩子长大成人,寡妇“为程子聘邻村一女为妻”。成婚这一天,按照规矩,媳妇要拜婆婆,程子把寡妇请出,“将以新妇见”。而寡妇出得屋来,却对着媳妇拜了两拜,满堂的客人都惊呆了,程子更是大惊失色,寡妇说:“我非新郎之母,乃程氏婢也,主人不幸遭乱,流离死亡殆尽,我以郎君年幼,无人管束,故十余年越主婢之分,冒母子之名,今敢不道其实耶!”
    接着,寡妇把十几年前程家的遭遇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又将程家寄托在叶家的钱财统统拿出来归还给程子,“程子欲分其半以与婢,不受”。程子拗不过她,于是坚持奉养她终老,“乃使其妻以姑(婆婆)事之,而己仍呼为母焉”。
    同样与被哺育者并无血缘关系,但是后来却“事之如母”的,还有不少。清代有位名叫陶东明的名士,他的儿子陶开永,从三个月开始就交给一位姓周的奶娘照顾,“抚之如己出”。在当时,奶娘这个行业也是“稀缺资源”,前面讲过,往往存在着要高价、动不动就以离职要挟主人的情况,而这样的奶娘又很少尽心哺育孩子。周氏则相反,只要合适的费用,“多给之不受也”。几年之后,陶东明去世了,其妻张氏想不开“以身殉”。那时陶开永只有八岁,全靠周氏抚养成人。而陶开永娶妻生子之后,一直感激周氏的恩德,“奉养如慈母”。可是周氏只要闲下来依然跟着其他的杂役婢女一起做工,陶开永流着眼泪请求她不要这样,周氏说:“我就是个劳碌命,不干活反而不踏实。”陶开永身体不好,体弱多病,后来就让周氏帮助自己操持家政,“有条不紊,不知者以为母子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