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中国科幻文学源远流长 两日本学者书写浩瀚中国科幻文学史(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深圳晚报 李福莹 参加讨论

    
    民国时期科幻文学出现了毁灭主题
    在《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上卷,武田雅哉除了对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前史与萌芽作简要介绍外,主要梳理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的译介和创作情况。武田雅哉研究中国清末民初科幻小说多年,讲起这个时间段的作家作品可谓信手拈来。
    在凡尔纳来临的前夜,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在萌动,比如周游列国和腾云驾雾《镜花缘》、《水浒传》的科学幻想续编——《荡寇志》、超未来人类史的规划——康有为的《大同书》等纷纷出现了。
    直至1900年,凡尔纳来到了中国,引发了中国人对潜水装置、宇宙旅行等西洋科技的向往。被列为“清末四大小说家”之一的吴趼人,在1907年创作的《新石头记》里,就让宝玉驾驶着被称为“飞车”的飞翔机、鲸型“猎船”,经历了各种新奇的事物。这个时期大量涌现的中国科学幻想文学作品,经常在神怪与科技之间摇摆,也有各种荒诞不经的幻想。中国人从此,开始开眼看世界,真正接触到了“科学幻想文学”(science fiction)。
    民国时期的科学幻想文学的创作,开始出现了毁灭主题、催眠术等神秘故事。仅从作品名称,就可见当时的创作特点,如《元素大会》、《盗贼博士》、《消灭机》、《科学的隐形术》等等。
    而一些中国知名作家的作品,也被武田雅哉纳入科学幻想文学的行列。如老舍的《猫城记》、张天翼的《好兄弟》和《秃秃大王》、许地山的《铁鱼底鳃》等。
    金庸作品译者一直关注中国科幻小说
    《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下卷由林久之撰写。林久之是日本中国SF研究会会长,一直从事中国科幻小说的翻译和介绍。金庸的《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等也曾由他译介到日本。
    林久之讲述了1949年以来“科学文艺”这一文学类型在中国内地的确立,旁及了港台科幻小说的创作情况。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学幻想文学创作迎来了一次井喷热潮。林久之特别写道:叶永烈创作于1978年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时代的先声,至今让人惊讶,这部作品也掀起少年儿童科普读物的浪潮。
    这个时期还出现大量科幻文学刊物,如《飞碟探索》、《智慧树》、《科学文艺》、《科幻世界》等。这也是中国期刊一个值得纪念的黄金时代。《科幻世界》杂志至今仍然是国内科幻文学权威期刊,聚集了国内绝大部分科幻文学作者。刘慈欣的成名作 《三体》就是自2006年在《科幻世界》上连载后,开始备受关注的。
    但林久之在下卷中,并未涉及中国人如今必提的《三体》,因为《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的写作,终止于1997年的北京国际科幻大会。此时,写《三体》的刘慈欣、在《Nature》(《自然》杂志)刊发科幻小说的夏笳、李恬等,还未“出现”。
    林久之的笔下,出现了这些作家:晶静的《女娲恋》、郑文光的《蚩尤洞》、苏学军的《远古的星辰》、姜云生的《终生遗恨》、韩松的《没有答案的航程》、星河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等等。
    两位日本学者撰写的这部《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让我们在打量中国科幻文学时,有了时间的长度和历史的深度;更让中国科幻文学读者知道,我们拥有的并不只是一部《三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