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资治通鉴》难读?《通鉴纪事本末》帮你理清头绪

http://www.newdu.com 2018-01-09 中华书局 胡珂 参加讨论

《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为方便人们学习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而编纂的史书,它本身也是一部名著。
    
    《通鉴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耗时19年完成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逐年详细记载了从春秋末期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周世宗征淮南(公元959年)之间共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杰作,司马光也与司马迁被称作“史学两司马”。
    
    《资治通鉴》
    然而,《资治通鉴》卷帙浩繁,头绪纷披,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不免难读。《资治通鉴》把春秋末年到北宋建国前一千三百多年的史料,按照年、月、日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很多重大历史事件被时间线分割得很零碎,有些读者就会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对于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很难把握,这是其本身体裁造成的,南宋杨万里说“盖事以年隔,年以事析,遭其初莫绎其终,揽其终莫志其初,如山之峨,如海之茫。盖编年系日,其体然也。”
    而且,不仅是我们现代人读起来吃力,宋代人也觉得难读。连司马光自己都说,读《资治通鉴》的人往往翻了几页就会打瞌睡(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求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思睡)。
    
    到了南宋,有一位史学家袁枢找到了解决《资治通鉴》难读问题的办法。他在《资治通鉴》原文的基础上,根据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把史料重新剪裁、改编,用239篇故事把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串联起来。每篇故事都有自己的主题,有头有尾,让读者可以比较轻松地了解古代历史大势。杨万里说:“今读子袁子此书,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继之以叹且泣也。……此书也,其入《通鉴》之户欤?”
    
    宋刻本《通鉴纪事本末》
    袁枢对《资治通鉴》的改编,受到当时人的欢迎,南宋人赵与筹比较《资治通鉴》与《通鉴纪事本末》两书之阅读感受说:“盖《通鉴》以编年为宗,《本末》以比事为体。编年则虽一事而岁月辽隔,比事则虽累载而脉络贯联。故读《通鉴》者如登高山、泛巨海,未易遽睹其津厓;得《本末》而阅之,则根干枝叶,绳绳相生,不待反复它卷,而了然在目中矣。故《本末》者,《通鉴》之户牖也。”
    《通鉴纪事本末》后来也不断被模仿,于是袁枢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历史写作体裁——纪事本末体。
    中华书局早在1964年就出版了繁体竖排本《通鉴纪事本末》,我们今年新出的简体横排本《通鉴纪事本末》,是在繁体竖排本的基础上重新排版的,更加便于普通读者翻阅。
    《通鉴纪事本末》是历代纪事本末丛书的一种,接下来我们还会陆续出版《左传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等等的简体横排本,希望读者喜欢。
    * 中华书局  新出 《通鉴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
    
    《通鉴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全十二册)
    [宋]袁枢 撰
    开本:32开    装帧形式:平装
    书号:978-7-101-12793-5
    定价:390.00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